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25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反向春运”掀起新风潮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5-1-31 19: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记者从深圳铁路获悉,春运前12天(1月14日至25日),深圳铁路累计到达旅客213.2万人次,同比增幅13.7%。其中,1月20日到达旅客数量同比增长最高,增幅达到了50.8%,展示了“反向春运”在深圳持续升温的势头。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每到春运,返乡人群都会浩浩荡荡。年过六旬的王春喜和老伴却在“逆行”:经过近21个小时的车程,他们从老家吉林长春抵达江苏苏州,拎着装满红肠、木耳等年货的大包小包,准备在女儿工作的城市过个别样春节……

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到“我来到你的城市”,“反向春运”正在90亿人次的跨区域流动中掀起新风潮。

现状

“正向反向, 都是团圆”

“女儿最近工作很忙,我呢刚退休,就决定跑来苏州过年了。”王春喜说,这是他们第一次体验“反向春运”,一路并不拥挤,来了还能让女儿带着逛逛园林、古镇。“不管正向反向,只要我们在一起,哪儿都是团圆。”

有通信运营商数据分析指出,2024年春运,60周岁及以上人群出行量同比增长近30%,更多老人选择前往子女工作地团聚,他们来自四川、河北、湖北、湖南等省份,目的地则多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城市。

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运整体客流稳中有增,反向客流量将进一步上升。

“反向春运”兴起,得益于老人“走得动”、更易走。以往年轻人过年回乡,不仅因为故乡情结,也因为许多老人行动不便、经济条件有限。如今,随着医疗条件改善、城乡发展差距缩小,农村与中小城市老人的生活水平已显著提升。

综合成本更低,是另一大动因。许多上班族返乡时间成本较高,而“反向春运”线路往往票源丰富、票价较低。同程旅行发布的《2025春运旅行趋势报告》指出,不少消费者利用春运期间“潮汐”客流特征反向旅行过节,最高可节省50%至70%的机票费用。

阖家团圆,也是城市“微度假”。“我已计划好,年夜饭就去网红火锅店吃,还做了一堆旅游攻略。”在南京工作的设计师林佳,打算把湖南老家的父母和奶奶接来过年。

不少城市在春节期间推出新兴文旅项目吸引访客。广州花城广场的春节灯会成为全国闻名的年味地标;在成都,宽窄巷子结合大熊猫基地的“新春文化游”吸引大批家庭出游……“反向春运”逐渐变成“微度假”出游。

趋势

新共识孕育新机遇

春节是家庭团聚的节日,子女返乡探亲是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年轻一代在城市工作、生活压力大,“与其身心俱疲地返乡,不如请父母来团聚,人在就有家。”

多位社会学领域专家表示,“反向春运”并不意味着解构中华传统文化,而是传统不断演变发展的体现;“反向”团聚并未改变孝敬、亲情等美好情愫。

这一现象背后,也意味着父母、子女对如何过年渐渐形成了新的共识。

有专家认为,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乡下人”与“城里人”界限愈发模糊,“反向春运”有助于城乡文化更好融合。

客观上,“反向春运”能减少运输压力、增加上座率,有助于均衡配置运力,实现效益增长。

文旅消费也迎来新契机。有旅游平台预测,家庭结伴出行将成为今年春节期间的主流,亲子家庭的占比将增至49%,订单量同比增长75%。

建议

呼唤城市温情“双向奔赴”

不少受访对象表示,父母进城,不仅需要子女张开怀抱,更呼唤城市以包容与温情实现“双向奔赴”。

交通运输部门可以为“反向春运”人群提供更细致的解疑答惑、交通指引、人工检票等适老化服务。城市要相应增加对老幼群体的服务投入。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小武认为,春节期间,大城市可打造丰富多元、更具包容性的文化活动。如在商场增设传统市集展区,让老人和年轻人共同感受“年味”;推出适合全家参与的城市徒步活动;利用线上直播技术,将年俗活动推广至更多家庭,让城市过年成为家庭的共同记忆。

有文旅专家指出,城市在为“反向春运”人群提供同等市民待遇及周到公共服务之外,部分文旅景点不妨在春节期间对新市民及其家属免费或优惠开放,社区也可多组织开展丰富的联欢活动,让老人等群体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一些地方也可主动打造“反向春运友好型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城市吸引力。 (据新华社)

相关链接

“反向春运” 人群规模增10%

返乡团圆依然是主流

深圳特区报讯 据央视报道,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分析显示,节前一周返乡人群比例从春运前的14%大幅上升至39%,出游人群占比达37%,表明返乡团圆依然是主流。随着大量外地务工人员回家过年,一些就业机会丰富的城市人口密度显著下降,东莞、深圳、广州、苏州和武汉等城市尤为明显。

近年来,在“团圆”这一主题下,父母前往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逐渐成为新趋势。预计今年春运期间,这种“反向春运”的人群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10%。反向春运的主要来源地包括江苏、四川、河北、陕西和浙江等省份,目的地则集中在北上深杭西安等大城市。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