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30524|回复: 5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深圳市罗湖区西岭下旧村改造专项规划公示的通告

Rank: 2Rank: 2

主帖
发表于 2010-5-11 17:22
关于深圳市罗湖区西岭下旧村改造专项规划公示的通告
$ {1 Q6 p* b7 l: _7 q/ @2 c
深圳市罗湖区西岭下旧村改造专项规划已纳入2005年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年度计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十六条以及《关于组织开展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草案公示工作的通知》(深城改办[2008]4号)的规定,经市规土委初审,现予以公开展示。项目专项规划成果以市建筑与环境艺术委员会审批的为准。公示时间:2010年5月11日至6月10日。
0 S1 P7 G% n6 J; X$ f2 W* U , t+ b0 `0 ?. T! b% ?0 A
序号
项目名称
公示地点
1
深圳市罗湖区西岭下旧村改造专项规划
1.西岭下村居委会+ b" e) Q, z. `- f' x# t- y; E
2.莲塘街道办
, g) r9 R! E* k7 S

: z" l0 l0 e; t展示期间,欢迎社会公众向罗湖区城中村(旧村)改造办公室提出对该项目改造专项规划修改意见或建议。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投放至展示地点的意见收集箱内。或寄送罗湖区旧城旧村改造办公室(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湖贝路1030号二楼卢颖收)    5 _& Y: A9 V  Z( }* N

: c, ?8 u5 d$ _, Z特此通告。
, N" B( H$ y) A1 G  e1 V  ~2 ~- e! C咨询电话: 82206724
# y8 X4 Z0 t' N+ Q 9 H  ]. Z/ Z* e6 H, w4 n
罗湖区旧城旧村改造办公室
〇一〇年五月十一
0 _3 O1 ^& G  a$ w
------------------------------------------------------------------

# ]6 i- ?" K+ W: q! v8 K7 U1 v
- m( D6 g# F& C% L5 y
深圳市罗湖区西岭下旧村改造专项规划公示
7 u2 c0 E# B- k% F4 B1 r
一、规划背景8 w3 M- ?! i/ w
2005年西岭下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列入深圳市旧改年度计划。
2005年11月西岭下改造专项规划方案上报市规划局,并获得原则同意,确定改造容积率为5.0。
已批改造规划因涉及法定图则和莲塘/香园围口岸规划建设问题,需与其衔接并做出调整。
经过与各部门协调,对交通、城市设计、改造强度进行了多次调整,最终形成本次专项规划。
二、规划区位

2 _- P5 r; m/ A5 E( u1 o2 P  V. _( N; @( L
该项目位于罗湖区东部的莲塘片区,毗邻规划中的莲塘口岸。地块北侧紧临罗沙路,南侧与香港隔深圳河相望,是罗湖的口岸门户形象区。
现状主要以旧村为主,原有建设状况凌乱、混杂,建筑质量较差,存在一定的消防安全隐患。
三、规划依据
# \5 d( K: R- m! n$ _
1、标准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
《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2001)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4)
《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
《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2009)
2、相关规划
《深圳市罗湖区分区规划》
《深圳市罗湖06-01号片区[莲塘地区]法定图则 修编》(草案)
《莲塘口岸(交通)详细规划》(草案)
四、规划范围
拆迁改造范围:用地面积3.11公顷。
建设用地范围:落实法定图则划定的地块边界,同时根据《莲塘口岸(交通)详细规划》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的建设用地面积1.88公顷。(详见规划范围图)
五、规划方案
2 P% C+ N, V9 b0 a
1、功能控制
依据本改造地块的功能定位,确定本次改造地块的主要土地用途为:二类居住用地+商业用地(R2+C)、防护绿地(G22)、道路用地(S1 )共三类。7 |  G  A  H+ y# I% R

' J+ N% ?" i$ q; K/ x" r  W' U6 S; ?
规划用地汇总表
序号
用地性质代码
用地性质
用地面积
(公顷)
比例(%)
1
G22
防护绿地
0.40
12.9
2
R2+C
二类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1.88
60.5
3
S1
道路用地
0.83
26.7
合计
3.11
100
改造地块控制一览表
地块编号
01-01
用地性质代码
R2+C
用地性质
二类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用地面积(平方米)
18783
容积率
8.77
地上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164700
建筑密度(%)
≤70
标准层建筑密度(%)
≤25
绿地率(%)
≥15
居住户数(户)
1500
居住人口(人)
4800
配套车位(个)
1450
配套设施
社区居委会、居住小区级文化室、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公交首末站、的士停靠站、旅游巴士接驳站
备注
该指标为地块内净指标
总平面示意图

