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8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舞台剧《热梦科巴》首演成功 藏族孩子泪洒深圳舞台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主帖
发表于 2014-9-2 09:57
  让深圳爱心人士、爱心家庭,以及“世界上的另一种蓝”青海科巴儿童公益项目志愿者们翘首以盼多日的青海原创儿童歌舞剧《热梦科巴》终于在8月29日登陆锦绣中华印象中国剧场。
  记者在演出现场看到,可容纳1600个座位的剧场座无虚席。演出结束那一刻,面对台下观众热情地掌声,这26个平均年龄才11岁的藏族孩子感动地泪洒舞台。不少专程赶来观看演出的爱心家庭,更是在舞台上搂着科巴孩子久久不愿离场。
  一个半小时的饕餮大宴
  据介绍,《热梦科巴》舞台剧取材于一群科巴当地儿童的真实故事,并将青海藏族独特的民族文化,用一个孩子努力冲破世俗羁绊,终于走出大山圆梦的经历展现出来。
  除了还原当地孩子的亲自经历外,编剧王洪波花了1年多时间去搜集当地民俗文化元素。“精彩的内容实在太多,让人难以割舍。”据导演蒋小苗介绍,最初的版本实际上可以排出2~3个小时,但因为时间有限,最终呈现在舞台上的只有不到一个半小时的演出,让到场观看的观众绝对值回票价。
  可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观影经历,从一开始,一群孩子在山野间快乐的放歌舞蹈后,淋漓尽致、洋洋洒洒的故事情节就跟随原汁原味的藏族音乐登场了。之后,孩子们因为生活压力不得不独自走进大山深处挖虫草补贴家用,又让观众唏嘘不已。直到最后孩子们心中对大山外面的世界那一份简单的渴望渐渐“成型”,在支教老师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最终圆梦。
  台下的观众跟随台上的小演员一起,在欢乐、伤感、激动的情绪走间游走,却不会感到突兀。正如出演当地藏族教师的先巴老师所说,孩子们所有的感情都是真实的,也是有事实依据的,孩子们绝对不会刻意和做作。而奉献整场精彩表演的科巴本土小演员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尤其是剧中扮演男主角的东智才让,更是以活泼、轻松的表演风格得到了不少家长观众的青睐。
  正宗的原生态藏族文化表演
  据悉,《热梦科巴》是一部以当地真实故事为蓝本的新创剧目,并且,这部儿童歌舞剧在主题情节、舞美造型、表现形式、音乐风格上,将各种青海藏族的民族宗教文化元素交汇在一起,凸显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与一般的儿童歌舞剧不同,该剧将《香巴拉日》、《宗喀姑娘》、《丹斗颂》等11首藏族曲目进行编配演绎,更加凸显出音乐叙事及感情表达的作用。不仅如此,这些歌曲大多都由这26个科巴孩子亲自演唱。
  此外,孩子们的服饰、道具也由科巴当地人手工制作, “比如孩子们身上的‘绑带’(藏语)就是由家里的女眷一针一线缝制的。”负责此次演出交流的老师桑果告诉记者,还有扮演强巴神(藏族宗教中的保护神)和山神的面具、手杖,都和当地祭祀仪式中使用的一摸一样,最大程度的还原了当地民俗和民族文化风情。
  实际上,《热梦科巴》的魅力绝对不仅仅在于你所能感受的歌曲演唱和舞美表演,还在于它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台词,巧妙地展现了青海科巴贫困山区儿童的特殊成长“密码”。
  比如一直游走主要角色之外的藏族老奶奶时常在舞台上缓慢地行走,蒋小苗说,其实这也是藏族文化在很多人心中的印象。她的存在看似普通,却折射了当地老一辈科巴人根深蒂固的保守思想和当地社会的世俗压力。
  此外,剧中还有不少细节让人玩味,比如强巴神和仙女最终决定为了保护孩子从而一起走出大山,在看见外面世界的风光后感叹“我们这些做神仙的也应该多学习”,既喻示了这次出走大山的成功,又隐射了渴望改变科巴当地传统观念的情绪,以及孩子们终于重返课堂的圆满结局。
  感恩深圳为其圆梦
  1个半小时的演出,让孩子们圆了梦,也赢得了向来被视为矜持的深圳观众的追捧。演出结束后,孩子与家长们久久不肯离去。不少专程前来观看演出的爱心家庭,更是搂着科巴孩子们久久不愿离场。
  实际上,整场表演以感谢深圳爱心市民为主题。演出结束那一刻,孩子们在谢幕前也忍不住落泪,对观众深情告白:“感谢深圳人民为我们圆梦。因为有你们,我们才能走出大山,才能登上真正的舞台表演。”
  对于本场演出,前来观看的孩子与家长好评如潮,给出很高的评价。施海华是一个8岁男孩的父亲,这次带着儿子来观看演出让他感触颇多:“这些科巴孩子从来不知道山外有山,也从来没有见过大海。这次他们带着好奇和真诚不远千里来到深圳为我们表演,就像一群来自大山的天使,让人不得不动心。”
  而另一名家长Vicki则表示:“无论和孩子们相不相识,熟不熟悉,每一位观众都应该给他们一个热烈的拥抱与赞美,而不应该让他们失落。”同时,她也希望借助晶报呼吁深圳市民,给这些孩子致以最热烈的掌声和笑容。
  作为“世界上的另一种蓝”青海科巴儿童公益项目主办单位之一的深圳市地铁集团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希望这次演出能成为孩子们走出大山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同时,也希望以后能为更多贫困地区儿童打开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让更多孩子来到深圳,给深圳市民带来更多的惊喜。”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