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8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金会应注重快速花钱与公益效果的平衡

Rank: 4

主帖
发表于 2015-4-21 22:59
  作为公益领域近年的焦点议题,善款使用情况向来备受关注。经历多次信任危机后,公益行业逐渐意识到财务公开的重要性,一些切实举措,比如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发布善款使用情况的报告,已经成为行业固定动作。雅安地震两周年之际,基金会行业信息披露平台——— 基金会中心网发布了基金会雅安地震两周年善款流向总结报告,结果显示,全国共有339家基金会参与雅安地震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累计募集款物18.92亿元,已支出款物13.81亿元,占总募集额的73%。3 P* u6 ~5 P/ k9 H1 V
  这是基金会中心网第二次发布雅安地震善款使用情况报告,总体看来,款物流向较为清晰,各大基金会普遍说明了善款的支付对象及使用用途。反映在数据上,已支出的13.81亿元款物中,11.81亿元已完整披露详细用途,占总支出金额的86%。对比前一年的报告,此次报告呈现出以下两点明显的变化:一是披露善款流向的基金会数量大幅增加,由一周年的219家增加到两周年的339家;二是善款使用提速,与震后第一年相比,震后第二年款物支出新增6.69亿元。从前一种变化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基金会重视财务公开工作,这反映了目前的社会共识——— 无论是基金会还是公众,都希望看到一个透明公开的公益界,披露善款流向的基金会数量增加,这无疑是一个好的信号。
* x# [9 Z% h( A7 E! g+ E  至于第二种变化,则有必要深入分析。参与雅安地震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的339家基金会中,有280家基金会支出其所募集的全部款物,占参与地震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基金会总数的83%。其中募集款物最多的前十家公募基金会已支出款物8.7亿元,占已支出总额的63%。考虑到灾区重建的节奏,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善款使用提速或许在意料之中,但结合前一年报告披露后引发的一些争议,这种变化又显得有些耐人寻味。
! q+ r4 N3 D, p; }/ z5 v  争议发生在去年4月中旬,基金会中心网发布雅安地震善款去向调查报告后,微博账号“四月网”对壹基金发出质疑,他们针对该基金会款物支出情况的数据,指出壹基金2013年收到款项3.86亿元,支出仅为4701万元,并就此认定在四川雅安地震期间,李连杰所创办的“壹基金”一共贪污了约3亿多元的善款。这一质疑随即引发舆论波澜,熟悉公益领域的公众不难看出这一质疑的荒谬,收支比显然不能作为腐败指控的依据,质疑者情绪意味浓厚而专业性不足。彼时大量评论都提到这样一个事实:按照目前的规定,公募基金会需要花掉上一年筹款所得的70%,但多数基金会都无法达到这一标准,现实中,筹款难花钱更难是基金会面临的普遍困境。
  k( p6 N2 J' ]/ N  如何花钱,这可能是基金会目前比账目公开更为窘迫的问题。今年的报告显示,去年各大基金会提高善款使用速度,而此前遭遇“四月网”质疑的壹基金,更是在过去一年花去了1.48亿元,比前一年多花了1亿多元。单纯从数据上看,花钱难的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但这种看似有些反常的表现的确也让人心生隐忧,基金会是否因为担心花钱太慢遭遇质疑而提高花钱速度,这种变化对公益效果本身是否会产生折损?
6 s) v: B$ P7 P% c+ l: j6 T* @% @  从纯粹公益的角度看,理想的结果当然是,既快速地花钱,又让善款用到实处。但是,任何深入过公益领域的人都清楚,花钱是公益实现的关键过程,其艰难程度超乎外界的想象。这正是今天解读这份善款使用报告重视花钱提速这种细节的原因。基金会要塑造公益慈善行业的健康形象,显然不能仅仅依靠向民众公开财务数据,没有腐败并不意味着基金会就有社会价值。长远来看,公众对基金会采取何种态度,除了避免腐败、提升财务公开透明度这些基本要求外,主要还取决于基金会的项目选择、资金分配以及公益的实现路径等细化指标。公众乐于看到公开透明的基金会群体,当然更期待一个真正有作为有效率有价值的公益界。南方都市报
& H3 J3 R/ l. W& |' y0 B8 l+ @% \* W; [( o4 G. ~#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