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3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郭德纲经典语录

Rank: 4

主帖
发表于 2009-5-8 10:18
1.“大爷,美国怎么走啊?”“那谁知道啊……问村长去!”/ W3 F2 c6 s2 z  @9 x: X
$ w8 c" Q% ^2 h0 x
2.您大点声不费电!  r5 P" T( r$ n( |! z; T# }4 D

4 D9 O2 f, K! _# T6 V9 k3.待会儿散场都别走,吃饭去——谁去谁掏钱。
+ H7 h" u! t/ k# x8 d1 B) `" T0 ?
- Z) z; ^; t2 W/ _4.我是一有钱人。今天后台,就我开车来的,他们都走着来的,天津那几位老先生,打上礼拜二就开始走了。不过我那车啊,最近有点毛病,提速有点儿慢。开始呀,我以为是化油器脏了呢,一检查啊才知道,是脚蹬子掉了……
" v, B1 P% l/ ~1 y/ V6 q3 u
2 V( w: d* C* t7 Y7 [5.老先生留下来的传统相声总共有一千多段,经过我们演员这些年不断地努力吧,到现在,还剩四百多段了。5 H4 i  [2 c5 t* y- c6 M

0 f2 c( G" r5 {' q- a$ f6.多听相声说明你爱国。我们街坊有一孩子,会七八国外国语,什么英语、日语、韩语、南斯拉夫语、北斯拉夫语、西斯拉夫语……反正跟八国联军坐一块儿对着骂街他能不重样!跟他说你听听相声去吧。“不去!听不懂!”法律不管我早打死他了!会七八国外国话听不懂相声!
$ J: k" F  |  h6 I/ X3 N
" W( O7 z! n2 n0 p7.住的房子千疮百孔,一下雨算要了亲命了:外边小雨屋里中雨,外边大雨屋里暴雨,有时候雨实在太大了,全家人都上街上避雨去了。
7 v* Q/ Z* b! d3 b- x  P" l" x1 s1 b; T7 ?, Y' x9 ^, b8 U* v/ m' u# s0 j
8.你要舍得死,我就舍得埋。7 _: e; H. o. O' q
1 N" F/ C/ m% o( y$ p
9.大伙是愿意听啊,是愿意听啊,还是是愿意听啊,我决不强求。
" |' f1 S% u" [
8 M0 O+ @, D. v- ?2 U2 E7 \10.这哥们儿抢了银行开车就上了北三环。下午五点半!pol.ice到的时候在路上堵得正瓷实。) ]/ ^7 Y7 {: R- J4 e& c
. V. ?: m: q# H; t0 W9 ?6 M
11.你无耻的样子很有我当年的神韵。% o. U0 ]- y  A& N: _

/ H/ }& ?8 x3 z$ n, a: r( p12.啊?你不知道我?我艺术家啊!我都艺术家一个多礼拜了。6 q! o  O+ J% h4 F8 o+ M
9 ?- e$ N$ q- @6 g3 ^& ^; [
13.郭德纲:帝哥,我希望天下和平,天下百姓们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没有战争,行吗,嗯?  t  g& |1 k5 ?; ^! I

; I$ V5 i& J( C- a$ F6 M, ?上帝想了想,这难点儿,咱实话实说啊,我没那么大能力,真的真的,我也不跟你说别的,你换一样行吗?咱商量商量别的。
0 z( Q/ F3 s3 U8 J  p! L. d
1 x& C! ?( y7 \我一摸身上带了一张别人的相片,帝哥,你看看这个,这是我师兄弟,长得挺寒掺的,搞不上对象,你给他变漂亮点儿吧。
! S# ~3 G. F6 m% ]5 V* f+ m* n5 ]4 l; ~6 L- m, S
上帝:(想了想)还是说说世界和平那事儿吧(把相片撕了)
! j' \0 N1 O1 W6 _( v# [5 |. N/ }" [( o" N  g
郭德纲:哎,你怎么把相片撕了,啊?你不同意归不同意,撕了干吗,我还留着避邪呢! / t/ O$ z; r, y8 Z% [
14、清末的某次科举考试,考官出了《尚书·秦誓》中的“昧昧我思之”一句,作为试题。“昧昧”,即想念深切的样子。有位考生把题目抄成“妹妹我思之”,并以此大作文章,自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了。考官阅卷,不禁哑然失笑,提笔批道:“哥哥你错也。”
# G4 k2 r; }2 k+ M* D3 v' H! {8 T9 x, J' \; t
15、从前有位私塾先生,写文章好用“而”字。一位学生模仿他,写文章也好用“而”字,可又用得很不恰当,搞得老师非常恼火。后来,他实在忍不住了,在学生的卷子后面批道:“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短短18个字的评语,竟然用了10个“而”字,而且个个用得精当,实属难得。陈问樵先生评论说:“'而’字如钉耙,然用之当,则可犁地,土松而秧插矣;用之不当,为击人,近头一耙,未有不致死者。”
8 \# Y5 f/ C% B; Z
2 U( B  K4 ], ~2 e* [' ^  l0 H16、清代某秀才写了篇蹩脚的文章,去请大学士纪晓岚“斧正”。纪阅后,提笔批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此秀才见写的是杜甫的诗句,甚是不解。纪晓岚笑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也;'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所去也!”另有一位书生自恃才高,常常为自己的文章无人赏识而愤愤不平。一次,他也将自己一篇“得意之作”拿去请纪晓岚“指教”,纪看后,批了8个字:“高山滚鼓,扑通扑通。”(“扑通”乃“不通”的谐音)( s* |( U: w# A6 g& O; w5 s$ H! W