( d( K9 v- W$ S$ W6 g8 [! j! Z- r
2、总平面布局示意
% |' Y) j7 R5 V& x: e      通过本次改造,将规划区建设成为集居住、商业、办公功能于一体的商住办公综合服务区,营建高标准的商业购物环境,打造功能复合化、环境优美、极具活力的口岸服务核心。

! _: |9 A0 R- y$ s# y
3、公共配套设施规划& }/ _4 S, h8 ]; q) V
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确定本次规划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级别为居住小区级,按照规划人口4800人,改造地块主要配套设施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居住小区级文化室、社区居委会、公交首末站、的士停靠站、旅游巴士接驳站等。
# f$ F+ p4 O) a. w
当前离线 lijfsz    

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10-5-11 21:52
建好了应该不错,价格如何呢
当前离线 潜伏    

Rank: 9Rank: 9Rank: 9

3
发表于 2010-5-12 17:40
规划蓝图出来了,是好事哦。
当前离线 525585    

Rank: 3Rank: 3Rank: 3

4
发表于 2010-5-12 17:52
罗湖区有很多这样需求改造的地方,政府都会这样为民出面做工作吗?

Rank: 1

5
发表于 2010-5-12 18:00
没细看,但态度值得嘉许!

Rank: 1

6
发表于 2010-5-12 18:02
研究后会多提一点建设性意见,供参考!
当前离线 518049    

Rank: 1

7
发表于 2010-5-13 09:47
在罗湖由简单制造向高端服务转型过程中,莲塘因整体规划原因发展明显滞后,这回以新莲塘口岸为契机,跨越式加入罗湖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行列,以点带面,强调聚焦与辐射功能,相信规划得当、实施有力,有可能充分发挥其后发优势,实现莲塘由后进变先进的显著提升之宏大目标!

Rank: 3Rank: 3Rank: 3

8
发表于 2010-5-13 10:13
假如规划实现,相信莲塘片区会升值的。

深网义工 深坛之星 深坛文豪

9
发表于 2010-5-14 12:53
请考虑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前提下建设新的小区。学校和幼儿园没有规划进去。规划人口是否考虑实际?

Rank: 1

10
发表于 2010-5-14 17:59
我的专题意见和建议(一)$ v: b4 h9 v  ~3 j" U
中午放弃休息时间看了一下,觉得可以说几句,谈不上正式意见或建议,算是一个普通网民的一点感想吧——   G% h7 `3 K- X/ ^6 u. T+ o
一、图片仍然嫌小,看得不是很清楚,能否把图二、三重新发过,特别是“示例”部分,这个看不起来,图就基本看不懂! 2 U4 j; h3 i0 X. P# |! D

* U$ r+ e, g; ~( M& R& }! ^二、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即按规定此专项规划只须在“1、西岭下村居委会2、莲塘街道办”公示即可,无须拿来家园网另行公示。现在,却特别安排在家园网公示,并听取广大网友意见,此举颇为不寻常和耐人寻味! 5 |$ d3 Q' }. J/ I7 A
8 w! u1 i! \/ m2 @! ~
我的理解是:% P: F& Q2 `1 t( ?
; e5 j" ^3 ~8 f5 A9 V( f5 E! f) Y
1、家园网名声在外,有关部门相信家园网平台的作用,可能有希望听到网民更多的声音,帮助把规划更好地加以完善;
0 `) s3 g8 z* ~9 S2 V
7 `% H. H9 V; c3 N2、是不是可以把此举视为是罗湖网络问政的一种新尝试? 如果是,我愿意为此鼓掌叫好!(未完待续)

Rank: 1

11
发表于 2010-5-17 17:57
希望热心罗湖家园网网事、关心罗湖家园民生事的网友、市民积极建言献策
当前离线 潜伏    

Rank: 9Rank: 9Rank: 9

12
发表于 2010-5-18 17:34
阳光刷墙
当前离线 szggj    

Rank: 2Rank: 2

13
发表于 2010-5-19 09:31
图片都看不清楚
4 u  b% u7 q, V; l2 ^0 r3 w5 a
' u0 @$ c+ L; {1 [  f建议增加导读 " `+ y& U6 o. Q! |% `. V$ I( ]! n5 d

