深圳论坛

标题: 家庭寄养也得标准化 [打印本页]

作者: 其实都没有    时间: 2014-10-23 20:40
标题: 家庭寄养也得标准化
7 p* s5 _- ?7 P( c3 y
6 Q$ q3 ~* `- ]! v& k$ {- q
- s' G5 a  P( D9 e
      从12月1日起,《家庭寄养管理办法》就要正式实施了。
0 v8 Y# k& k3 _. u2 H$ l2 g5 }3 {) q; o) e  V' a  a4 U& R% h
  说起收养,我们都很熟悉,寄养,就比较生疏了。前者是给收养家庭增加个儿子或女儿,后者则是国家补贴,委托代养。( I$ U+ ~/ m2 ~1 U6 G5 z

3 E+ d9 E* f+ B( C/ B  要说对孩子的成长,当然是收养更有利。但是收养家庭的门槛比较高,寄养模式则能提供更多的家庭资源供给,满足更多孤残孩子“有个家”的需求。因此,实行家庭寄养,一方面,儿童福利院的担子减轻了,另一方面孩子又能获得在福利院享受不到的家庭温暖,一举两得。
1 D. \4 G' K5 K" c% o' {8 r5 D/ `' o5 R; X
  囿于条件所限,有的福利院只能把孩子养活,而家庭寄养的目的是把孩子养好,一切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那么,该咋做呢?首先,落实新出台的《家庭寄养管理办法》是基础。& S  A! d, w$ s' M$ C$ t, b4 Y

3 z1 M  d% r9 X/ s* B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但是,寄养家庭千万别不幸,那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因此,标准化管理是保证家庭寄养工作高效运行的关键。而我国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家庭寄养评估标准和细则,导致考核寄养家庭养育质量时缺乏明确的依据。设计一系列指标,对寄养家庭儿童生理、心理等各项指标进行量化监测,是当务之急。# B- y* I9 K, H/ C
. H0 J9 a; y" w+ q& n4 w
  另外,政府要加强对寄养家庭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创造良好的寄养家庭环境,进而提高寄养质量,并努力推动寄养向收养过渡,让孩子有一个稳定的家。
, ]! {, m! a3 c6 j7 W
: C1 W' a& S: M- e+ G  即便是新规出台后,我国寄养儿童范围仍仅包括孤残儿童和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其中固然有资源、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但今后,家庭寄养范围应该进一步扩大,把更多需要帮助的儿童纳入其中。比如,当儿童的家庭环境不利于其成长时,就应该让他们暂时脱离亲生父母,实施家庭寄养。
8 z2 R) k9 Z2 M  H$ b) U2 ]% S6 @) B& @0 L" X; {% L% H( G
  最后,让我们期待家庭寄养质量不断迈向新台阶,到那时,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也会更加灿烂。( ^' T& [( K+ |3 B$ P) b# S
9 ]* a& K' ]% e; h. l' c, ^
, t  f6 U( C7 K3 F
(人民网—人民日报)' K6 \- @) ]  D& s, h4 |





欢迎光临 深圳论坛 (http://bbs1.luooh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