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3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门票经济”不能止于换俩钱花花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14-9-20 19: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 U6 ^* _1 G. d# H8 k; f
4 C# d7 T$ S$ S: N: ?. e2 y: M7 k* C
      近期,多家知名景区宣布上调门票价格。其中,丽江玉龙雪山门票由105元涨到130元,广东丹霞山门票由160元涨到200元。统计显示,国内5A级景区平均票价已迈入“百元时代”。专家指出,景区票价要体现公益性,应建立合理的票价生成机制,而长远来看,景区应摆脱“门票经济”依赖,谋求向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M4 E4 k+ ?% [) }" d1 ~
1 `$ m3 g) A7 Q  Y, w' `0 d$ X0 \% n
  提高门票价格,当然是摆脱景区目前经营状况不佳的捷径,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是一条绝路,即使景区是一颗摇钱树,老这么摇也会有摇断根的时候,更何况在这个可以用脚投票的时代,老百姓一旦感觉“玩不起”了,很可能就会“不和你玩”了。如果老百姓一旦离你而去,可不是召之即来那么听话。
7 z/ h: i! o& t/ m& d6 `9 \( S9 t: o+ h+ t" {0 o1 `
  笔者认为,景区与其将眼睛只盯在门票上,抱着换俩钱花花的目的,还不如搞多种经营,做好景区产业链这篇文章,以降价或免票手段,吸引更多的人流,集吃、住、行、娱乐、购物一条龙服务,进而向树立地区品牌、升级经济体系、发展关联产业等转化。看上去西湖免票直接减少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结果带动了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这才是大买卖,还有河南嵩县旅游局实行“分区分时免票”,潍坊烟台实行的本区“一票通”,都是薄利多销带动旅游产业的好例子,值得借鉴。% B; s' B6 d7 A3 a+ s' T# g6 @* a

& X/ q0 j- _6 e  B  不错,一些景区确实因其旅游资源的不可替代性,而形成了天然垄断,但也别将景区当做了自己的“祖业货”,第一、景区风景是大自然对全民的馈赠,资源归全体人民所有,频频涨价,不但有“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的意思,涨价更应该征求民众的意见;第二、收费不是问题,涨价也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合理,是否基于“成本+合理利润”的定价原则,而且这个原则的执行,必须做到财务信息透明,主动接受有关部门及公众的监督。这样公众才能信服,不要像某些旅游点,成为了个人自家的“菜园子”,一个门票供应一大家子人吃饭。
* W% z) I8 i2 u% v0 T5 P, R9 s5 d2 t! u  A: q1 }0 k
  农民种地为了旱涝保收,都知道多种经营的道理:旱收芝麻,涝落收稻。搞旅游开发的时候张口打造旅游产业,闭口景区搭台经济唱戏,为什么一旦实施起来了,就没戏唱了,就眼睛只盯着门票了呢?眼睛直盯着门票,这样能做大做强吗?7 Q( H% D! O9 p. P* U+ v4 J' m
- D$ K& @2 }) H. @- S
  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景区发展产业比较单一是对门票经济产生依赖的重要原因。另外,与一些人的杀鸡取卵思想也是分不开的,不是不想赚大钱,而是等不及,不想过多的投资,只想到自己有钱花就行。景区门票频频涨价,与一些人“等钱花”不无关系。; K1 n: y) f; ~0 Y

* M; s: G1 x& E: Y! j, x% p
2 ~6 j- _0 P8 y  P8 u3 m, y2 a! h" k
4 i$ U* t' W! e( M$ f8 t(人民网)
9 e9 |# m, r! v" A% t1 U/ y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