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3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德鲁与多莉尼》,惜时惜缘惜爱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14-10-30 22: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5 v3 {3 y$ m' J; A. O9 U: c9 }; b; i/ V- b4 l
- J: k6 l9 w2 a4 Y( ^" ^
      有的戏,看的是剧本;有的戏,看的是明星;有的戏,看的是笑点;而有的戏,看的是在自己心田的折射。
9 J4 v) r% D2 O! j8 U. d; ~7 ^, ?- }5 Q5 T/ m$ c+ m6 a
  这部由西班牙库伦卡剧团创排的话剧《安德鲁与多莉尼》引入到中国后立即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安德鲁与多莉尼》是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剧团2010年创排的首部作品,目前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上演200多场;3位演员,饰演13位角色,戴面具出演,默默不发一言,却让观众席里上演“前一秒是欢笑,后一秒是泪水”。
- ^. U( x) E/ _5 U- k: U- s. P5 d/ J' X# m. [! y
  大提琴和打字声相互干扰,带出老年夫妇安德鲁和多莉尼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矛盾,即使儿子的探望也能引发他们相互较劲的醋意,被岁月冲刷的感情如同老年人的皮肤一样松弛、懈怠,相互的小抱怨、小别扭,不过就是家常便饭。但日子并没有继续不咸不淡地随风流逝,戏剧的拐点出现了——病魔阿兹海默氏症控制了多莉尼的生命轨迹,她丧失了所有的常识和记忆。) P5 }) Y0 v0 t/ G  Q, j0 G' A
" {+ s' H1 H8 Y  H
  疾病的降临,重创了惯性运行的生活,也令尘封的往事重现,让走远的爱情回来。音乐和灯光的魔手塑造了舞台上的时空倒流——无名作家安德鲁爱慕美女大提琴手多莉尼,多莉尼也被安德鲁的才华吸引,相互仰慕的人走入婚姻殿堂,宝宝出生,渐渐长大,时间黑洞里隐藏着爱的人生。5 {. r0 R8 Q  I

3 n! w; h$ X! d0 X: j  m: m0 W/ [" R  安德鲁从回忆中唤回了爱,失忆的多莉尼仍活在爱带来的安全感里,但回忆依旧挡不住时光流逝,多莉尼的生命走向尽头,不久安德鲁也听到了天国的召唤,而他们的孙子即将诞生,生命的循环周而复始……5 Z! G2 a* W/ m

& |% s/ b  q# |5 E  剧目的名字源自于真实的人生故事,萨特的学生——法国哲学家安德鲁在84岁那年与患病多年的妻子多莉尼共赴死亡之约,只是不想独自面对失去她以后的人生。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写给妻子多莉尼的情书《致D情史》出版后风靡欧洲,被库伦卡剧团创始人加宾相中,拿来做了创团作品的脚本。在后期的创作中,剧情离这个真实故事越来越远,几乎只保留了剧目名字,但是对爱和人生的思考,因为离开了具体人物和事件的束缚,反而具有了更大的内在张力,具备了引起共鸣的基础。
6 R. L6 {  d6 z* z5 d- \# q, s3 ?5 {1 S
  在故事之外,面具、表演和音乐联手构筑起了这部不分男女老少贫富贵贱,令所有人动容的作品。3位戏剧专业科班出身的年轻演员,不可思议地轮流扮演了剧中的13个角色,从安德鲁、多莉尼的青年和老年阶段、儿子、保姆、医生、快递员等等,无台词,甚至无表情,多个角色,怎么让观众看懂?在与观众的交流会上,演员道出了秘密所在:观察生活中的人物,把握每个角色的特点,使得肢体动作的设计,因放大而易理解,因夸张而添幽默;在表演时将动作分解并强化,清楚地呈现给观众。每个角色所戴的硅胶面具,夸张到尺寸是正常人脸的两倍,表情固定不变,但在肢体动作的带动下,也好似活了起来!3 @# M* \- m: O* S

$ ]2 D; y0 S. `; v5 G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说,一部艺术作品是由创作者和接受者共同完成的,作为(生)产消(费)合一的剧场作品,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者通过剧情、表演、舞美等手段,将作品传递的内涵送达观众心里,而观众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和思想认识,对剧目给予心理上的响应,从而使作品得以闭环完成,每个人看到的戏,都是和自己的心理感受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5 F' b; o( H' @+ J  k  |( F/ j
3 ^7 m* @* I/ m% Y  人到中年,站在似水流年的中间地带,面对舞台上无情结束的人生画卷,对衰老的恐惧、对青春流逝的悲切,怎能不唏嘘,我以为,这是一部属于我们中年人的戏。果然,60后朋友在响应我的号召——夫妻共同观看后,默默记下了他们的观后感:“爱可以平淡,却不能忘却。沉默也许是金,遗忘却是真痛。”
2 {9 t/ B0 a9 G$ T
1 ?# e3 W1 t6 s; K9 F  m  没想到,80后的年轻朋友也有他们的唏嘘感怀,一位朋友联想到了她的家庭,从小生活中不缺少父母亲的争执拌嘴,但母亲患病后,父母亲默契配合,对在外地谋生的她封锁消息,母亲做化疗掉了大半头发,父亲剃了光头相陪。她写下了自己的感想:“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从播种到凋零的过程,其中最珍贵的莫过于悲欢离合的情感体验。”2 T  H; p  C, _+ D

) }3 x! R# j3 N9 i" U5 w3 {0 M* [  一部好的作品,离开了舞台之后,依然会长驻观众心里。一位70后朋友,看戏后不久,在生活中遭遇了几乎相同的剧情,70多岁的母亲和多莉尼一样,失忆日趋严重,丢东西、发脾气,做出种种匪夷所思的行为,但朋友说似乎这部戏为她做了铺垫,疾病的到来让她回忆起母亲给予她的种种以及过往生活中的美好,人生态度由此豁达。+ ?$ S( {/ y( |
* x8 q% U* Z0 W0 c% D" j3 H7 g3 M
  不用再提面具表演的难度,不用再提原创音乐的动人,不用再提剧情难掩的幽默,也不用再提闪回手段的高明。忘了表演,忘了舞美,甚至忘了剧情,忘不掉的,是在自己心里留下的触动!2012年冬夜,第一次看这部戏,在我递过去的本子上,有位演员写下了“惜时惜缘惜爱”几个字。说得多好。今年7月起,该剧又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始了第四轮的巡演。
4 B9 R8 |) B! f; j' t8 o
+ r; P, k! ~1 a; z+ K9 J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倒计时,没有人能阻止生命沙漏的流逝,但在日复一日中,我们的情感是否日渐粗糙,我们对身边的人是否日益漠然?拾取你的爱,走进剧场,听一听无声的《安德鲁与多莉尼》诉说的轻言细语。- N, w0 k. S$ Q/ r2 A
2 v9 \' c  Q) L5 C. W

: P! _3 M# z; z* K# H(人民网)  c3 r3 g2 K- Z7 I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2
发表于 2014-10-30 23:15 |只看该作者
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