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71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盘活城市“边角料” 演绎幸福“变形记”丨金角银边 宝藏...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5-1-24 13: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罗湖家园网讯:水贝商圈推出非机动车大型停泊点,南湖街道推进桥下空间改造,东门街道儿童友好墙绘,桂园街道家风文化长廊……连日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一场以“街区精致化建设”为核心的微更新、微改造、微创意行动,正在罗湖全域范围悄然发生,不仅为市民带来了更加多元、便捷的生活体验,也切实提升了大家的氛围感、幸福感。

打通治理“穴位” 促进电单车有序停放

水贝,是全国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地,人流车流客流长年高位运行。近年来,随着非机动车数量的激增,电动自行车停放日渐成为了一道棘手的难题。

“以前高峰期的时候,这里差不多会被非机动车占满,行人几乎没法通行,经过时甚至还有点危险。”说起贝丽北路沿线非机动车占道时的情景,居民冯阿姨仍然记忆犹新,“现在好了,人行道逐渐恢复有了本来的样子,我也可以推着小孙女出来走走了。”

记者在芙蓉桥田贝四路段的桥下空间看到,经过地面硬化、铺设透水砖等,原本杂乱无章的绿化带区域被改造成了宽敞的非机动车停车场,不仅划线清晰,通道明亮,还加装了人行隔离护栏等设施。类似的非机动车大型停放点,水贝商圈目前共建有五处,总占地4070平方米,共计可停放非机动车约3500台。

南湖街道春风高架沿河南路段的桥下空间,同样实现了“华丽转身”。2024年,街道借助民生微实事项目,对该片区域实施了整体改造,桥体漏水、排水难等问题得到解决,桥下环境得以亮化、美化的同时,还规划建设了约400个标准非机动车停车位及充电设施,为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大家基本不用再为停电单车犯愁了,这样的桥底空间既宽敞又安全,关键还离家近。”翠竹街道居民陈女士告诉记者。相比之下,唐先生则更加关注治理和引导,“我觉得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宣传提示的力度,除了向本地居民和片区企业员工告知外,是不是可以在公共区域设置一些告示牌,说明哪些位置可以停,哪些不能停,有哪些服务,发生违章导致车被拖移的话,需要到哪里去取……”

打造文明“风景” 烹出浓浓幸福味

东门街道花场社区童乐路段临近深圳市儿童公园,是辖区孩童每天的必经之路。近来,一面原本普通的围墙自从换上“新衣”之后,成为街区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成为了社区居民津津乐道的话题。

可爱的动物、美丽的花草、无忧无虑玩耍的场景……天真、童趣等儿童友好元素,跃然于墙上。这些墙绘内容的创作原点,全部来源于辖区托幼中心幼儿的画作。

“收到社区的邀请后,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还专门去看了现场,让他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创作想法。”深圳市罗湖区托幼中心副园长段晓红说。其间,社区还特别邀请了专业团队将这些充满童心童趣的创作“移植”到了500㎡的墙体上。“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家门口得到展示,而且还是以这样‘特别’的方式,孩子们都非常开心。”市民黄女士说。

无独有偶,桂园街道也在辖区内引入了文化长廊、艺术墙绘等形式,通过碎片空间利用、结构加固翻新、美化城市家具等手段,提升整体环境和氛围。譬如,桂木园社区就在宝安南路党建长廊加入了家风廉洁元素。

“我们希望能以直观方式,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让居民和企业员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时接触并了解廉洁文化。”桂园街道桂木园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社区还将根据居民的意见,结合传统节日,将廉洁元素与文化元素相融合,开展更多接地气的活动。

零碎空间“微改造” “绣”好幸福街景

城市在长高变大的同时,产生了不少边角地、零碎地,怎样利用好这些碎片空间,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为提升社区环境品质与功能服务,推动民生服务质量不断改善、街区颜值品质持续提升,2023年8月,罗湖区制定出台《罗湖区街区精致化建设八大行动计划(2023-2025)》,提出开展桥下空间利用、金角银边改造等八大行动,打造一批街区精品工程、活化利用城区边角空间、规范市容市貌秩序、优化城市家具及景观小品,实现到2025年,街区精致有序,美景出门即享,城区零散空间发展潜能充分释放、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阶段性提升的目标。

在此期间,罗湖辖区桥下空间、道路两侧一些碎片化的场所,陆续成为城区、街区提升“颜值”的发力对象。2023年,利用“金角银边”微空间建成口袋公园、共建花园18个。2024年,形成了包含46个项目在内的街区精致化建设项目库,涉及改造面积约15.3万平方米。截至目前,雅园立交社区公园、笋岗洪湖东社区公园、南湖春风高架沿河南路段桥下空间等一批桥下公园以及桂园路红裙楼文化长廊、东门儿童友好主题社区景观等社区“微景观”均已全新升级开放。

不久前召开的罗湖区八届三次党代会提出,持续推进街区精致化建设,挖掘桥下空间、零星边角地块等空间,布设花园式微生态景观,雕琢精致精彩魅力城区,推动城区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魅力。可以想见,越来越多原本少人问津的碎片空间,将以城市公共空间重新亮相,成为居民群众身边的运动角、休闲角、幸福角。

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 赵新明 张铭 杨冰洁  赖犁 编辑 李慧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