+ e5 x2 ~6 N( o1 P( S7 r9 V这样才能征集到好的建议

Rank: 1

14
发表于 2010-5-19 15:23
我的专题意见和建议(2)
* Y- g. C8 `, e& m: \' n据了解,2008年末,香港特区政府立法会通过8,900万的拨款,用作进行莲塘香园围口岸的勘察及设计研究费用。
# c9 E0 c8 U9 T1 I2 v( a7 b! b7 H! \+ ^! e1 ^$ ?4 [
而对应的,深圳方面用作进行莲塘/香园围口岸的勘察及设计研究费用具体数额虽说尚未见媒体公开披露,但估计所费不菲。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想说明以下两个问题: 3 u  z7 G3 c1 z/ ?+ I, o  b
( l4 k& L( @4 ]/ E; Y/ i
一、现在的公示方案是深港特定专业人士的专业研究成果的具体呈现,其专业水准与职业操守等无须过多质疑,且应给予充分尊重;但也因太多专业,如果公示方确实希望得到来自网民和市民比较有见地的建设性意见,不妨请参与规划的主要人员对公示方案做一个全面、通俗易懂的导读,首先得让网民和市民看得懂方案的大致内容,最起码方案中与网民和市民今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该路段交通变化状况、建设对周边居民日常生活、交通出行、子女就医、就学以及文化休闲等的影响等应该让网民和市民充分了解!只有这样,网民和市民才能有话说,说出的话才有的放矢!! ! Y( K! i) U1 V# j% z0 O7 I

# a4 @3 B6 b( e二、公示方案有一个问题交代得不是很清楚,即这个西岭下旧村改造项目是否涉及西岭下旧村居住人口数量的显著变化或变动,口岸建设及开通以后,此区域居住人口数量又将做怎样的显著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可能的显著变化或变动,是否已经在公示方案规划控制范围之内? $ D" E$ [; W! v) d
' E% c& K4 K3 o7 J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最好应明示,即规划必须首要做好所在区域的人口控制规划。如果这一重要甚至是核心指标控制不住,所有的其他指标控制都会出现严重偏差,所有规划指标预计达到的目标最终都会大打折扣。在这方面,深圳已经有了惨痛到无法回头的教训! % w- N" s7 I, ?3 i. Y& e

4 f' f/ v6 L* `5 B3 w! D敬候回复
3 x: Q# }& q! h* ?+ o
$ Z$ f/ i1 ]8 x! D(未完待续)
当前离线 lh_qwas    

Rank: 4

15
发表于 2010-5-20 09:50
楼上的分析很专业,这个公示确实太简单,图也看不清

Rank: 1

16
发表于 2010-5-20 15:58
我的专题意见和建议(三)
8 Y, V& j! x2 }( `公示方案显示:2005年11月西岭下改造专项规划方案上报市规划局,并获得原则同意,确定改造容积率为5.0。已批改造规划因涉及法定图则和莲塘/香园围口岸规划建设问题,需与其衔接并做出调整。经过与各部门协调,对交通、城市设计、改造强度进行了多次调整,最终形成本次专项规划。
. R+ y! I5 r: h( }3 F) z! G, L; m7 ~3 r1 Y, u
另据悉,2009年4月深港双方在第三次港深边界区发展联合专责小组会议中同意莲塘香园围口岸工程时间表,同时土木工程拓展署委聘顾问进行勘测和初步设计研究,预计于2011年12月完成,整个工程将于2013年年底动工,2018年中落成。 2 G1 s0 F* r3 D9 m

