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4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盘点长假旅游的“闹心事儿”

当前离线 try-02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14-10-7 11: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新华社合肥10月6日电 这个长假你去了哪儿?感受到人山人海了么?住的酒店、买的门票涨价了么?被“黑导游”诱骗购物挨宰了么?……记者通过采访和梳理节日期间的事例,感觉到长假旅游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流连忘返,还有“挤、限、贵、乱、罚”等这些“闹心事儿”。8 v5 b7 Y( M( E% u
5 }; ~- f! T: e* t# \6 x2 D
      挤: 人山人海煞风景3 F1 p& y% ~5 L* S

6 h2 ^6 n: `- n5 P2 ]. ~      国庆期间,杭州西湖断桥“沦陷”、济南大明湖人海“漫堤”、南京夫子庙游人如织……不仅景区里游人比肩接踵,高速公路上也是车辆拥堵。广州机场高速公路一度大塞车,导致不少旅客未能赶上航班。, d: b3 Z4 V  c% f6 G. C4 @, n
     “人山人海煞风景,到此一游是合影”“一放假,全国人民都堵在了高速上”“说是去看景,其实看人头”——游客的种种吐槽,真实反映了假日出游的“挤”。0 {. W* C4 j( _9 B- |0 Y
在带薪休假尚未全面落实的情况下,黄金周成为大众出游的首选时段,集中出游压力不减,加上国内区域间景区资源分布不均,自然导致运行失衡,产生“拥挤爆棚”现象。
' k4 b6 r0 g) }  h4 R1 ]
3 d) ^  i8 R) N( J  `      限: 限流缺乏人性化: p1 A3 H9 `: L  R5 t! M; S
  K5 W+ L# o2 s
      为引导人们有序出游,今年国庆黄金周,一些热门景区通过官网、景区大型显示屏等,发布游客量预测。同时,为控制景区流量,不少景区通过完善门禁和停车场系统,在超过一定承载量时,对游客进行分流、限流。+ p+ V1 S0 ^' ]$ D
      然而,分流、限流措施,虽说出于现实需要和安全考虑,但并没有赢得游客的普遍认同,不少游客质疑其效果。特别对于远道而来、已经订好回程票不能久等的游客来说,临时分流、限流,显然缺少人性化考虑,会让其产生失望情绪和损失。/ l1 U# I; W, {2 o4 w
      专家认为,对于节假日的“人山人海”不能简单地“一限了之”,必须依靠更加精细化的管控来加以应对。未来可以探索热门景区预约旅游等方式,提前了解基本客流数据,将限流前置,给游客留下改变计划的缓冲时间。2 w6 L. Z' y6 x
1 V. ?) S0 z5 |* n
       贵: 逢节必涨成规则
  k) {: i" p, W# N' B( @1 u+ M1 g! N
     “逢节必涨”已成旅游业的“明规则”。酒店价格翻番甚至更多;餐饮配备两套菜单,节假日用“高价”版;交通涨价更是立竿见影。今年黄金周也不例外,假日前夕,广东丹霞山景区门票由平日的160元、节假日的180元统一上调为200元;河北保定涞源十瀑峡景区门票从35元上调至50元。而九华山、凤凰、丽江等知名景区内民宿价格更是翻番。
5 O: R) H5 d3 Y2 e: ?# D9 k      专家认为,由于假日运营成本上升,吃住行等旅游业要素涨价是一种市场现象,本无可指责,关键在于不能漫天要价,需要对涨价比例上限加以规范,以维护广大游客的合法权益。而至于频频上调的门票价格,目前国内景区亟待延长产品链、价值链,逐步减少“门票收入依赖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得。
% Q0 e% {. R. {9 p4 Z! H9 g5 s7 t/ Q* Y' M" E" V: b
       乱: 黑导游屡禁不止
' \. P6 ^7 T+ C
1 M1 j( i& K9 V  X- h) i4 r       旅游法实施一周年,但超低团费“卷土重来”、“黑导游”屡禁不止,乱象依然存在。旅游法刚出台时,大型旅行社由于放弃超低价团业务量大幅下滑,而“小作坊”旅行社反而订单爆满,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整个行业的低团费死灰复燃。记者走访黄金周旅游市场发现,低价团的无序回归导致诱骗购物屡打不绝。: ?$ e. W; E- M! T$ E
       假日期间,各地“黑导游”侵权事件屡被曝光。北京“黑导游”不仅上车重复收费,途中引导购物,还将居庸关长城谎称为八达岭长城。而在山东,游客小张因为没有进自费景点被“黑导游”甩客。
3 l9 S7 x  G- g2 r' U$ }       法律为何难禁乱象?专家认为亟待出台包含监管机制、处罚方法等在内的实施细则,弥补目前“取证难”“维权难”等监管漏洞,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 Q5 l$ f) c2 b7 i4 ^
% l5 w, `, c0 J2 y4 u# ^4 x, C# M! |" i/ c       罚: 以罚代管令人厌
4 |5 A8 t  ?! e1 N/ a& o2 L1 Z2 M' n
      作为出游主体,游客中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同样难以管理。假日期间,安徽省宣城市谢朓公园,一组游客攀爬当地历史名人谢朓雕像的照片被不少网友指责“实在太不像话”;广西桂林市园博园景区,游客闯入盛开的格桑花花地拍照,踩得花地光秃秃一片。% o+ p- f2 G8 W& |, x
      事实上,各大景区对于不文明旅游行为以罚代管的处理方式难以形成威慑力。同时,这种惩罚办法过于生硬,容易让人反感。较之而言,目前一些景区通过评选“文明游客”“文明旅游大使”等活动,主动营造文明旅游氛围的办法更值得推广。此外,专家建议完善旅游团行前教育、告知制度,强化导游、领队在旅游过程中对游客文明行为的提醒责任。
2 [/ r0 E7 L$ o( M0 ?
! j4 J* L4 D; @+ h1 ?' s" a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5Rank: 5

2
发表于 2014-10-7 14:02 |只看该作者
长假出去旅游简直是受罪。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