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9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岁末安全警钟不能忘

Rank: 5Rank: 5

主帖
发表于 2014-12-16 22:39
  还有半个月,2014年就将结束。往年,每到岁末就会集中出现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引发舆论的关注,考验着公众的承受力。
/ i% r2 }* P# j. Q* ]$ I7 T# Z  为何年末成了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期?这和部分地区和行业“唯GDP增长论英雄”的考核机制有关。
. C( P+ m, Y8 t2 W2 \$ G  在这种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年初制定生产任务时,往往脱离自身实际情况,一味追求“高增长”。临近年末,企业为了完成既定生产目标,甚至超额完成任务,便忽略安全监管,甚至对出现的事故隐患视而不见,导致事故频发。
6 T; S6 D$ u, C! V  著名的“海恩法则”指出,每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4 t; y% L- Y7 K2 I2 e  回首历年来那些令人痛心疾首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我们发现,几乎每次灾难来临之前,征兆早已显现。事故之所以没有在更早的时候发生,只不过是“运气好”而已。' e1 y* N0 v' a
  面对一次次轻微事故的发生,一次次未遂先兆的提醒,地方政府和企业负责人仍然熟视无睹,直到难以挽回的灾难来临。这不仅仅是相关人员疏于监管的不作为,也折射出了某些人对于生命的漠视。9 D# X6 c  W* R3 O
  中国要发展,但不要“带血”的GDP。为加强安全生产,近年来中央制定了不少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但各地事故仍然不断出现。这需要政府制定更为明确、可量化的考核体系约束各级官员,彻底摒弃“唯GDP至上”的思维。2 D6 E0 N0 v8 X" l
  如今,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增速换挡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在此语境之下,人的生命远比一组组冰冷的数字有意义、有价值得多。" r3 _) V8 ^+ V
  笔者希望,各地企业和主管部门能够真正从心底里重视起安全生产工作,并落实到行动当中,为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负责,让安全警钟长鸣,使今年岁末尽可能成为安全太平的岁末。新华网" |, v. J% v* s% t1 D
/ e4 }1 b8 T/ Q; I9 I: C2 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