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先,我是广东中医(专长)医师,家传中草麦粒灸治肿瘤可追溯第四代传承人,超30年;临床经验。
2 u; |" E5 O0 u1 U* `就是这本“半本医书”助我成功通过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医术渊源佐证资料审核。
9 E H1 S( X4 n1 t* h' v头颈部肿瘤朱家祖传根据肿块的像位、结构就有多达23个分类,远超现代医学。什么叫细节决定效果,这就是朱家祖传纯中草麦粒灸治肿瘤。
4 @8 K# z- h3 a5 }我的家传医书在50年代就因房屋着火被烧毁,我父亲也没机会拜读。
: x8 r1 G& o* ^5 _+ y9 d1968年我爷爷去世前,想着凭他的记忆,让我父亲再编写家传医书。但很遗憾,我父亲才刚开始编写几页,也就等于是有了目录大纲,我爷爷于1968年去世了。0 [' p1 `- r+ F" @% s
我父亲因为伤心也就放弃了家传医书的编写。4 p) W# {0 } X
大概是1978-1980年期间我老家分田到户后,我发现父亲用这个本子来记录他日常的工作,因此问到父亲才知道。当时我父亲就对我说,没什么用,刚开始编写就结束了。在这里我就叫它《半本医书》”吧!1 p4 \# Z. g# U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就把这“半本医书”收起来放在我的床头底下,我也不知道以后它对我会有什么用处。也可能是潜意识觉的它是父亲编写的第一本“书”,虽然只是几页,但不舍得就此作废。后来搬家,换新床,1984年我到外地读书,1990年开始工作,这期间我再也没有摸过这本《半本医书》,也基本是忘记了它。
. Q# u% K* q* G( L n2019年我报名参加广东省中医(专长)医师考核,我报的是家传医术中草麦粒灸治肿瘤。
# o. o3 o1 r) v5 v- P, V }; I" ?根据文件规定,需要提供家传医术渊源佐证资料。我一开始不知道能用什么资料来佐证我的医术是家传医术。后来突然想起有这本我父亲编写但没有完成的“《半本医书》。( x: |$ b; I" Y* u- k* t: P) K: E1 Q
问我爸爸、妈妈都不知道我把这本书放哪里。因为,这本书是我1980年前读小学时自己亲手收起来放好的。可是后来搬家、换新床等等,接近40年时间,我自己也完全忘记了。
1 v+ @3 R9 X" J6 }8 X; o我只好翻箱倒柜,最终在我家一个老式衣柜底下找到了它,原来我用一条旧衣服包着它。
9 g- V {& Z! g有了这本《半本医书》佐证,我的医术渊源已经解决,资料审核顺利通过。
# v& G1 `. Y Q7 {: [最后,凭我熟练的医术,可靠安全的疗效,获得广州中医大学专家们及中医局的认可,我顺利通过考核,获得广东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成为一名合法的中医师。
. M- M. @. m% N. N) p$ K3 q! Y
* Z9 d$ L8 N8 v
附件:<img src="http://bbs1.luoohu.com/static/image/filetype/unknown.gif" alt="">22.jpg (173 KB)
$ g: K( D6 A* `, [9 r; \<img src="http://bbsatt.sznews.com/data/attachment/forum/202201/08/193113tvsvbsaq6xxbpady.jpg">
% ]7 N- [4 Z8 K8 d' D- r; k- f附件:<img src="http://bbs1.luoohu.com/static/image/filetype/unknown.gif" alt="">005HjPEKgy1fsk3zdibn2j30y23284qp.jpg (759.3 KB)0 Q# Y8 T7 f8 L: `
<img src="http://bbsatt.sznews.com/data/attachment/forum/202201/08/193100kcl<span style=" color:="" red"="">6454piohlo4g4.jp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