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59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七大“通病”影响孩子

Rank: 4

主帖
发表于 2013-10-9 21:39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是爱孩子的,但是表达方式却不恰当,接下来一起来看看七大“狠招”爱的名义毁孩子。
" D* W) j5 H0 c0 C  1、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 v* [( ^# F) a7 H( j" d" x4 C  由于父母不想让自己失望,就不断地给孩子施压。当孩子为了家长[微博]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有一个统计数字,大学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认是“很优秀”者。但孩子又是千差万别的,即使是威逼利诱也有很多无法达到父母的期许,因而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 O! d+ x2 k8 i' Y6 L2 ]  }1 C, J
  2、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
% ?. C6 y/ ~5 e# l; M+ V  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已经很内疚,这个时候父母再责骂他,会让又愧疚变成反感再到破罐子破摔。再不然就是暂时隐忍不发作却埋下了心理疾病的引子,随时可能爆发。
' W" F, b  z; G: W: k7 M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u- W4 }* A5 g9 ~* i$ p+ h1 H5 K
  这是绝大部分家长的通病,当家长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的时候,孩子也会认为自己无能,从而丧失自信,走向自卑。
) Q7 t4 Z  u" q0 Q8 B  4、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7 F1 g* \$ L; R3 c7 L8 Y. ]  你考第一名就买旅游鞋!你进入前五名我们就全家去旅游!很多家长都把这个视为一种对孩子合理开明的奖惩举措!殊不知,这带给孩子潜意识的讯息是:符合爸爸妈妈的标准,才是被爱的。然后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付出失去自己的代价!# A8 g  e( |2 m. ^% J" w0 e" t
  5、预言孩子没出息
7 J: o  i* X1 x7 ~0 v  e  预言孩子没出息有两种后果,一是你越说他没出息,他越没出息,完全丧失斗志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你的预言!另一种孩子,你说越说他没出息,他越要证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辈子活在“证明”中,失去自我,也丧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让自己幸福的智慧。
- e0 y1 e3 F& l. p! [8 F: U' g2 ^0 |  6、代替孩子做选择
8 ^2 m( C  I, i4 e! y  孩子的心理独立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3岁、9岁和12岁。小的时候,孩子自己吃饭,父母应关怀而不干涉,不要说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来喂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么衣服你也要代为选择!还有不声不响为孩子报了钢琴班,都是不智之举。家长总是在用“自己的头脑”操控孩子,但是忽视了代替的过程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过程。你剥夺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长,孩子就丧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L7 N& w0 z, B- e. q: ^" u1 ]- s
  7、不信任孩子
$ p* A7 W7 \! B6 ?  不认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认为孩子其实可以做到,彻底毁灭了孩子的自尊和上进心。培养孩子成“才”,应该先让孩子先“成人”,否则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只会越来越多。
6 Z1 E% x" }5 {3 H9 [7 w$ D4 J  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平静和喜悦的过程,平静和喜悦的状态就是爱!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心量拓宽的过程。改变孩子很容易,当你“容”下孩子时,孩子就“易(改变)”了。7 f- F9 H) ^0 k# x; b

Rank: 4

2
发表于 2013-10-9 22:24
平静和喜悦的状态就是爱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