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光影双辉·星耀鹏城2025”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与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电视剧节目交易会在深圳开幕,以光影双辉、融合共振的新态势,进一步赋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动期间,罗湖重点影视企业将参与成果展示和行业交流,共同助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罗湖区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商贸、旅游、数字创意等多领域融合,陆续出台数字创意、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影视动漫等专项政策,多措并举推动影视产业发展,并通过焕新改造与新建等方式,逐步释放百万平方米计的产业发展空间,大力完善梯度培育体系,努力完善创、投、制、宣、发、播等影视产业全链条,为文化产业繁荣提供坚实支撑。 文化承兴,精开影视创作天然“富矿” 罗湖,承载着几代深圳人的城市记忆,也是无数来深建设者的起点。对于影视创作来说,这里更是一座天然“富矿”。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罗湖不仅缔造过数十个全国第一,更汇聚着极高的人气与话题:“深圳速度”代名词——国贸大厦,新中国通往世界第一桥——罗湖桥,敲响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唯此独有的“历史切片”,为年代剧与主旋律创作提供了鲜活的时代注脚;深圳商业原点——东门老街,中国最大的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地——翠竹水贝,源远流长的“商埠记忆”,为产业叙事、跨境题材辟出了多元场景;梧桐山、仙湖植物园、深圳水库等交织而成的锦绣山水,与繁华都市交相辉映,以“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动画卷,为都市言情提供了无尽的遐想空间。 许鞍华《男人四十》里人潮涌动的口岸,热门喜剧《最强囍事》里的高奢购物中心,周星驰电影《美人鱼》里男女主角互生情愫的游乐园……传统与现代结合,烟火和时尚交融,长期以来,罗湖以其独特的城市风貌、繁华的商业街区、别样的人文底色,为艺术工作者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灵感,也为众多影视作品提供丰富的场景选择。 先锋罗湖,文化承兴!近年来,罗湖融合国际都会、现代人文、自然景观等多重城市文化表达,持续推动文化原创力、文化生产力、文化创新力、文化软实力的塑造,持续拓展产业价值新蓝海,夯筑深圳文化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目前,全区文化产业已逐步形成了“一个核心、两大名片、三个领域”的发展格局:即以“数字创意”产业集群为核心,抢抓数字经济机遇,推动传统文创产业数字化转型;以“黄金珠宝、工艺美术”为特色名片,依托水贝黄金珠宝、笋岗工艺美术两大集聚区,进一步强化文创品牌影响力;以“影视动漫、创意设计、数字视觉”为未来布局重点,加快推出专项政策、配套产业基础设施、打造企业集聚园区,不断补链强链,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 目前,罗湖区已集聚了100多家上下游影视相关企业,一大批知名影视文化投资公司扎根发展,使得影视文化产业“雁阵”加速集聚。点石数码扎根罗湖22年,在影视广告、动画短片、数字视效等领域的国际一线赛事中先后获得142项奖项,其中包括20项金奖和全场大奖;作为国内CG数字创意领域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丝路视觉以数字创意为核心,打造视觉科技与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由宏博昌荣、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宣传部等多家单位联合出品的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丁宝桢》登陆央视黄金档;天天成长影视出品的动画精品剧《天天成长记》,在央视多个频道播出拿下收视冠军,获得上海国际电视节2022-2023双年白玉兰海外传播奖,还在“动画奥斯卡”法国安纳西动画电影节欧洲电影基金单元,成为亚洲唯一入选项目。 同时,得益于优渥的文化产业基础及浓厚的艺术氛围,广东省电影创作培训基地、深圳市微短剧服务中心等一批平台载体相继落地,持续为影视产业发展提供平台交流、产品孵化、人才培养。其中,广东省电影创作培训基地作为深圳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正式授牌的省级文艺创作培训基地,已推出《丁宝桢》《西北烽火》《江水流年》《深圳青年》《致爱星球》《深圳女孩》等系列IP,并通过版权交易、商业运营、衍生品开发等产生市场化价值。 “影视十条”,政策利好优化产业生态 文化的魅力历久弥新,科技的力量日新月异,如何更好地集聚产业发展要素,助力创造更多优秀的作品?