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2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增加公办学位应避免运动式趋向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14-11-11 18: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据《深圳特区报》日前报道,深圳基础教育建设全面提速,从2014年至2017年,全市将新建和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15所、高中15所,增加公办学位16.3万个,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 z5 h# @1 O7 D5 d0 t2 P0 B/ F5 H
  公办学位严重缺乏,一直是近年来制约深圳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增加公办学位供给实属应当。但应当明确的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门科学,而基础类学位建设更应当讲求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大批量新改扩建学校,在大干快上的背景下,就更应该依据城市规划、未来发展以及教育管理规律推进,切避一哄而上、盲从行事。
) J+ L% }6 n: y+ K  深圳公办学位的欠缺,有其自身规律,关外蓬勃发展、人口不断增加的区域和发展较早、欠账明显的区域,是学位不足的重点区域。对于规划决策部门来说,增加公办学位,就应该贯彻轻重缓急原则,改变“哪里易建就先建”的思维,注意布局的针对性,将学校新改建计划投向最需要的片区,及时满足市民子女就读公办学校需求。实际上,笔者以上说法绝非闭门造车,关外有些区域比如西乡、布吉,即使积分上了100仍无法就读公办学位,有些区域比如龙中某些片区,却出现了公办学位招不满学生的现象。# K; P& q5 c% R  _, }8 P9 o4 A
  对于建设实施部门来说,大批量建设学校,在具体推进效果上,需要明确提醒的是:应改变建学校就是竖几栋楼的陈旧观念,学校硬件建设应该一体推进,包括学校内部设施建设、校园环境建设、场室配套建设,甚至与学校配套的道路、公交配套建设,让学校能如期全面投入使用,避免再次出现像龙岗外国语学校、吉祥小学等诸多新建学校一样,学校投入使用一年多,配套设施仍未完成、家长意见纷纷的局面。9 N6 E% k: D' T6 p% g4 |( _
  面对公办学校数量的迅速增加,教育部门就更应该打醒精神、静下心来、通盘布局、早做准备、精细实施。需提醒的一点在于,在新建学校定位上,应明确现时学校的基础性定位,从教育均衡化的角度,科学行政,既不让新建学校冲击原有学校的合理化布局,也尽快给新建学校提供合理、公平的发展平台。
8 n  j) \# A8 ^( n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建学校的筹办过程中,要克服将主要精力投到“立牌子”的倾向上,要克服“间间新建学校都要成名校”的不切实际冲动,从“巨资聘名校长”、“挖空心思使新建学校挂名校牌”等急功近利做法中摆脱出来,从虽是义务教育学段、但仍有意无意坚持某些新建学校“看高一线树名校”的做法中醒悟过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新建学校管理力量的构建和岗前培训上,也同样投入到教师队伍的整体科学搭配和全员培训上,力避现时某些学校徒有一块响亮的牌子,而内部却是没有经验的年轻教师扎堆、学校风格形成征途漫漫的不利局面。 南方都市报% b) b! K  x- s8 \7 o& V

( d- b: j" u9 \! l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