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02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别只把环保官员受贿前“安检”当笑话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主帖
发表于 2014-6-29 13:46

5 N* A0 u; J$ e' G& r
& _/ m) H" H+ N. `
' c. {% c8 ?) D. x  [  贪官李学智索贿时,让人“先脱衣再谈钱”,反侦查意识可见一斑,而这无疑也是对反腐技术含量提升的敦促。
. E1 [: U& b" e! \
" M. c" }# B$ q' S1 A  据报道,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督查三处原处长李学智受贿案,日前二审刑事判决书在最高法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判决书显示,李学智利用环保部官员的身份向企业索贿,过程中非常注意安全,当面检查被索贿企业老总手机通话记录,并曾要求对方脱衣服洗澡后再谈钱。* v2 m6 P+ X) T+ U0 ^+ g0 G; J4 g

; n0 e* o" a- l$ r; ^3 c  “先脱衣,再谈钱”,涉事官员李学智如此“小心翼翼”,说到底,是怕对方“留一手”,唯恐被抓着把柄,让受贿之事东窗事发。毕竟,官场上的“窃听风云”,不少见。不过,你有“防范招”,我有“智擒术”,李学智最终还是难逃恢恢法网,“栽”倒在受贿问题上。
: L0 ?/ l' m, J. k- z0 \- D, t% _5 d6 t
  平心而论,在反腐之风劲吹,各种被曝光的贪腐细节让公众审丑疲劳的情境下,李学智受贿案被关注,最主要的就在于,他受贿还会伴着对行贿者的“安检”。受贿追求“安全第一”,足以说明对贪赃枉法的行为性质及潜在风险,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可这没能让李学智远离贪腐高压线,反而在贪念促动下,心存侥幸,把功夫放在反侦查准备上,企图通过受贿“隐蔽化”掩藏劣迹。
- M( c- k% y! Y( I3 n
, U" U9 p, y( V( K+ y  j; |  只不过,李学智“机关算尽太聪明”,照样阻止不了其腐败行迹的败露:多方证言、企业方的会议纪要、账目材料等能够相互印证,并形成完整证据链条,致使他的受贿“安检”成了丑陋表演,其前端防范终究无法将贪腐记录“归零”。
4 v/ j4 |; P- H0 {  T# z7 x" C" p" n
  应看到,这类既想贪赃枉法,又对“上贼船”心存顾忌的人,在落马官员中并不少见。且其受贿索贿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升级:既有巧使“金蝉脱壳”之计的,也有多方拐弯层层嫁接的……但这终究只是贪官的一厢情愿,即使受贿再隐蔽再小心,它都会留下“蛛丝马迹”,且这还是“双向交易”,所谓的“安全第一”只是一种泡影。心机费尽,恐怕也难挡劣迹被查。
' E& p* g/ [2 X+ I( W1 i$ U+ v' O6 M) e- t7 ]9 f! o
  李学智作为环保官员,一边督查一边要钱,在利益交换的背后,难免会有替违规企业做保护伞的行径。这也反映出,在环保领域的反腐须将关口前移,避免某些官员跟疲软监管躲迷藏。
. N' O- a% K3 M- O
0 t- k$ d* [5 A  重拳反腐到今天,已经不再是技术层面的“方法论”了。也只有加强前端监管,将与环境治理权限等对应的约束,纳入到“反腐”的大盘子中,才能打消李学智们在百般小心中的贪腐冲动,也让其“先洗澡后谈钱”式的“安全法则”彻底失效。
6 j% g' q5 X% m3 ^) }- d% E
) Z6 S* R8 [: u4 c& z5 p
' U$ |. P- f* t1 T2 i% V(新京报). }" g" }2 J4 r: A; E+ \

Rank: 5Rank: 5

2
发表于 2014-6-29 15:06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