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38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群众路线怎么走?系列网评二:开展批评不妨“红红脸”

当前离线 ONGONG    

Rank: 5Rank: 5

主帖
发表于 2013-7-11 21:24

* u5 e7 S2 A# e% ^" L& |(来源:人民日报)
  {4 _6 ?! a, o( ^) ^  T

# s# _1 {* Z6 n/ Q! `; I1 K
% H3 C, [, m' G0 c7 m      整顿党的作风,不能不想到延安整风;提起延安整风,不能不想起那时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 d( F" L1 \' G
/ q# ~0 `9 p! Y0 i" c, o7 x  1942年4月19日,当时的《解放日报》登载了一篇“新的‘月旦’”的文章。“月旦”就是品评人物,就是开展批评。文章中登载的批评者与被批评者虽已不知其详,但其中记载的批评的内容,今天读来仍深受教益和感染。
4 R4 k3 Q2 L4 u8 N" O9 N2 g
0 {5 T) s4 \4 _0 f, h  “人是可以,自当主任后,办事不公。办的事,没有人说好的。”这是对刘俊华的批评。对冯德英的批评只一句:“吃钱就不抓赌。”冯德英作自我批评:“说我好的人不多,‘胡批乱打’是没有的,不过吃钱不抓赌是不对的。你们以后看我的态度吧。”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这两个例子,足以看出当时的风气。所有的批评都直来直去,没有拐弯抹角;一针见血,没有含糊其词。被批评的人也态度诚恳,知错即改。那种真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让人感觉到一种亲切、一种温暖。
% c- m4 h+ P& R
! z5 D6 @* _# Z0 W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之一就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起来。重温延安整风中开展批评的做法,对于实现教育活动总要求,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7 ~9 k$ r3 L2 }3 Q8 ]  X
8 D, T# D( ~7 `+ M0 L3 G2 R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纯洁党内生活的一剂良药。毛泽东同志曾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看作抵抗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要求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拿起这个武器。在我党历史上,每一次整风活动的开展,都伴随着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武器的运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运用好这个武器,有利于扶正祛邪,增进团结,解决问题。而“运用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使批评有一点辣味,真正“红红脸、出出汗”,使当事者受到触动和警醒。
$ t2 q+ Y' |' m# [1 ?
2 j" f7 }* G) e' ^6 C. I( `8 I  如今,在有的党员干部中,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一些批评甜俗味很重,只有“麻”味(肉麻之味),没有辣味,听来不知是批评还是在表扬,有些“批评”连旁听者都感到不好意思。有的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犯罪,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内生活的原则性不强,缺乏必要的思想斗争,缺少积极的思想互助,使不良倾向因缺乏抵制而滋长蔓延,一些同志因得不到及时挽救而蜕化变质。0 N: ]1 x( s5 ]1 e
2 d$ W/ Q0 b2 A
  批评是善意的帮助,也是负责任的警示。因此,“正宗”的批评,必然带有一点刺激性、麻辣味,必然会使人脸红心跳、额头冒汗、如坐针毡。如果批评听起来如沐春风,很舒服,过后必然如耳旁风,留不下什么印象。甜食吃多了会腻歪。和风细雨代替不了猛击一掌。此两者方法不同,各有妙用。批评带点辣味,虽然当时可能会刺激得涕泪横流,但过后开窍通络,全身畅快。
& O* M# |! r0 v
! |* A( {3 B- n& o8 J1 o( T0 C9 X  离开镜子,人很难看见自身的污垢。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需要以人为镜,认识不足,克服缺点,纠正错误。真正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武器运用好了,就能达到除弊去垢、洁身保健之目的,于人于己,利莫大焉!8 d3 A7 @; n. S% k
! n% d( p$ L% _6 a, V

Rank: 5Rank: 5

2
发表于 2013-7-11 22:38
离开镜子,人很难看见自身的污垢,这句话非常有道理。

Rank: 4

3
发表于 2013-7-11 23:04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当前离线 zsxdc    

Rank: 5Rank: 5

4
发表于 2014-3-9 10:04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