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34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破解“乡愁”须运输部门“握指成拳”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15-1-3 15: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V( M$ ^0 J5 R
+ y' Z4 ^  T4 l+ J
) _/ B% G: ~8 Z1 M& O
  铁路部门始终高度重视春运务工人员购票问题,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特殊保障措施。今年春运,在提前60天发售图定旅客列车车票的同时,使用临客列车车票票额以及学生票的剩余票额,用来办理务工人员团体往返票,使广大务工人员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好地满足务工人员的返乡需求。- w8 ]' O. r6 q$ H& X6 L' }' h
  如何唱好春运服务农民工这台戏,一直是铁路方面不断探索和思考的一道考题,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从今年农民团体票办理方式上来看,铁路部门继续沿用去年团体票售票成功经验,采用企业统一办理和农民工组团办理两种方式,分时间段敞开受理购票需求,集中进行团体票配票,再到支付取票,流程精炼方便。足见,铁路在化解务工人员春运“乡愁”的技术经验上逐渐成熟老道。
/ i" T7 j% S; [) e3 A: |% J) v6 e  春运期间,农民工成为全国各大火车站的一个特殊“符号”,铁路部门除了要扩充运力保障这些务工人员的运乘车需求外,还要提供精细化服务保障他们的出行方便。通常,面对春运农民工集中出行,铁路方面会采取停运繁忙线路部分货物列车,以增开临客的方式补充运能,满足务工人员的出行需求。在服务方面,铁路部门也专门增设农民工团体票办理窗口,或是加开流动售票车进工地送票上门,主动承担起了送农民工返乡这一社会责任。+ |' l. M8 O; F5 p" \- h& u: n; g( z
  然而,纵使铁路部门再发力,也难以破解春运期间庞大客流运输需求这一难题。从务工人员重点分布区域来看,往往在沿海发达城市更为集中,而他们春运返乡具有十分明显的单向流动性。也就是说全国数以万计的务工人员节前重点要由东部向中、西、北部“迁徙”,节后又要集中返回,而安全、经济实惠的铁路也成为务工人员出行的首选。由此,这种短期内的庞大运输需求给铁路带来的冲击自然是不言而喻。
* h: _2 U/ t! @$ V( v; R  单从近两年来铁路春运发送旅客总量来看,一直呈持续攀升态势。短短40天春运时间,2013年就完成了2.2亿人次的输送任务,而去年就上升到2.65亿人次,今年自然是有增无减,若加上其他类别交通工具运输人次总量,这一数据就飙升到30多亿人次之上。由此,春运早已导向为一种社会难题,要真正破解春运中的各种“难”,分给任何一个运输部门,都难以也是不可能完成的,铁路部门也是如此,人们须理性看待才是。* o4 U* a0 N0 L6 y6 G8 A& Q/ L
  更深层次来看,透过铁路春运也能反映出一种社会的发展现状,自1954年中国有春运纪录以来,从那时的春运客流仅有2300万人次发展到今天的36亿人次大关,春运早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而这其中最大的一个特性就是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子女、老人留在农村,每到逢年过节,团员也就成为了务工人员最基本的心理诉求。由此,做好春运务工人员返乡服务工作是全社会要面对的共同责任。
4 i3 R- o* N0 _% C7 H& [2 a6 L  笔者认为,在加快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步伐的同时,综合挖掘现有运输力量,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等各种运输方式“握指成拳”,发挥各自运输优势,各交通部门联合打造“水陆空”联运体,尽快连线成网,行成便捷运输通道,也不失为缓解春运压力的一种方法。(齐鲁网)
& G, z/ R7 R1 f$ f! ^! m# T" ?6 e3 p. @; y; Y, Z; g: m
* r* \( D: H, f( H3 j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