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24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打孩子前,请算一笔账

Rank: 4

主帖
发表于 2014-5-20 22:20
  家长打骂孩子,被很多人看做“常识”。这种所谓的天经地义在最近得到了数据的支持:广州妇联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认为打孩子不算家庭暴力。0 ~* Q' X2 K. o7 x* t& G( J6 h# e+ d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骂不成材”。传统亲情观中的暴力因子并没有随着时代变迁而消弭,反而有点“历久弥新”。7 r7 _4 W1 t) ~: i6 E* S7 O
  打骂式的体罚教育之所以在中国不少父母的意识中根深蒂固,旧有教育观念作祟是硬币的一面,另一面则应归因于某种“经济理性”。耐心细致的教育,需要时间,也需要一定的能力。很多家长有“本领恐慌”,一没空,二不会,工作一忙、压力一大,打骂显得成本最低:省事、省时、省力,不用经过用心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该出手时就出手”,还有几分“一打就灵”的意思。他们未必不知道粗暴教育的坏处,只不过“经济理性”给了他们一个似乎过得去的理由。2 J6 {4 P, p- ^9 K4 p- D$ {
  但是,不管信奉“打字诀”的父母正视与否,伤害就在那里,不消不灭。伤害将直接导致管理成本“叠加式”的上升。所谓“经济理性”实际上变成了“经济惰性”。惩戒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明白错在何处,但犯错误的原因是多元的,需要耐心细致的分析。打骂看似节省了“分析成本”,但与冷漠相伴,不但造成了心理上的创伤,需要另外的管理进行干预,而且很可能让孩子对为何犯错不明就里,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再次犯错的可能性增加,于是针对同一种错误的管理出现反复,成本不减反增。7 }( `; g3 w' d
  从管理的成本与收益比上看,打骂绝不是理性选择,反而是“贪小便宜吃大亏”之举。但凡不愿拿出必要时间和精力,拒绝更新理念和提高能力的家长,很容易陷入体罚的路径依赖。想要让惩戒起到作用,归根到底还是要注重沟通与说服。奉劝那些动辄打骂的家长,还是要算算账,切莫再做“捡芝麻丢西瓜”的傻事。3 X- n4 R6 Q- w, f7 |; K7 d

Rank: 4

2
发表于 2014-5-20 23:28
教育孩子不能用打的,但也不能不用
当前离线 szlhlx    

Rank: 5Rank: 5

3
发表于 2014-5-21 09:39
以后不打了,,但有时候说没有用,,手就痒了。

点评

希望花开  孩子实在是不听话可以适当的打打,但是别把孩子打坏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22 18:54

Rank: 4

4
发表于 2014-5-22 18:54
szlhlx 发表于 2014-5-21 09:39
, W8 _% u# j) p& I以后不打了,,但有时候说没有用,,手就痒了。

+ {/ A6 X) P4 T孩子实在是不听话可以适当的打打,但是别把孩子打坏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