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6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城市建筑规划需遵循自然法则

Rank: 8Rank: 8

主帖
发表于 2014-4-20 09:54
法国建筑设计大师德尼·岚明昨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城市建筑规划需遵循自然法则
▲法国建筑设计大师德尼·岚明。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深圳商报记者 魏沛娜
      4月19日下午,法国建筑设计大师,维基百科Wikipedia 21世纪著名建筑师之一Denis Laming(德尼·岚明)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建筑如何带给人们幸福》的讲座。他认为,一个建筑如果能够和周边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时,就是一个很好的且令人向往的建筑。
据了解,德尼·岚明曾任法国财政部长René Monory和文化部长Philippe de Villiers的城市规划与建筑顾问、阿布扎比政府的地域规划与新能源可持续发展计划专职顾问。参与了欧洲、北美、非洲等地的200多个设计项目。
      功能性与美学性可完美融合
      德尼·岚明表示,人类具有追求美的一种天性。“有时人们认为实际功能性的需求和美的追求是一对不好调和的矛盾,但在我看来,功能性和美学性其实是两个互相作用、相互补充、完美融合的一体。”德尼·岚明认为,建筑是人类唯一可以居住在其中的艺术品。“跟人们对于美的需求一样,建筑在满足其功能的同时,也会主动地在第一时间去追求它的美学。随着历史的演变,原始洞穴逐渐成为功能越来越综合、舒适程度越来越高的房屋,由于人们进一步的生存需求,房屋进行聚集,于是就产生了城市雏形。在由一座座单体建筑构成的城市当中,城市的功能也会越来越综合,舒适度也会越来越高,所以群居的城市生活也变得更加美好、令人向往。”
      “但与此同时,群居的城市生活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过高的密度会让人觉得拥挤,或者是对环境造成直接的影响。可以说,当下城市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是与人类一开始所追求的幸福生活背道而驰的。”德尼·岚明说。
      扩张道路不能解决交通堵塞
      德尼·岚明认为,在城市建设中,高密度的聚集和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可以很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其中机动车辆与道路的尺度、绿地景观与人们的需求这两个层面便可以作为例证。
      “随着人越来越多,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对道路的宽度需求就会越来越大,所以大家看到道路会不断扩大尺度,其实这个延长后的道路不仅没有缓解交通堵塞,反而是将人们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这条道路实际上是把本来应该幸福和谐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相隔离的屏障,而不是相连接的渠道。”德尼·岚明说,“比如美国休斯敦的公路网占了全市的70%,但是其交通堵塞也是美国最严重的一个地方,无限制地扩张道路、延展道路,其实并不是解决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之道。”
      “此外,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必然是配备足够的绿地空间和绿色景观,一棵种对了位置的树给人们带来的愉悦远远大于一大片放错了地方的绿地空间。每一个城市都要有自己的城市面孔,而不应该是千城一面。比如英国伦敦的城市特点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城市公园,让大家在城市当中就可以享受到自然,所以每个城市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特色。”德尼·岚明说。
      深圳城市面孔不应单一
      德尼·岚明介绍,此次是他第20次来到深圳。“我非常喜欢深圳这个城市,我认为深圳的城市面孔不应该是单一的,而是应该把各种模式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比如深圳有非常通达宽敞的道路,但同时深圳也非常适合做高密度的、高聚集的、小尺度的建筑,适合人们停下来漫步其中。”
在德尼·岚明看来,城市建筑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如果一个建筑的色彩没有遵循应该遵循的原理,或者没有遵循恰当的分割比例,那么这个建筑在人们看来一定是不具有美感的。比如中国传统讲究风水,欧洲也会有建筑应该如何达到和谐的各种各样的规定。所以建筑师此时扮演的角色就像一个作曲家一样,要考虑通过什么样的材质相互组合,什么样的比例相互搭配,使建筑在满足基本性功能的同时,又能够为居住在里面的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感。”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