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2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节日的文化功能亟待挖掘

Rank: 3Rank: 3Rank: 3

主帖
发表于 2014-10-2 17:43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用来提醒那些节日出游的人们:“有什么可看的,国内现在就两个旅游景点,一个叫人山,一个叫人海。”可是,不外出又能干什么?国庆节,生生变成了“国庆长假”,七天怎么过,全看个人心情。. i: f0 Q# s  v+ y, P
  政治味强的国庆节,如今变成了个人可以自由安排的节日福利,这是一种社会进步,但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节日文化功能的消解。: ]4 K5 x- p  e/ ~9 A
  任何一个节日,说到底都是文化,承载着特定价值观的教化与传承使命。“文化”即“人化”,是通过组块式符号发挥对人的涵化、教育功效。一旦文化的内涵匮乏、空洞,节日变成了纯粹的休假,它所呈现给我们的,便只有假日综合征,只有人山人海,只有身心疲惫,只有一年一度的抱怨与后悔,哪里还有什么让人回味隽永的东西哦!
9 ~: [5 z1 x, R1 A$ m  不是要回到过去的老路。身在心不在、徒有形式的说教其实更令人生厌。挖掘和整合节日的文化功能,我们还需要一些新思维。0 C0 Q, L/ F9 E: I. c1 F$ A8 u4 i
  节日作为文化,既要载“道”,“敬”就是必要前提。但何以为“敬”?端午节,避邪驱毒,乃有以雄黄酒敬祭上天的仪式。仪式,是集中反映节日核心价值的环节,也是文化的灵魂所在。国人玩形式主义,可谓花样百出;但真正让人心生庄重之感的高品质仪式,现今还留有多少?没有庄重仪式所固化的节日,难以让人从内心深处生发崇敬之情,日积月累,我们就会对任何事情都不再心存敬畏,节日的教化功能又怎么发挥得出来?
0 s5 B+ @8 R2 ~: M3 B, J  我国的传统节日蔚为大观,许多节日对应着天地节气的变化,反映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的智慧,模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家庭、人与国家的基本关系。最重要的是,这些节日往往与人的现实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其实放眼世界,大凡生命力强的节日文化,无一不是自然而然地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即便是政治意味强的国庆节,不少国家也创造出便于个人参与、满足个人某种需要的形式,成为当地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狂欢与体验等。我们的国庆节有什么呢?除了天安门观旗,勉强算是有一点文化内容,其他的安排实在是乏善可陈,味同嚼蜡。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国庆节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通过对国庆节政治文化意义的赋予,使国民产生荣辱与共的爱国情怀。这样的节日,我们其实完全可以创设出老百姓喜闻乐见和方便老百姓参与的形式,比如发动和坚持市民长跑,为关爱抗战老兵筹款等,既锻炼了身体,又接受了教育,还为贫病无依的老兵送去关怀与温暖。这样的活动一旦多起来,形成人们参与和享受节日文化的稳定预期,与简单的说教与宣讲相比,其效果强弱立见。
; p/ H  X, R, _4 s5 v  那个在“放假几天”、“怎么调假”等细枝末节的问题上绕不出来的全国假日办,现在已经寿终正寝了。但怎么过节,怎么让节日的文化功能发挥出来,怎么让节日教育和提升人文素养,怎么让节日过得有意思、有品质,这些问题至今仍还是悬而未解。节日作为一种文化,本来是要通过大家共同的体认,来创造和强化“我们在一起”这种感觉的,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节日安排格局要么失之于大,泛集体主义的玩法与个人的生活经验无甚交集;要么失之于碎,失去文化的引导、塑造与整合,身体上尽管“拥堵”,心魂终究还是各自散落,也就是所谓“原子人”状态。
1 Q: y1 C+ O) F  节日,是全体国人共同的节日。我们还能通过节日文化的重新发掘和推行,收获共同的生命体验吗?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真诚面对和作出清晰回答的时代命题。(晶报)0 W: R; w. a( a& o- Q- B3 z
) {, v, s; e6 }# {: s% E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