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48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征求意见!深圳中小学拟每周增加一节体育课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2-11-5 20: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1月1日,深圳市教育局官网发布《深圳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简称《意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2年11月30日。
+ _! m9 R, r4 y" G- W* \
9 w9 f) B* U1 m# C1 P7 O2 J
《意见》期望全市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逐年提升,到2025年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力争超过70%,到2030年,学校体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全国先行示范,基本形成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发展体系。
- j/ Q+ o2 N  x* a# J6 R
. f! ]7 H! G- X7 E- M. }4 Z# k, Y5 }! H5 x% O: `
简短干货版
: w& S. j: F, ~( O梳理《意见》中的部分亮点如下:
* l6 X& a5 {  A+ U# N●增加全体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各年级在现有体育课时的基础上,每周增加1节体育课,高校逐步实现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
9 p$ a: o5 }& K2 O全面普及青少年足球运动。积极普及学生游泳教育,创造条件在中小学开展游泳教育教学。大力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 b6 e. d( ]) ?  ?" `) C  l
建立四级班级体育竞赛和三级锦标赛体系,做到“班班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颁奖”;4 U. U9 ~5 S$ {+ S: Q5 R% b
●开发体质健康和运动档案云平台,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及运动技能数据库,“一生一档”全员全过程跟踪记录;1 E6 [$ ^& X7 b, N! n
●推进学校体育测试考评改革。逐步、稳妥地完善体育中考、高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方案
8 g# N) \5 N# i- B* F- _; n5 t5 O" a●各学校要把体育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每学期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至少3次带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R3 W8 R( ^' @9 Z1 e" j/ o$ D: J
●将现有学生幼儿意外伤害保险中的意外医疗费用补偿限额从1万元提高至5万元* \+ n3 e+ {3 y. Z
学校体育场馆100%应接尽接、应开尽开,探索组建专业公司运营维护管理;! ]2 z) l9 l& g% D, u
● 各公共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校外各公共体育场馆在工作日闲暇时段向市区教育部门及学校免费开放每年不少于300小时,并公布具体开放时间;" I7 z0 e. W; u1 z- d) Y
●鼓励家庭制定学生课后和节假日体育锻炼计划,督促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及校外体育1小时体育锻炼活动,力争深圳中小学生近视率每年下降0.5%、肥胖率逐年下降7 m! x) S8 D+ ^( H  P' M5 b
更为详细版
( y" \% ?8 P8 _, t. K每天统一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意见》提出全面实施教学改革,推进学校体育先行示范;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学校体育高标准引领;全面深化体教融合,推动学校体育高水平建设;全面完善评价机制,推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四大重点举措。在教学改革方面,提出要建设深圳特色体育课程体系。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体育游戏活动,培养体育兴趣爱好,促进幼儿运动机能协调发展。基础教育阶段要聚焦“教会、勤练、常赛”,提倡“大课程、大密度、适宜强度”的课程模式。高中阶段要继续落实选项教学的要求。高等教育阶段要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所有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必须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倡导有条件的高校之间进行特色体育课程互选。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体育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同时,增加全体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各年级在现有体育课时的基础上,每周增加1节体育课,高校逐步实现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中小学每天统一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不少于40分钟的课外体育锻炼。积极探索落实“体育家庭作业”工作。广泛开展“校长带头练”等师生共同参与的体育活动,每学期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至少3次带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此外,要广泛开展校园体育赛事活动。建立四级班级体育竞赛和三级锦标赛体系。学校每年举行春季和秋季学生运动会(体育节),将国家学生体质测试内容列为比赛项目。还要着力建设学校体育重点项目。加强校园足球体育传统特色校建设,广泛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全面普及青少年足球运动。积极普及学生游泳教育,创造条件在中小学开展游泳教育教学。大力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一校一案”协调解决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意见》提出,加大场地设施新建改扩建力度,一校一案协调解决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实际困难,配齐建好满足学校体育活动的场馆设施、器材设备。充分利用校园周边社会体育场馆设施,采用免费使用或协议租赁等方式,有效协调社会资源补齐短板。同时,建立全市学校体育工作信息化平台,推动学校体育智慧课堂和智能场馆建设。开发体质健康和运动档案云平台,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及运动技能数据库,“一生一档”全员全过程跟踪记录。根据监测数据情况,由学校对学生肥胖、视力不良、身体素质下降等健康问题进行预警,建立异常学生健康档案,提出健康指导建议,及时对学生不良生活习惯进行干预。此外,大力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并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后者鼓励家庭制定学生课后和节假日体育锻炼计划,督促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及校外体育1小时体育锻炼活动,力争深圳中小学生近视率每年下降0.5%、肥胖率逐年下降。同时,各公共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校外各公共体育场馆在工作日闲暇时段向市区教育部门及学校免费开放每年不少于300小时,并公布具体开放时间。推进学校体育测试考评改革在完善评价机制方面,《意见》提出组织开展学生体育“素质评价”,包括《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参加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等内容。聚焦“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帮助每位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熟练掌握1-3项运动技能。鼓励开展小班制、走班制、大单元等多形式的教学活动,保证体育课的合理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同时,推进学校体育测试考评改革。逐步、稳妥地完善体育中考、高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开展运动技能考核的前瞻性探索研究,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创造性解决运动技能现场测试的客观性、可靠性、可操作性问题,以及满足公平、公正、公开、便捷的成绩评定需要。逐步完善体育教师各项评价。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体育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将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情况、训练与竞赛成绩、社会服务等指标,作为体育教师职称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和绩效评定重要条件。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方面严格落实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将组织课间操(早操)、体育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校园体育竞赛、体质监测等工作纳入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根据体育教师户外教学特点,依照有关规定予以适当补贴和激励。在深化体教融合方面,对建立体育竞赛备战参赛机制、.构建学校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大湾区青少年体育交流等作出要求。各学校要把体育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在加强组织领域与经费保障方面,《意见》提出各学校要把体育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强化书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担当意识。市、区两级政府要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多渠道增加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学校体育发展。在强化行政检查与教育督导方面,提出切实把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与合格率指标、学校体育条件保障、“小眼镜”“小胖墩”改善情况等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估、校长绩效考核、各类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评选相结合。将学校体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在加强安全管理方面,提出建立涵盖学生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的学生综合保险和第三方调解机制,将现有学生幼儿意外伤害保险中的意外医疗费用补偿限额从1万元提高至5万元。来源:南方+、深圳发布、深圳教育、罗湖教育6 q: N& [/ N3 a% `) F, I
* S: u/ p  w/ _* f0 X7 j0 s

1 ~) }9 O2 _( O+ U) t, u
7 }% G1 `% f6 I8 V* [5 j4 ` 本帖最后由 章仔摩托 于 2022-11-5 20:57 编辑 $ V( {9 Y% q5 t6 L, x&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