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21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圳百合“花开”香江 “香港·深圳创意艺术双周”闭幕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14-8-15 11: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深圳高级中学百合少年合唱团在“香港·深圳创意艺术双周”闭幕音乐会上表演童声合唱专场“花开的声音”。 (图片由香港艺术发展局提供)
  深圳商报记者 于雪
  8月12日晚20时,香港高挂红色暴雨警告,但容纳千余人的荃湾大会堂依然座无虚席。这里正在举行“香港·深圳创意艺术双周”的闭幕音乐会,由63人组成的深圳高级中学百合少年合唱团带来了童声合唱专场“花开的声音”,为浓墨重彩的双周展演活动送上了一抹清风。
  挑战超难曲目获赞120分
  音乐会由胡漫雪老师指挥,以《万福天后》、《天国之母》、《彩虹》、《天使》四首歌组成的“向大师致敬”环节开场,从16世纪的宗教弥撒一直经过浪漫时期唱到布里顿,纯净、自然、平和的音色一开始就奠定了整场音乐会的基调:这是一场质量极高又极其具有学术水准的合唱音乐。
  随后的90分钟当中,“百合”以精心安排的曲目单充分向香港观众展现了他们驾驭各种语言和音乐风格的能力:既有特别献给香港观众的广东民歌《步步高》、粤语儿歌《月光光》以及香港著名动漫人物同名的《麦兜狂想曲》,又有少数民族歌曲《苗岭飞歌》、《雪域向往》、《好花红》,还有西方经典作品《上帝与你同在》以及新颖的《猴之圣歌》和南美的《猎鸟歌》,达到了在声音层次、技术技法以及和谐默契方面的超高难度。
  “百合”当晚的演唱当中,特别令观众击节赞赏的是一首高难度的《独琴霜鸟》,一般童声合唱有四个声部,而此曲有16个声部之多。《独琴霜鸟》由“百合”委约新加坡旅美作曲家符钰钏创作,歌曲由《独坐敬亭山》、《弹琴》、《霜天晓角》、《画眉鸟》古典诗词组合而成,可谓“千年古代文化与现代童声合唱相结合”。合唱团演唱时,一位少女抚古琴伴奏,清幽明丽的意境令观众陶醉其间。
  整场音乐会以泰戈尔作词的《我的歌》画上句号,全场观众集体起立,为“百合”献上持久热情的掌声。为答谢观众,百合合唱团加演了一首活泼欢快的康康舞曲。在席间观赏的香港艺术发展局行政总裁周勇平边鼓掌边激动地说:“我给这场音乐会打120分!”
  两地合唱差异撞出火花
  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纷纷表示通过音乐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认为这些来自深圳的孩子不但有着高超的演唱技巧,还如此单纯可爱,纯净的声音传递出东方文化的魅力。香港知名女指挥家官美如曾经执棒深交在港演出威尔第的《安魂曲》,第一次听“百合”的官美如感到非常意外:“一个中学的合唱团能够有这样的成绩十分难得!他们的咬字清晰,情绪张力十足,声部之间融合得非常好,很难让人想象这仅仅是由一个中学组建的合唱团。”她对“百合”演绎的《雪域向往》印象深刻,孩子们演唱的这首歌让她“懂了”。
  香港“声蜚”合唱节艺术总监赵伯承5年前曾经看过“百合”的表演,这一次再看让他感叹“百合”进步神速。“5年前,我对‘百合’的印象是他们演绎的中国传统民歌水准已达最高境界,而今天他们演绎的新编曲目《独琴霜鸟》让我看到了他们驾驭这类作品的能力,非常棒。”赵伯承说,“整场节目的编排从最古老的欧洲教堂音乐到中国民歌,再到新编曲目,合唱团的曲目之广泛,音色处理之佳,他们对不同曲目的声音处理自由转换之强,都可显示出指挥的想法,整个团队对于声音的使用能力。”
  谈到香港与深圳两城的合唱艺术差异,赵伯承认为,香港合唱艺术处理更靠近西方的唱诗班风格,发音位置与深圳“百合”不同,“百合”的声音处理方式难度更大一些。令赵伯承钦服的是,“百合”在合唱时还配合动作来演绎,“如果不是经过长时间训练的话,合唱的声音加上动作就会乱掉,我相信‘百合’是花了很长时间训练的,这是我们要向深圳学习的。”
  “香港·深圳创意艺术双周”由香港艺术发展局、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及深圳设计之都推广办公室主办,是港深两地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双周活动从2012年开始举办,每两年举行一届,第一届由深圳作为主场,因此今届轮到香港做主场。今年的双周活动于7月22日开幕,有500多位深港艺术家参加,人数创下两城艺术交流史的新纪录。艺术双周以来自深圳的童声合唱音乐会作为收官意味深远:童声收官,意在未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