4 v, I% h5 X  B1 g2 O; L17、有一个秀才赶考交卷时写上“生员XXX”,他那个“员”的写法是在“贝”字上加个“厶”。考官说他写错了,秀才分辩说:“'厶’、'口’通用呀。”考官在试卷上写了几句批语:“和私吉去,勾句吕台,'厶’'口’通用,革去秀才。”4 b4 R. {# A* @/ s

4 p# m9 Z# C4 d0 K4 _* _18、傅雅韶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尤善书法,但屡试不中。有一次适逢大比之年,傅雅韶在乡试中,因考卷上的署名潦草一些,把傅字的一个点和一横连在一起,看上去就好像缺少一笔,结果主考官在考卷上写了一个批语:“文章做得妙,字也写得好;傅字缺一点,怎么中得了?”
9 d6 t: ]/ X* L7 y8 h, ^: T& E5 c9 ]3 h
19、某省选拔人才,考试题目是:《日本宪法与英国宪法比较论》。“冠军卷”答道:“宪法有两种:一曰日本法;一曰英国法。日本法为东洋人所作,英国法为西洋人所作。日本法用埃、伊、阿、哀等字母;英国法用哀、皮、西、提等字母。日本法文系直行,英国法文系横行。日本法其条文系七十九条,英国法其条文共六十三条……”阅卷者评曰:“考据详明。日英两国宪法条文,能列举其数,足证于东西洋政治学,研究有素。”
/ @& C9 q  h1 m/ F
' P( A+ W1 |) _: w& |0 G3 O20、李鸿章有一远房亲戚参加乡试,一字也答不出,最后在试卷后面写道:“我是中堂大人的亲妻(戚)。”主考官看后,写了这样的批语:“所以我不敢娶(取)!”, o# i- q( L* s2 |* G) t( f# q$ d, k: k

% r+ g! w6 v/ H. s/ R& s21、左宗棠三次去京城参加会试,皆没考中进士。他写的八股文在一般的考官眼里显得不“入格”,不正统。例如,他考举人时,出考场后,抄了一份底稿送给老师贺熙龄。贺熙龄看后说:“文章虽好,但是不合程式,恐怕没有考官会赏识。”果然,阅卷的同考官(级别依次是正考官,副考官,同考官)在左宗棠的卷上批了 “欠通顺”三字,于是落选。但很幸运,这一科考试是为道光皇帝五十大寿特别开的“万寿恩科”,可以在落选的“遗卷”中再择优录取一些,以示恩典。主考官徐法绩阅览了5000多份卷子,选中六份,其中就有左宗棠的。徐法绩让那位同考官修改一下批语,那位同考官不同意,说:“中不中是你的事,荐不荐是我的事。你要中就中,批语我不能改。”徐法绩说,这是奉皇上的谕旨办事。并把试卷让其他同考官传阅,大家都觉得不错,一起相劝,那位同考官才把批语改为“尚通顺 ”。左宗棠“不好八股,但文采非凡”的名气,传遍天下。( ], Z6 g; \7 |8 E6 n8 j
' x6 D) N7 U8 ^  \0 I
22、康有为以《廉吏民表》为题考县官,该题取意于宋朝包拯的《乞不用脏吏》奏疏中的“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一县官写到:“盛矣哉,世界之表多也:有摄氏表,有华氏表,如今又有廉吏民表……” 康有为批道:“题为廉吏民表,尔却扯及摄氏表、华氏表。今若题为《阎锡山论》,尔必曰:'盛矣哉,山西之山多也:有五台山,有中条山,如今又有阎锡山也……’”  V# p6 \% b7 G/ E/ v6 C9 g9 n
6 d! W: ^3 r9 L
23、许广平曾有一篇论文,题为《罗素的话》,交鲁迅先生批阅。鲁迅先生阅后,写下这样几句批语:“拟给九十分,其中给你五分(抄工三分,末尾的几句议论二分),其余的八十五分都给罗素。”批评许广平的论文抄录罗素的话太多而很少有自己的见解。0 C) u8 C$ R# s: ]( M

, E* |& D0 H- k" ~: g/ q24、有一个考生作文爱用“了”字,他在作文中写道:“天亮了,起床了,吃饭了,上学了,下课了,回家了,睡觉了……”老师阅后勃然大怒,提笔批道:“该用了时不用了,不该用了尽是了,了字用了太多了,希望以后少用了。”有人看了老师的批语后,说:“师用了,生用了,用了毛病怎改了?别改了,别改了,反正了字用不了!”
% V* X% G$ h4 r- G) w5 a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