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26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圳大剧院:《恨嫁家族》6月5日来深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主帖
发表于 2015-5-29 09:49
  在一栋孤独的老宅里,住着一位被丈夫抛弃的女人和她的4个女儿。因为父爱缺席,每个人都对男女关系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大姐强势,二妹放浪,三妹软弱,四妹伪装。于是“恨嫁”这个词汇已经不单单是代表着“女性渴望出嫁”的意思,还被复杂的人物背景赋予了更多含义,折射出更丰富的世相百态。继《贾宝玉》之后,著名导演林奕华与编剧黄咏诗再度合作,于6月5日—6日将舞台剧《恨嫁家族》带到深圳大剧院的舞台上。近日,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导演林奕华。
  ●南方日报记者 苏妮
  “更愿说它是一个残酷喜剧”
  南方日报:从剧名上看,它是一部关于女性的群戏,对于选择“恨嫁”这个话题,触动你的初衷是什么?
  林奕华:因为我跟戏中大姐的扮演者谢盈萱从2007年起开始合作,在台湾同时代的女演员里,她的发展史很“亮”,所以我一直在想要给她量身定做一部戏。而且这个戏要不同与以往的名著改编而需原创。我想找一个跟生活、成长有关系又是原创的戏,所以就找了“婚嫁”的话题。
  南方日报:说“恨嫁”,肯定会让人想起大龄女性的婚恋等社会话题,也是现在很多电视电影以及戏剧舞台剧的热门题材。《恨嫁家族》对“恨嫁”话题的探索有何不同?
  林奕华:剧中有很多幕很多场,你可以把它看成喜剧,很多设置是荒谬的,它展现出与传统概念的逾越和偏离。在“恨嫁”背后有对性别歧视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我更愿意说它是一个“残酷喜剧”。
  南方日报:剧中设置了一个男扮女装的管家,和一个女扮男装的“弟弟”,这些设置有何特定意义?
  林奕华:用一个男演员演一个女性,所对应的是剧中的“弟弟”用女演员扮演。剧中“弟弟”找“姐姐”其实是一个修复的关系,希望姐姐可以原谅爸爸以及接受自己。“性别”是《恨嫁家族》的一个潜主题。今天女性为什么要恨嫁?因为今天的女性直接变成了跟男性的竞争关系,男性越来越被弱化。而以往的女性是逆来顺受,但现在的女性不会逆来顺受,而是会据理力争。他们会挑男人,但并不是要男人去依赖她,而是挑一个可以依赖的男人。她们又强势,但内心又非常渴望被动,左右互搏,这是一种两难。
  “希望大家看到隐藏的思想”
  南方日报:你提到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剧中有哪些折射?
  林奕华:我们是在父权社会中长大,无论男女都很难有一个独立的人格。在社会上,很多男人还是会被教育,你不要像女人一样温柔、柔软,好像那样就不够铁汉子。更可怕的是,今天的女人也学会了社会中的男性规则,觉得女人也不应该柔软、牺牲、原谅、奉献。但事实上,只有这些品质才会让和平有空间。承认脆弱,对症下药才能让人成长。只有成长了,我们受到的伤害才会容易修复。
  今天的人们,大部分认为最重要的都不是自己觉得重要的东西,而是大家都觉得重要的东西,但是老实说,大家都觉得重要的东西,对我们来说一点都不重要。
  婚姻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对象的收入、样貌等,而是灵魂的伴侣。可是当自己都没有灵魂的时候,又怎么去找一个灵魂的伴侣,最终找到的只是一个条件。
  南方日报:在之前演出时,有一些观众觉得“《恨嫁家族》就像一碗心灵鸡汤啊”,您想对观众说点什么?
  林奕华:我不是一个写实主义的导演,我的美学观,最简单来说,是让“那些看不见的被看见,让那些看见的被看不见”,就好像一切艺术,无论是画家、诗人,还是雕塑家,我们去看他们的作品,其实是去看他看到了什么。
  这跟娱乐有很大的反差,娱乐永远是站在观者的角度去生产他们想要看的东西。当然,如果娱乐的高度超过了娱乐,就有了思想性,就像一些好莱坞的电影,为什么我们拍不出好莱坞或者英国式的喜剧呢?因为我们的幽默感还停留在必须是瘙痒痒的地步,而人家的喜剧是要脑子转几个弯,去思索才能得到乐趣。
  我希望大家去动脑筋,从表象看到隐藏的思想。比如《恨嫁家族》中提到的性别隐题,以及对未来文化发展或者社会发展的一些焦虑,这是我希望大家去思索再去看见的。(南方日报)

Rank: 2Rank: 2

2
发表于 2015-6-2 23:50
有机会去看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