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7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崔鸿嘉签约执棒深圳大剧院爱乐乐团

Rank: 5Rank: 5

主帖
发表于 2014-4-20 09:00
崔鸿嘉签约执棒深圳大剧院爱乐乐团
打造深圳第二支职业交响乐团

深圳大剧院爱乐乐团。
崔鸿嘉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孟迷 实习生 侯博觉
    时隔一年,慕尼黑交响乐团终身首席大管、旅德青年音乐家崔鸿嘉再次站上深圳大剧院的舞台,手执指挥大师卡拉扬用过的指挥棒,率领深圳大剧院爱乐乐团于18日晚上演了一场“海顿之夜”。他的好朋友、巴西小号演奏家多里瓦尔·普契尼受邀前来助阵,与乐团合奏了一曲《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
    这是由深圳市宣传文化发展专项基金资助的“走进交响乐,相约大剧院”深圳大剧院爱乐乐团2014普及音乐会系列之一。与去年受邀客座不同,今年崔鸿嘉是以签约指挥家的身份与乐团合作,不仅每个月都得从慕尼黑飞回深圳一次,而且参与度也从指挥变成了“总指挥”——为整个系列音乐会作出高度职业化的演出季规划。除普契尼外,崔鸿嘉每一场演出都会邀请来自世界各国的知名演奏家为鹏城献演。
    “榨取”自我剩余价值普及古典乐
    本场音乐会共演出四首“交响乐之父”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海顿的作品。海顿9岁所作的《第1交响曲》以其轻巧的旋律和缜密的和声展示出作曲家少年时期的才华;普契尼领衔的《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华丽炫目,小号演奏如冲破乌云的曙光般潇洒奔放;《第101交响曲》(时钟)则用交响曲的形式描绘出各式钟表的声音和形态;最后崔鸿嘉还抛开指挥棒,用肢体和表情带领乐队加演了海顿的一首《小夜曲》,弦乐各部的对话生动有趣。
特邀的小号独奏家普契尼是崔鸿嘉在国际乐坛闯荡多年结识的好友,曾常与美国费城交响乐团等顶级乐团合作。“很多世界级的演奏家都是我的好哥们儿,我每一场都会动用私人关系邀请他们来深圳免费演出。”崔鸿嘉开玩笑说,自己最擅长“榨取”自我剩余价值,“一方面可以让市民欣赏到最好的艺术,另一方面也能让乐团得到锻炼。”
    崔鸿嘉告诉记者,他很早就已排出乐团3月到7月的详细演出计划,并亲自为乐手们准备好珍贵的乐谱。“看到演出季小册子上面的时间、曲目和独奏家都列得清清楚楚,乐手们都很受鼓舞。”崔鸿嘉说,大剧院爱乐乐团的弦乐部比较值得挖潜,于是本次他选取了海顿的第1号和第101号交响曲来训练乐队,这也分别是作曲家最早和最晚期的代表作。随着训练的加强,在7月份“德奥浪漫主义音乐专场”中,门德尔松和舒曼的作品将更加考验乐手们的水平。 崔鸿嘉曾与马泽尔·艾森巴赫、祖宾·梅塔、小泽征尔等国际指挥大师合作演出,是迄今唯一在西方国家职业交响乐团担任终身首席大管演奏家的中国人。大剧院爱乐乐团成立于2011年,由一群热爱音乐的职业演奏者组成,崔鸿嘉的加入为之带来了更加职业化的运作理念。

    普及古典乐要从培养观众开始
    在很多人看来,每月飞一次国际航班来指挥一支尚青涩的乐团,崔鸿嘉特别“傻”。但他却对于古典乐在深圳的发展有着美好憧憬。“深圳是一个有‘欣赏层次’的城市,我第一次来深圳时,坐地铁看行人的素质,就觉得这座城市不一般。”崔鸿嘉说,前晚的演出特别成功,乐团达到了他的期望,观众则超出了他的期望,“虽然确实还有出现在乐章之中鼓掌的情况,但我最在乎的是,我们的演出得到了普通市民的认可与接纳;我现在特想当深圳人。”据记者观察,乐团每场演出的上座率均高达九成。
    崔鸿嘉说,深圳虽然已经有深圳交响乐团这样一支非常优秀的团队,但丝毫不妨碍第二支职业交响乐团的崛起。“慕尼黑人口区区150万,就有三大交响乐团、两个歌剧院、一个小广播乐团,几乎每晚都有不止一场演出;深圳光是户籍人口就有几百万,还有不少香港人在这边居住消费,可是看看整个珠三角,拿得出手的职业乐团只有两家。”崔鸿嘉认为,深圳古典音乐市场潜力巨大,因此他也对大剧院爱乐乐团寄予了实在的期望。
    “我们的存在目的是为了服务普通市民观众。”据了解,爱乐乐团的演出票价非常惠民,崔鸿嘉直言这就是为了吸引更多市民前来聆听并爱上古典音乐,“60元就是两个汉堡包的钱,用同样的价格能在这里听一个半小时的最著名的作曲家最经典的音乐作品。”
    在崔鸿嘉看来,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和古典音乐的市场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贝多芬和莫扎特永远是最适合引领大众走进音乐世界的经典,“我建议大家看音乐会前可以先熟悉作曲家及曲目,在现场一边哼一边听,才是真正的享受。”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