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6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元积习难改 一体深圳何在

Rank: 5Rank: 5

主帖
发表于 2014-7-29 19:37
  近日,深圳多家媒体广泛报道了市水务集团在全市多个易淹易涝点设置积水警示标识的新闻。深圳是一座多雨之城,每年在雨季都会出现几次大水围城的尴尬。而且厦门、南宁、长沙等城市早就尝试设置积水警示标识。所以,在排水设施亟待完善的前提下,这其实是深圳相关部门早该做的一件事情。
$ a+ W9 V" F' I1 ^- ^+ s  而更令笔者困惑的是,在正值雨季、随时有大雨降临,防雨防涝成为城市重要应急工程的背景下,相关负责人在深圳知名电视栏目《第一现场》谈及积水警示标识设置这一工作时表示,要先在原特区内55个易涝点设置,然后再看情况在全市推开。对此,笔者疑惑的是,在设立警示标识在全国已成为通行做法,并被多个城市立法规定的情况下,在设置标识并不复杂、又急需设置的情况下,一个简单的工作为什么还要分所谓的特区内和特区外?
' {2 L7 G. E$ w' j  要知道,受制于二元化发展,原特区外防御雨患等级更低,受到洪涝影响的区域更大、人口更多、程度更深。近年雨患中,原特区外宝城、西乡、光明、平湖多次成为焦点,损失惨重。要知道,一个简单但又醒目的提醒,会让广大原特区外易涝区域民众,在随时到来的大雨面前得到一份温暖和指引。
# C0 m, Z+ a, Q2 ]; e  _  实际上,笔者更想表达的是,虽然特区一体化在政策上已明确了四年有余,但无论轻重缓急、无论客观实际,凡事“先原特区内试点,再在全市推开”的二元化做法,仍广泛存在:直饮水工程,先在原特区内试点、还是在重点小区试点,以后便没有了下文;河流治理,原特区内河流是一遍又一遍,关外多条发黑、发臭的河流治理进度缓慢甚至被遗忘;治理道路拥堵,什么小区周边乱停治理、路边收费管理、轨道交通建设等等,都只停留在中心片区,仿佛关外人流稠密片区交通环境还不够乱。
4 t6 Z1 U% A6 B( ~( U  在二元固化思维的钳制下,关外广泛区域在有政策利好的情况下,在发展的关键期,却在无情丧失强基的机遇:公办学位不足、公立医院缺乏的情况得不到重视,文体设施缺乏的情况在推来推去中始终没有进展,环境治理工作总走在老百姓期待之后,被动又尴尬,而所谓的革新旧有体制、加大管理投入力度、精细化城市管理,更是在没有多大改观的脏乱差景象中得到反证。& Y# D! B8 ^5 E8 {, E; h; ]
  在这里只想提醒一句,逢事要想到最广大的市民,不要只把一体化当口号、实际的作为却老在旧有的模式里打转。 吉言
, Y( G, t4 H5 R/ T& ?# ]- B
! u6 o+ E" f4 a: ]9 g9 t* q9 s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