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39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住父母的生日”是道什么难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主帖
发表于 2014-1-22 18:42
; w* c8 U) o  p, X

. S( U3 s# h# L9 s3 I) _- E1 h4 l& C  n+ Y
  “请说出你六位亲人的生日,包括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武汉六中国际部招生的中文面试中,这道“规定动作”让多数先前应变如流的学生“卡了壳”。几乎很少有现场考生能准确说出父母的生日,更别提隔代长辈的生日了。当天参加面试的200名学生中,9成学生都被这道题难倒。* V; P0 F5 @4 B8 r; e6 u8 o

, t( B  L) H9 {2 x: l1 Y, o  读罢这则新闻,估计很多人都会很惊讶——怎么会有这么多孩子居然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其实,不妨扪心自问一下,你就记得父母的生日吗?; Z8 G+ Z, I$ Z% u# _
7 i- x! D$ K/ v
  能记住父母的生日,显然是有孝心的表现,不过这不能作为判断有无孝心的唯一标准。能记住当然最好,但记不住,一方面可能与小孩子的个性有关系,性格粗犷可能无心记住,性格细腻则会容易记住,这与是否有孝心没有直接关联。; u) i0 X3 O8 D/ ^! d
! w5 [$ ?+ n4 j/ `& R
  另一方面,能否记住父母的生日与小孩子的成长规律有关系,每个人都会经历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开始接收道德责任约束的过程。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责任感和感恩意识会逐渐清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开始懂事”,自然而然也会表现出对父母的关爱,也会开始有意识地记住父母的生日。有调查显示,大学生记住父母生日的比例,要远远高于中小学生。
9 Q2 U4 C+ t" `" ^4 o) S; D" S0 T" r, S/ e$ C
  孩子是否有心并用心记住亲人的生日,涉及平时的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中的感恩教育。这是不是我们平时所忽略的教育内容呢?多年来我们一直倡导教育要让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在升学重压之下,重智轻德已成普遍现象。在这种教育价值取向下,姑且先不说孩子在德孝方面没有出色表现,在孩子与父母之间,有时连沟通都可能成为问题。正如有专家所言,重智育轻德育的家庭教育可能会使升学率提高,可是若学生不知生命的意义和个人的使命与责任,到头来仍旧是失败的。这值得整个社会深刻反思并做出改变。
7 n! S- p( U9 Q5 o2 B8 P1 h0 X4 c6 V4 L$ m5 C
  对于很多孩子记不住父母等亲人生日,没必要过度解读,但应从中发现我们教育的短板,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应加强责任感和感恩心的培养与塑造。“记不住父母生日”不仅是孩子的难题,也是一个出给全社会的难题。, x. Z/ Z- P; _5 |
" H4 l% _6 ^) T! k2 u. Z
7 L, M7 u$ }" B
+ h$ H! B. b1 g

0 f( M% m$ x4 j4 o' w(中国青年报)

Rank: 4

2
发表于 2014-1-22 19:53
很多人都记不住亲人们的生日。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