+ _$ m5 {! ~1 c7 v, ?由此,我有如下几点担心和忧虑:
- j- ]: K1 x) n4 F' C9 D% Z
# J0 ?5 l3 Y2 R2 w  T一、也就是说,原规划方案实际上早在2005年11月就已经完成了,但因为“已批改造规划因涉及法定图则和莲塘/香园围口岸规划建设问题,需与其衔接并做出调整”,于是“对交通、城市设计、改造强度进行了多次调整”,这一“多次调整”时间跨度长达四年半,“最终形成本次专项规划”。
4 E3 }- u& z$ ]+ o
) M5 E2 F% I+ c( Z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一个早已成型的方案因为“多次调整”就用时四年半之久?这个时间到底是用在深港双方的所谓礼节性往来呢?还是用在对规划本身的重新勘定和调整上?
5 o# g" O5 f+ f( O
1 _( |$ t, w9 C! ^- C/ w2 X我还想问的是,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对原2005年11月规划方案的实效性是否有影响或者说影响巨大?换言之,原2005年11月规划方案经过与莲塘/香园围口岸规划的衔接、长达四年半的调整等波折原主要规划背景或指标元素是否存在部分失效等问题?这些问题又该如何避免和调整? . H& d+ d/ C: {

" E0 x! C4 J: p1 I9 ]; N+ Z二、按港方的表述,港方莲塘/香园围口岸规划正交由其“土木工程拓展署委聘顾问进行勘测和初步设计研究,预计于2011年12月完成”,按深港双方议事约定,待港方莲塘/香园围口岸规划2011年12月完成后,现公示方案是否又要做相应调整呢?
$ T* Y: H5 w9 h1 d* t* n9 i3 m
' O' F4 y5 i! N( T/ j9 G1 l1 g三、另按港方公布的莲塘/香园围口岸建设时间表,“整个工程将于2013年年底动工,2018年中落成”,这个时间跨度更长达3——8年,而在这个漫长的时间跨度里,现公示方案涉及的西岭下旧村及周边地区势必会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试问现公示方案的实效性如何能够保证? - B( l# k9 f: E( U; ?& _
6 a" T5 M  {# H* z4 ?! h) {
以上疑问盼复!
7 A5 E1 P, \$ W- G
7 R- }7 r% y6 Q8 n! h(未完待续)

Rank: 1

17
发表于 2010-5-21 09:57
请新获家园网“最热心网民奖”的十位都来发表意见和建议,把此帖顶起来

Rank: 1

18
发表于 2010-5-21 15:30
我的专题意见和建议(四)1 d5 Z  T8 }5 s. l8 z, l; _
$ ?( o+ Z* q- l7 z
按照公示方案“2、总平面布局示意”,我发现改造完成的该项目居民出行与进出口岸人流部分通道高度重叠,这样势必会产生以下两大待解难题:
5 I& q: B0 D1 w8 s: \0 Z. s. m% ~# V) i* ]  C0 E. j
一是逢每年清明、端午、中秋进出口岸人流爆棚的情况会不会直接影响原西岭下居民以及规划控制人口的正常出行乃至正常生活秩序?
1 }) X; R7 O7 X8 ]/ X$ r5 o' h- w + K% d8 j, ^  b4 C
还有,如果原西岭下居民以及规划控制人口与进出口岸人流出现高度叠加的情况,或者说一旦出现拥堵,公示方案是否预留了回旋余地和空间?又是否准备了应对预案? & s+ A' j7 i) U" Q4 l

+ Q' [! z2 A* a其二、因为改造完成的该项目居民出行与进出口岸人流部分通道高度重叠,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进出口岸人流对原西岭下居民以及规划控制人口日常生活的影响,特别是老弱妇孺的出行安全等问题。 $ ]/ {0 K7 @. i( O1 Y
公示方案显示“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确定本次规划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级别为居住小区级,按照规划人口4800人,改造地块主要配套设施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居住小区级文化室、社区居委会、公交首末站、的士停靠站、旅游巴士接驳站等。”我觉得仅有这些公共配套设施规划还远远不够,最起码应增设社区警务室。如有可能,应在改造完成的该项目居民出行与进出口岸人流高度重叠的部分通道处设置巡逻警力,以确保原西岭下居民以及规划控制人口出行安全

3 z4 l+ H3 W0 K0 P# ~+ [ ; a' Y3 c$ A- W) [* f5 ?; e% a- V
关于改造完成的该项目居民出行与进出口岸人流部分通道高度重叠的问题,规划时是怎么考虑的?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出入通道?; f% s5 G% b- `8 y4 G$ S4 y
- z# B7 {2 Z7 k4 a; o3 w
希望能给予解答!
' @7 y" |/ v( {5 b8 m
; S9 |% b+ X8 i4 q1 [(未完待续)
5 y% B* W, p/ G
( t4 [! c1 ^. S6 H4 Z6 A[ 本帖最后由 爱在东门深巷中 于 2010-5-21 15:32 编辑 ]

