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6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部非洲传统兵器展》深博新馆展出

Rank: 5Rank: 5

主帖
发表于 2014-4-27 10:10
▲造型各异的非洲传统兵器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

    【深圳商报讯】(记者 聂灿/文 韩墨/图)4月25日,《中部非洲传统兵器》在深圳博物馆新馆一楼展厅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欧洲几大著名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珍藏的360余件中非地区珍贵传统兵器,分别源自加蓬、刚果(金)、刚果(布)、南苏丹等十余个中部非洲国家,展品之精,数量之多,实属难得一见。
    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介绍,《中部非洲传统兵器》展览是深圳博物馆首次以“非洲兵器”为主题的特展,也是历届特展中展出文物最多的一次。“中部非洲传统兵器的多样性、丰富性超乎想象。每件具有代表性的珍品都有50年以上的历史,其中更有远自十八、十九世纪的器物,较全面地反映出非洲传统兵器的不同艺术特色。”
    《中部非洲传统兵器展》由卢重晋策划,大部分展品由权威的非洲武器专家杨·艾尔森(Jan Elsen)与中部非洲仪式专家、比利时收藏家马克·李奥·费利克斯(Marc Leo Felix)精心选出。卢重晋介绍,展览共分为3个部分:“独特的中非兵器”、“中非十八般兵器”、“兵器大揭秘”。通过展示实物、复原场景,并将历史照片、珍贵纪录片与展览介绍相结合,系统地展示出中部非洲不同类型的兵器以及它们的功用。
    卢重晋说:“展览详细介绍了中部非洲的族群如何将原始的矿石加工成粗铁,再由铁匠利用简单的工具制成美丽而致命的武器。这些兵器虽然没有现代兵器的结构复杂,但其效能也不遑多让。一个战士能否生存或胜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兵器的效能,这是非洲铁匠不断改进手持兵器造型的原因。事实上,当时的非洲兵器铁匠就等同现代的冶金学家,数百年前非洲用作刀身的金属质材甚至能与欧洲19世纪的钢材相媲美。最引人入胜的是,昔日铁匠调和的金属矿物成分与冶炼锻造技术,往往配合有很多仪式与禁忌,笼罩上一层神秘的气息。”
    马克·李奥·费利克斯向记者介绍他心仪的藏品,他说:“非洲铁制兵器的使用历史已达两千余年。它们除了用于狩猎、部落战争之外,还是身份、地位以及权力的象征,广泛应用在各种古老仪式与祭祀活动中。例如用于成人仪式上的‘鸟头斧’,刻有祈祷胜利和保护战士的符号的兵器手柄等等。甚至有的兵器还可充当货币使用,用以缔结关系、确立婚姻或买卖土地。值得一提的是,非洲对世界兵器宝库的主要贡献就是‘飞刀’,这种高效能的兵器就是发明、发展于非洲。”
直到二十世纪初,西方国家才开始收藏非洲传统兵器及重视其价值,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非洲传统兵器终于重绽光芒,收藏家不再单纯的视之为兵器、战利品或古董,而是巧手创意工匠制作的艺术品。非洲传统兵器影响了多位西方艺术家的创作,成为国际博物馆、私人收藏家竞相收藏的艺术品。
    据悉,此展将持续至5月28日结束。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