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标题: 立身德为本 治家正为道 [打印本页]

作者: 葵花宝典秘籍    时间: 2024-12-29 20:40
标题: 立身德为本 治家正为道

《治家:中国人的家教和家风》 李存山 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24年5月版

■ 董春

在中国社会的结构当中,“家”是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故《大学》提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将家庭认为是个人走向社会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在中国悠久历史的长河中,人们特别重视家庭、家教和家风,基于此,独具魅力的中国家文化逐渐孕育而生。在这三者当中,家庭是家文化的载体,家风是家文化的核心,家教是家文化的传承方式,它们共同承载和延续了中国家文化的历史和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李存山教授主编的《治家:中国人的家教和家风》,选取了中国历史上二十位圣哲先贤的治家方式和理念,以故事的方式呈现了古人治家的智慧。在人物的选取上,书中既有儒家圣人的代表——周公、孔子、孟子等人,亦有儒家贤人的代表——范仲淹、苏轼等人,还有文臣武将乃至于古代帝王——马援、李世民、房玄龄、曾国藩等人,这些人物在“立德、立言、立功”方面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家文化中家风和家教的深刻内涵。这种阐述方式不仅让读者能够轻松地了解和学习这些家教和家风,而且还能从中汲取到对现代家庭生活有益的启示。

《治家:中国人的家教与家风》通过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家风、家教传统,揭示了中国治家智慧的三大特质。

第一,中国治家智慧的修身特质。《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优良的家风,无不与个人的德性修养相关,《治家》一书中精选的二十位代表人物,无一不是在修身养性方面杰出的典范,从周公的礼乐教化,到孔子的诗、礼传家,再到孟子的浩然之气都强调个人德性修养的重要性。《治家》中所列举的修身的智慧让我们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坚守内心的信念与原则,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与修养。

第二,中国治家智慧的家国情怀特质。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家国情怀,在《大学》所强调的八条目中,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无数先贤都强调家庭命运与国家兴盛紧密联系。《治家》更是突出了中国优秀家风的这一特性,如“周公吐哺”,礼贤下士的故事,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风范,房玄龄忠良为国的责任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无不彰显出中国优秀家风中的家国情怀。

第三,中国治家智慧的连续性特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中国优秀家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脉络始终连贯,历经沧桑而不衰。《治家》以西周时期的周公作为开篇人物,一直叙述至民国时期的梁启超作为终章,作者通过丰富的细节,生动的事例体现了中华优秀家风、家教的连续性特质。证明了中国优秀的家风作为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承载了中华民族治家的智慧,在世代相传的家风、家训当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家教和家风内涵对于当今社会仍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治家》一书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了中国家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阅读此书,我们穿越了时空的长廊,亲身体验到中华优秀传统家风那历久弥新的力量,它在岁月的洗礼下非但没有褪色,反而愈发熠熠生辉。《治家》一书不仅是一部关于中国家文化的经典之作,更是一部引领我们思考家庭、责任的启蒙读物。通过对《治家》的阅读,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家风的博大精深,更能够在当代社会的洪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欢迎光临 深圳论坛 (http://bbs1.luoohu.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