Rank: 1

19
发表于 2010-5-21 15:33
我的专题意见和建议(四)/ n# X4 W& p2 W& Q2 }; X, I8 ^  Q
按照公示方案“2、总平面布局示意”,我发现改造完成的该项目居民出行与进出口岸人流部分通道高度重叠,这样势必会产生以下两大待解难题:
/ m" \- }2 R8 d: J
  c2 _& u- S# x0 B5 b) Y/ z* J一是逢每年清明、端午、中秋进出口岸人流爆棚的情况会不会直接影响原西岭下居民以及规划控制人口的正常出行乃至正常生活秩序?
! s/ M. t  u; X3 @( e5 t9 ?0 N. _5 F; G' i
还有,如果原西岭下居民以及规划控制人口与进出口岸人流出现高度叠加的情况,或者说一旦出现拥堵,公示方案是否预留了回旋余地和空间?又是否准备了应对预案?
: E6 V! H4 b% Z
. }" u) T; n$ x- @其二、因为改造完成的该项目居民出行与进出口岸人流部分通道高度重叠,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进出口岸人流对原西岭下居民以及规划控制人口日常生活的影响,特别是老弱妇孺的出行安全等问题。
# V. d% _% f1 r3 U1 ~; n0 u: [3 E4 _+ w5 H
公示方案显示“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确定本次规划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级别为居住小区级,按照规划人口4800人,改造地块主要配套设施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居住小区级文化室、社区居委会、公交首末站、的士停靠站、旅游巴士接驳站等。”我觉得仅有这些公共配套设施规划还远远不够,最起码应增设社区警务室。如有可能,应在改造完成的该项目居民出行与进出口岸人流高度重叠的部分通道处设置巡逻警力,以确保原西岭下居民以及规划控制人口出行安全!
% b$ s  t" y; J0 c3 i  C2 v
+ g! M+ Y' f2 U' T/ n关于改造完成的该项目居民出行与进出口岸人流部分通道高度重叠的问题,规划时是怎么考虑的?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出入通道?希望能给予解答!(未完待续)

Rank: 1

20
发表于 2010-5-21 15:33
我的专题意见和建议(四)
$ K' _5 l  D7 ]按照公示方案“2、总平面布局示意”,我发现改造完成的该项目居民出行与进出口岸人流部分通道高度重叠,这样势必会产生以下两大待解难题:
2 x. y* s5 W. q5 A7 U7 N# u- ]! k' R* }) Z1 j2 f  M
一是逢每年清明、端午、中秋进出口岸人流爆棚的情况会不会直接影响原西岭下居民以及规划控制人口的正常出行乃至正常生活秩序?
6 a0 W8 x9 s( T$ y1 K8 A: c2 `- G
还有,如果原西岭下居民以及规划控制人口与进出口岸人流出现高度叠加的情况,或者说一旦出现拥堵,公示方案是否预留了回旋余地和空间?又是否准备了应对预案?
" e7 w7 g4 l3 r+ e
, x; [: `) s6 H. f0 `1 U& C其二、因为改造完成的该项目居民出行与进出口岸人流部分通道高度重叠,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进出口岸人流对原西岭下居民以及规划控制人口日常生活的影响,特别是老弱妇孺的出行安全等问题。; }# {% F+ w+ C# S. Q/ L
! V: J# z/ t9 I! F- Q7 e# p8 |
公示方案显示“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确定本次规划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级别为居住小区级,按照规划人口4800人,改造地块主要配套设施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居住小区级文化室、社区居委会、公交首末站、的士停靠站、旅游巴士接驳站等。”我觉得仅有这些公共配套设施规划还远远不够,最起码应增设社区警务室。如有可能,应在改造完成的该项目居民出行与进出口岸人流高度重叠的部分通道处设置巡逻警力,以确保原西岭下居民以及规划控制人口出行安全!' N9 K+ Y7 d) V# C8 ~, }

! w% @5 N  O3 X2 Y关于改造完成的该项目居民出行与进出口岸人流部分通道高度重叠的问题,规划时是怎么考虑的?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出入通道?希望能给予解答!(未完待续)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