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9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球迷和歌迷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14-6-21 19: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b; Q* }* v& g5 t6 c2 A1 g. Q3 ]' [
  世界杯我是不看的,年纪上去了吃不得熬夜的苦。不过日本球队输了球,日本球迷不输人的故事还是知道的,那张球迷低头捡垃圾的照片主动被动地看到了好多次。' B8 a& \4 A4 y7 D
  类似的场景亲眼见过,是李宇春的演唱会结束之后。“玉米”们把现场的空饮料瓶顺手带走,还有少数会留下来收拾垃圾。在某个拼盘演唱会上,曾听到过他们互相提醒,为别的歌手礼貌鼓掌,李宇春唱完不许追出去,以免令后面的歌手尴尬。
+ h/ Y& h' \2 s( w% n/ r0 {; R  U  “玉米”算是有非常严格自我要求的粉丝群体,大概因为他们是从竞争中培养出来的,更爱惜偶像的羽毛。因为工作关系,我见识过千姿百态的粉丝,奔放的多内敛的少。韩国组合的粉丝包车高架上追偶像,前后堵截,险象环生。某台湾女歌手的歌迷合身扑在偶像所坐的车的前盖上,拦车只为求签名。偶像歌手电脑坏了,撒一句娇,歌迷送来的手提电脑足够开店。至于冒雨酒店外苦等几十个小时,都是小意思了。
3 ~% o/ M& Y9 y+ }  人生寂寞,总得粉点儿什么。不单现今,从前为京剧角儿们一掷千金也是有的,欧洲的贵族们,也愿意有艺术家装点自家的沙龙。粉丝是消费者,需要的是能够让他们产生巨大情感共鸣的消费品。演唱会上的泪流满面,常常不是因为歌手歌艺的出神入化,只是借了音乐来悲叹自己不再回头的爱情和青春。反过来说,当你为偶像寻死觅活的时候,他只是在工作。已经有一路高段位的粉丝头目,把粉丝经济学玩得炉火纯青。演唱会刚放出风声,他们便召唤歌迷集体到自己这里登记订票,把大量订户捏在手里,转身便有资格跟演出商谈生意,折扣拿来。
9 U7 {" ]* A- z, e, P0 d  被解读成消费行为,很多粉丝是不开心的,这也的确很难解释一些疯狂的行为。从投入巨大情感的角度来说,对偶像的迷恋也可以说像是一场奋不顾身的恋爱。不过如果是恋爱,何不表现得体面一点。一则是对方不见得欣赏你的飞蛾扑火,另一方面,自轻自贱到了恶形恶状的地步,回头看是要羞愧的。朋友里,多少业界资深人士,羞于提起当年借工作便利追F4时候的失态啊。(人民网)
) @4 t+ I* ]7 F6 g$ g# h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