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424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禁止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有助垃圾分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0-5-1 17: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T2 R! g2 E5 Y5 ~. T

; H  E) F8 V: I/ R( @
9 p. o: @6 [: I+ s. a  5月1日起,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禁止餐饮企业、宾馆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是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配套举措。相关企业、职能部门和消费者应当严格执行政策规定,齐心协力从源头减少垃圾数量,减轻垃圾分类的压力和阻力,尽快形成“垃圾减量推动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促进垃圾减量”的良性循环。. s/ Q: |: l$ f1 U% C

7 b7 ?- O. I7 ]6 Q3 s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商务局、文化和旅游局、市场监管局日前联合印发《北京市餐饮服务不得主动提供的一次性餐具目录》《北京市宾馆不得主动提供的一次性用品目录》,要求从5月1日起,北京市餐饮服务不得主动提供筷子、勺子、刀(刀具)、叉子等四类一次性餐具,外卖平台默认“不勾选=不需要”模式;宾馆不得主动提供牙刷、梳子、浴擦、剃须刀、指甲锉、鞋擦等六种一次性用品。
2 {- W$ O8 ^; S0 ?5 N/ C. E, A+ i" N) Q! u/ [' L5 u
  这些被列入《目录》里的一次性餐具和用品,都是最常用的物品,每年的消耗量非常大,用后即被弃置,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也会破坏和污染环境。近年来,公众和业内人士不断呼吁餐饮企业、宾馆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在这方面形成和积累了广泛的共识。现在,北京市出台专门政策,规定禁止餐饮企业(含外卖平台)、宾馆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增加消费者的需求索取环节,从而压缩相关物品的市场供给,逐步改变消费者的习惯,实现一次性用品降低消耗量、生活垃圾减量和促进环境保护等目标。
- e8 l% k6 ]* g
3 e/ S& d- ~# h: a7 J  长期以来,餐饮企业和宾馆的一次性用品消耗量非常大。这些物品大都采用塑料制品,降解难度很大,往往只能填埋处理。仅就宾馆来说,此前有报道显示,广州市仅星级宾馆平均每天就消耗170万件一次性用品,这意味着每天持续不断产生大量“六小件”垃圾。从全国范围看,各地宾馆每天一次性用品的总消耗量,自然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些一次性用品消耗了大量资源,又不能循环利用,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 H6 C% G* V/ w3 F, u
2 V% m7 U  H( a! o) P& u
  一次性用品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近几年来,我国外卖餐饮发展迅猛,促使一次性餐具的消耗量急剧增长,导致产生大量生活垃圾。这些一次性餐具掺杂了油脂、残渣等,很难分拣干净,无法回收利用,又大都是难以降解的塑料制品,只能填埋了事,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T6 h) `8 k4 j' V- Z/ V# G

1 B2 }' j& e4 ?- g% h. ~$ |0 R  禁止餐饮企业、宾馆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有利于从源头约束商家,使之主动减少供应量,改变目前的浪费、污染状况。去年,上海市立法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要求酒店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六小件”用品。在全面取消免费提供一次性用品的条件还不成熟之际,采取禁止商家主动提供的方式,是一种实事求是、稳妥可行的策略,相对容易被商家接受和操作。
8 i' j: Y# y5 }: y! A+ v# j8 v6 J% ]; E
  需要注意的是,不主动提供并非不提供,如果消费者有需求而向商家索取,商家还是会提供一次性用品。这样一来,有可能造成商家的变相供给,即借着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名义,仍然暗地里主动免费供给。监管部门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监督,采取明察暗访、鼓励举报等方式,严格监督商家的执行力,对违反者依法依规予以处罚。
1 z8 R* p; w1 b. Y6 ^! \- O" L4 Y! M& r; h& Y
  同时,还应当引入激励措施,鼓励消费者主动拒绝一次性用品,从而促进相关规定更好地落实。比如,对不需要一次性用品的消费者,给予适当降低价格、增加积分、享受折扣等优惠政策。据初步调研,北京市的酒店每个房间“六小件”成本普遍在20元至60元左右,如果对不使用“六小件”的消费者予以减免相应的房价,当能起到鼓励消费者少用、不用一次性用品的作用。9 ~8 n! y+ `" v4 p9 j
7 K) d$ x+ k4 E; t/ {8 T2 n3 I/ {
  5月1日起,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禁止餐饮企业、宾馆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是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配套举措。相关企业、职能部门和消费者应当严格执行政策规定,齐心协力从源头减少垃圾数量,减轻垃圾分类的压力和阻力,尽快形成“垃圾减量推动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促进垃圾减量”的良性循环。(北京青年报)  Z+ E% O) q* |: V. O6 d5 E

+ B1 L3 A1 j3 Q2 s; a
9 \: T5 f0 O" v3 X
2 _& ?5 G: [6 G8 ^6 E* h3 j* N* ~; N; h$ t  E, 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