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6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语言要“通俗”不要“低俗”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主帖
发表于 2014-11-30 13:50

9 O& f* _, t0 z& h( v  ]( |9 L' }
0 Z! m, ^3 z" ]: w9 g. s
4 C1 E8 a+ a8 V; U  2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相关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等。1 q) m% z1 \4 t2 Z4 d0 W
6 J) u1 @: ^& q- K
  当“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电视节目和广告用词跃然电视画面时,不知大家作何感想?反正笔者是一头雾水,弄不清个所以然。随随便便模仿成语形式,就想冒充成语,这未免有些自欺欺人。试问,对待这些晦涩难懂的网络“新词语”,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明白其真正含义。' ?4 J: Z$ |) W6 e& {3 T+ o! g
1 i& w# {, E' S  q$ K
  众所周知,中国的语言文字是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逐渐积累沉淀而形成的,尤其是成语的形成更充满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有的成语来源于典故、有的成语来源于古人的约定俗成。而最终为人们广泛接受,是经过了千锤百炼使然。而当今流行的一些网络词语,虽迎合了部分人的需求,但在语义的表达、内容的联系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牵强附会、有的断章取义,有的艰深晦涩,给人们的理解和别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R& o( G( f  v9 d
1 R3 q, ^5 U  E
  不仅如此,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还存在语言文字不规范的问题,如随意篡改、乱用成语,把“尽善尽美”改为“晋善晋美”,把“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等等。这些做法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相违背,对社会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会产生误导,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6 r0 X9 [+ O9 V1 b8 x. }2 L$ Z4 C
7 q8 ?% `6 h, I' d  说白了,一些网络用语使用上的乱象,反应了当前人们在借助新兴网络媒体获取知识的同时,带来对传统文化认识的缺位与割裂。暴露出人们在语言文化方面一味追求视觉、听觉等感官效果,而忽略其内涵本质的现实。这些连同网络上其它一些不利于人们接受的语言等共同构成了一些潜在的“低俗语言圈”。  f/ F: y; d  v+ J4 n% V9 s
4 c7 n8 `5 e+ V% K3 l+ r
  应当看到,广播电视是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载体;是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确保文化安全的重要实现途径。对待广播电视中出现网略语言,一定要放到战略全局高度审慎对待。- P8 t- R: i; W* z, B

5 `: X0 x, H8 n  诚然,一些通俗易懂的网络词语,如点赞、吐槽、拍砖等一定程度满足了人们沟通交流的需要,成为现代汉语中有益的组成部分,但在对待网络语言上也不应全盘吸收,听之任之、任其发展。尤其是需要及时摒弃那些“低俗”的网络语言显得十分必要。特别是承载语言推广传播任务的广播电视媒体,更应借助自身传播优势,充分展现中华语言文化的精神魅力,决不能因为肆意乱改乱用造成文化的断代和语言混乱。(齐鲁网)
+ u4 W7 }- P5 n: t! w* p6 D5 G) L, t- W6 x- u/ ^3 P

# q# @5 n& y$ \7 I# Z3 g' I

Rank: 5Rank: 5

2
发表于 2014-11-30 14:35
支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