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70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推手黑幕警示

当前离线 DHL    

Rank: 5Rank: 5

主帖
发表于 2013-9-20 21:13
( g* {% t. S2 \9 q" p! L
0 m) [) J/ |8 N: u5 G
5 X9 H; y, t0 ~+ g; ^
       网络环境的净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制或技术问题,这必定是一场持久战。# m4 w% Q& _3 z1 d2 q0 h
: ?$ ^# G0 N6 W9 ^# ^
       近期,薛蛮子因嫖娼被拘,引发人们对“微博大V”能否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大讨论。不少网友反映,薛蛮子除嫖娼外,还在许多商业或公共事件中起着“网络推手”的作用。网络的开放性为网络推手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其迅速超越了前期的包装、炒作阶段,转向商业化阶段,实现了网络推手与电子商务网站的合谋,网络推手和某些“微博大V”也成为利益链条上的一环。正是这其中的利益驱动使得网络推手日益泛滥,虚假信息和网络信息暴力屡屡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t  |! E. o  U8 o) b
% \; a$ _/ q4 x: w: r. v
       网络推手的泛滥引发人们对网络监管的关注与重视。呼吁立法之声此起彼伏,净化网络环境也被提上日程。然而,人们在大声疾呼之时也有隐忧,担心矫枉过正会破坏网络言论自由,毕竟网络赋予很多在大众媒介上失语的人们以话语权。因此,如何在多种价值诉求之间取得平衡,怎样的网络监管才是适度的,以及我们需要怎样的网络环境,成为净化网络环境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w& ?  u2 s4 ?2 d6 J$ v
$ j( ^, `& W% |1 D
       我们不妨把问题倒置。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的神圣权利,任何人都不愿意失去。但是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限制和毫无责任的自由,自由是有条件的自由。不违背法律法规,不破坏社会主义制度,不损害国家利益,不伤及社会和他人,不扰乱社会秩序,不突破真实性底线,这些应该是能够达成共识的。/ H/ B* @/ t) f+ B( p) D+ K  `+ b& L
4 s+ d* _9 O- C* ]% G0 ]6 _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自由、平等、真实的网络环境。炒作、谣言、信息暴力与自由、平等、真实显然无法融为一体,因此剔除网络谣言,终止网络信息暴力,保证网络环境的有序发展,就成为网络监管的重中之重。- s1 A& k# s9 U# l6 u* m  e8 G! t$ |

, s6 R% B' W. Q! Y       网络推手之所以如此嚣张,主要是因为有虚拟性这个保护伞。虚拟的网络时时刻刻与现实世界发生互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实世界。因此,网络也需要透明度,网络实名制虽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却可以有效的减少网络推手的幕后活动。
( Y/ H2 k, {2 p  I, {1 z; E# n/ P. I9 W. \, f7 N6 e
       网络也是一面镜子,虚拟世界的种种混乱与罪恶折射出现实世界的种种缺失。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措施缺失或形同虚设,网民素质亟待提高,都为网络推手影响舆论提供了可能。健全法制和有效监管,辅以网民的理性鉴别和高度责任感,或使网络推手因缺少可乘之机而有所收敛。6 C- p6 E3 i6 u. U1 j
) L2 a, W! Q; Z6 l7 Y
       自媒体时代逐渐摒弃了报纸的严肃性与逻辑性,电视的权威性和现场型,更加倾向于碎片化的信息。微博对信息发布字数的限制,使信息传播丧失了传统媒介时代的完整性和严谨性,信息中的某些部分被有意或无意的放大,而有些部分则依据选择性心理或某种传播意图被忽略。社会转型时期的人心浮躁,大众的跟风特性和猎奇心理也为网络谣言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因此,净化网络环境需要自媒体与大众媒体的良性互动。纵然谣言传播速度极快,但倘若专业化的大众媒介能够保持理性,及时发现并纠正虚假信息,而不是推波助澜,网络推手的目的也无法顺利达成。3 @7 F- |9 h/ y' ~. a# d: J) n# s+ k

; N: Y$ L) H2 G, N! u* C       网络推手毕竟只是少数,没有众多网络用户的“鼎力相助”,他们也无法形成气候。因此,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培育理性网民,提高网络用户的鉴别力和判断力,提倡理性阅读,理性评论,理性转载。这些力量看似微小,但正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微力量可以汇集成大效果,提高网民素质的作用不可小觑。% g( Y- ]% f  t3 r: \. n6 x
' e  U5 u# _/ o3 }) k) l" C6 ^0 r3 p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和媒介环境的变化,网络推手等不法行为或许会衍生出新的变体。因此网络环境的净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制或技术问题,这必定是一场持久战。1 Y, s+ D- g/ a2 E" g2 t* d
9 X/ b/ M" _! n( ~0 [* m$ \9 H

: l# ?" W0 ^9 N# E! b
* A+ r6 I2 K# P4 M5 E, H0 a; H1 t, a+ k
(人民论坛)
# F. A/ @7 h' a+ {( ^9 i& c

Rank: 4

2
发表于 2013-9-20 22:30
网络推手毕竟只是少数,没有众多网络用户的“鼎力相助”,他们也无法形成气候。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