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罗湖区第八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罗湖将坚持产业转型首位意识,实施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布局优化、产业形态焕新、产业要素强基、招商引资提质、企业成长护航等“六大行动”,着力培育新动能、更新旧动能,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 报告中提到了4个“计划”9个“经济”3个“组团”等新概念、新定位,更系统化地为2025年罗湖产业高质量发展描摹了路线图。 01 4个计划 突出“新质新域”,开展产业结构升级行动 1、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攀升计划”。大力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智量”。 2、实施特色产业“登峰计划”。将拓展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功能,建立黄金流转综合服务平台、黄金珠宝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旅游产品交易中心,创建旅游企业集聚地、湾区旅游集散地、文旅消费目的地。在春风路沿线、口岸区域引育头部医美企业,打造高端医美消费特色街。 3、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将推动清水河人工智能集聚区快速扩容增量提质,打造湾区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构筑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引领地,打造低空经济总部研发中心和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 4、实施未来产业“苗圃计划”。紧跟全球产业科技发展前沿,加强前瞻性谋划、战略性规划,敏锐捕捉、滚动更新未来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打造细胞与基因产业创新策源地。 02 9个“经济” 突出“丰富多元”,开展产业形态焕新行动 1、做强总部经济:巩固现有总部,吸引一流企业区域总部、研发总部和贸易总部落户,打造高品质总部集聚空间,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总部企业发展。 2. 做大平台经济:依托商贸基础和跨境优势,建设供应链平台、仓储物流基地和产业互联网平台,重点扶持冻品进口、黄金珠宝电商等平台企业,引进多种类型平台型企业。 3. 做旺口岸经济:利用三大口岸的人流物流优势,打造深港合作产业园区和消费街区,推动跨境教育、医疗、电商等产业集聚,提升跨境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的能力。 4. 做优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建设算力调度中心和数据中心,发展XR影棚、5G+8K基地,聚焦数字创意、支付、直播等领域,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转型。 5. 做精绿色经济:发展数字能源、绿色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楼宇和园区绿色化改造,推广光伏应用,建设绿色智能家居产业园和新能源汽车集聚区。 6.做活赛事经济:挖掘赛事周边潜力,建成深圳棋院和多功能赛事中心,举办高规格电竞赛事,推出赛事组合产品,激活周边产业和配套消费。 7. 做美甜蜜经济:整合婚恋相关行业资源,开发一站式服务产品,建设婚恋主题街区,举办特色活动,构建完整的甜蜜经济产业链。 8. 做亮银发经济:围绕老年人需求,发展银发新业态,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开发商业护理险、养生游等产品,构建“银发+”系列服务展销体系。 9. 做活飞地经济:完善“总部+基地”等多种合作模式,共建“飞地生产基地”,强化产业导入和技术研发合作,提供叠加政策支持,提升合作园区吸引力。 03 3个“组团” “集聚集群”,开展产业布局优化行动 罗湖将按照组团式、融合式发展方向: 打造笋清科技创新组团:以罗湖北科技创新集聚区为主体,集聚新兴和未来产业。 打造商旅文融合发展组团:以大梧桐生态融合区为主体,集聚文化创意、大健康、低空经济、旅游等产业。 打造蔡屋围 - 东门现代商贸组团:以深南东路沿线为主体,集聚商贸、商务等高端服务业。 其次,罗湖将持续沿“南北大动脉”红岭路——打造红岭金融总部发展轴,链接罗湖金融、红岭北现代商贸、清水河数字经济、水贝时尚设计四大总部经济集聚区,构建高能级总部经济核心圈。 以罗湖、文锦渡、莲塘三大口岸片区为重点——贯穿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打造口岸经济发展带; 沿罗湖北部区域,贯穿笋岗-清水河重点片区、大梧桐生态融合区,集聚新兴产业,打造大梧桐新兴产业带。 充分发挥重大平台的虹吸效应和聚合效应,着力在B1地块、大梧桐、文锦渡口岸、清水河等片区打造深港产业合作、生态旅游发展、跨境商贸创新、数字经济产业四大平台载体。 对标国际一流,罗湖将打造一批高品质总部集聚空间,推动金融、现代商贸、数字经济、时尚设计等总部企业集聚集群,形成“中央商务总部+专业化总部”联动发展格局。 来源:南方+ 记者 郭悦 曾南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