政策是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聚焦新质生产力应用、微短剧创作、演艺活动举办等影视产业发展风口,《罗湖区支持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以下简称罗湖“影视十条”政策)于2024年正式发布。该政策鼓励孵化培育优质影视企业、支持建设影视产业园区和专业楼宇、支持技术创新应用和微短剧行业发展,系统构建了从孵化培育、成长发展到壮大传播的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体系。无论是刚刚起步的影视企业,还是已经在行业内占有一席之地的翘楚,都可以得到全方位的支持与助力。 聚焦全产业链扶持。政策覆盖了影棚建设、剧本创作、项目融资等影视产业全流程。其中,对影视企业的成长激励高达百万,对在院线发行放映的影视作品奖励高达百万,对获得国家级奖项并获市级文化资金扶持的影视作品奖励也高达百万元。同时,对在罗湖区新设立的微短剧审核中心给予开办支持,并对网络微短剧给予创作扶持,对影视投资、人才引进、取景拍摄等提供全方位保障和资助。 聚焦新质生产力应用。罗湖区鼓励广大影视企业积极运用AIGC、元宇宙、超高清等新技术。对在罗湖区建设和运营影视级虚拟制片影棚的企业、符合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平台建设要求的企业及对于应用AIGC、超高清、虚拟制作等新技术的创新项目给予对应的扶持。 聚焦城区形象提升。对于主要在罗湖取景,拍摄点位露出达到一定时长和播放量的影视作品提供奖励。此外,以罗湖元素为主要创作内容的项目,还可享受播映奖励。 “这些措施将为影视行业提供实际的创作条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制片工作效率,鼓励影视从业者在保持创作自由的同时,更好地讲述深圳罗湖故事。”青年导演、制作人杨丹表示。 “我们深知AIGC这一技术将极大推动动漫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为利用AIGC实现传媒行业的‘降本增效’,企业推出了‘AIGC数智传媒解决方案’,即‘SUN-X传媒行业大模型’,利用图文识别和图像分割技术,为品牌运营、户外广告、展会活动和数字文旅等多领域赋能。”宝视达AI事业部总裁莫智帆介绍说。 在罗湖,影视产业特有的磁吸效应,正释放着新“影”力。2024年,深圳市微短剧服务中心落地罗湖,从备案审核、剧本创作到拍摄制作提供全流程指导,缩短备案时间,提升企业创作效率;点石高科技数字影棚配备4K/8K超高清拍摄系统与实时动捕技术,打造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标杆;XR+VP双流程虚拟摄影棚则整合优势资源,引入3D原生建模、虚拟拍摄与AIGC技术,打造“实时虚实交互”制作场景,同步提供影棚棚置、数字资产库及直播录播等一站式服务。从流程优化到技术赋能,从硬件升级到人才蓄水,可以说,以系统性服务网络为核心,产业关键环节正在打通,并持续为影视剧产业、网络视听行业注入多维度的增长动力。 筑巢引凤,梯度培育促进产业集聚 今年是罗湖区的产业提升年。眼下,该区正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快形成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 不久前,地处罗湖怡景的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正式开启焕新升级项目建设。据悉,怡景数字创意产业园即将焕新2.65万平方米产业空间,由上海德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共同打造,将依托原“深圳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的产业基础,构建以数字生产、数字应用和数字体验为特色的发展集群,并成为罗湖“新地标”。 届时,园区内4个数字影棚将建设为深圳先进的综合影视广告制作基地及公共服务平台,可广泛适用于影视广告制作的全领域场景,并辅以先进的虚拟拍摄技术作为支撑,为企业的进驻、发展、集聚提供多样化且高性价比的选择。在园区内,企业可进行数字化拍摄、微电影制作,共享数字报告厅、发布厅,这些设计都特别符合数字创意企业所需求的配套。目前,包括头部MCN机构、全球化数字营销TOP级企业、国内知名篮球自媒体团队等在内的多家机构已率先签订入驻意向,更有不少影视动漫、数字视觉企业表达了入驻意向。 主题楼宇“聚产”,全生命周期服务“赋能”,“向新”高质量发展。目前,罗湖区以优质产业载体为抓手,为优质企业提供怡景数字创意产业园、粤海城T2、深业泰富广场T1等多处空间支持。 作为罗湖首个“专精特新”特色园区,位于天河城商圈核心区位的粤海城T2聚焦数字创意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提供入驻租金低至3折的普惠政策,配套共享会议室、路演空间及产业导师服务,助力初创团队向规模化企业进阶。 定位“罗湖城市会客厅”的深业泰富广场T1,则以金融科技与数字创意双核为引领,配备智能办公系统、沉浸式数字场景应用空间,吸引头部影视公司、AIGC技术研发机构等高新企业落户,通过“金融+科创”资源嫁接,推动影视IP资本化、数字资产交易等创新业务突破。 来源:深圳特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