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0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穿越生命线 走进丙察察

Rank: 5Rank: 5

主帖
发表于 2014-7-14 10:43
深圳商报记者 徐伟林/文 薛云麾/图

丙察察线是经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经西藏东南处的察瓦龙至察隅的简易道路,它是我国内地目前进藏的第七条公路,也是进藏路线中最为艰险的路线。它地处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脉挤压的结合部,山高峡谷深,加上地理构造缺陷严重,道路崎岖难行,除了熟悉地形的当地人外,外界极少有人能全程通过。但同时,这一线路也是进藏路线中风景最为原始优美的。

察隅,“雪域小江南”不负盛名

察隅在藏语里的意思是“人居住的地方”。 从川藏线进藏的人,到了然乌,便可到察隅观光一番。察隅一年到头,气候温和,风景优美,一派江南景色,不是江南,胜似江南。这里有肥沃的平原,有层层梯田,水稻、蔬菜、水果等,应有尽有。察隅像一支红花、一幅剪贴画,镶嵌在雪域高原之上。

察隅是多民族聚居地,全县共有藏、汉、纳西、独龙、苗、回、门巴、珞巴、傈僳、怒等十个民族和一个未识定民族--僜人,呈现小聚居大杂居和交错居住的分布特点。各民族文化相互融通,使得民族风情纯朴、人文景观极为丰富。

从察隅县城到下察隅有70多公里路程,开着汽车在原始密林里穿行,左岸的察隅河一直咆哮着把人送到了下察隅大桥边。下察隅镇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边陲小镇,镇里所有的建筑都是用原木搭建起来的,大街上过往的僜人也都是身着民族服装,他们艳丽的服饰风情万种,尽显浪漫。

察瓦龙,入藏最险之路

察瓦龙,一个雪山之下漫山遍野都是仙人掌的斑斓神奇处所,一个尚要经由中国最艰险的道路方能达到的处所。它东与云南德钦县、南与缅甸北部和云南贡山县的丙中洛交壤,怒江由北向南贯串整个察瓦龙辖区,是连接西藏察隅与云南贡山两县交通要道上的一个乡镇。

察瓦龙藏语意思是“炎热的峡谷”,其严苛的自然条件不言而喻。察瓦龙乡又干又热,山像重彩画,与丙中洛的苍翠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地被晒得虚幻起来,升华出隐隐约约的海市蜃楼。

从云南的丙中洛到西藏的察瓦龙是唯一能进入察瓦龙乡的车行道,全长130公里,地形很复杂,道路出奇的艰险。每年雨季,城市被泥石流冲断,最危险的是有两处山体流沙路段,只要有风,流沙石子会从数百米高的山上滚下,如枪弹般的打到山下的路面上,鸽子蛋巨细的石子能打穿汽车的钢板再将人击伤。称这条路是“最艰险的道路”应该一点也不为过。

丙中洛,梦中的世外桃源

丙中洛位于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北部,地势北高南低,是滇西北三大山脉与三江形成倒“川”字的“三江并流”核心区。

怒江从西藏奔腾而至,自北向南贯穿其全境,在丙中洛绕了一个大弯,形成了一块一坝,这也是怒江大峡谷在怒江自治州最大的平坝。这里居住着怒、藏、独龙、傈僳等少数民族,且都能歌善舞,是怒江的歌舞之乡。汹涌澎湃的怒江水,冲击着石崖,震撼着山谷,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像怒江这样狂暴、险恶的河流,只有到此旅行,亲自耳闻目睹,才能体会其中的意境。

丙中洛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一个东西方宗教相互交融,多宗教和谐共存,有着奇特的自然景观,丰富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独特的人文景观、多民族、多文化和谐共存,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等因素的限制,目前还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此地民风淳朴、多民族和谐相处、平等互助、正直善良,交织出一个和谐平和的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