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2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化解农业“后继无人”危机?

Rank: 5Rank: 5

主帖
发表于 2014-11-6 21:38
& q: M% s, A5 f( O0 g% ]5 S4 M

" o( U9 p' ]7 `6 g/ K/ o5 F: I- ^+ H& o, x* o
  “平时村里基本上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江西省萍乡市职业种粮农民陈茂盛不无担忧地说,他已经55岁了,当前中老年人种田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现在的田好歹还有人种,再过十来年,等我们这些人老了、种不动了,谁来种田就真成为一个问题了。
+ @% H9 W0 }7 H* k4 Q/ v& ~) _9 k: q- `( f/ v  J9 q
  被称为“政治经济学之父”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说过一句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5 R7 `1 Z: V6 H6 _$ Q- R. [# B
8 d' {/ |, l6 G" b3 H( ^/ B8 p- I' P
  然而,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江西、安徽、四川、湖北等地进行调研中,许多农民都反映由于当前农村留守种田的农民仍以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不愿回乡种田,他们也担心将来“找不到合适的人来种田”,农业依然后继乏人。3 z* t, s8 [: C# W0 a0 R/ ~
& k# N5 }: r, R9 I
  农业生产“后继无人”,从长期来看将导致国家粮食安全难以保障,而从短期来说则直接推高了农业用工成本的飙升。江西省新建县联圩镇职业农民孙祖升算了一笔账:2010年,我开出的工价还不到100元一天,而今年高的已经超过了200元,价格翻了一倍,但人还更难请,贴烟贴酒不说,工作时间还不能太长。
9 @9 W! b2 @6 q" J9 Q: m4 Z! L) y
. q& i; m/ o; `7 Q- f$ Z& @  而农村新型职业农民成长中所遇到的困难,也亟需政策扶持,比如当前土地流转政策不完善,土地承租关系不稳定,银行贷款难办,职业农民都不敢做中长期规划和投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_! N6 ~, c+ @. @, K
4 _: b5 [$ u$ I1 L  显然,目前的农村,“劳动”与“土地”并未能给农民带来财富,“种地不挣钱”已经成为社会中的共识。这种共识的存在,无疑会把农业推向危险的边缘。+ X  o: j- m2 p% N: o8 N, U9 ^
2 l6 f% i# o4 E2 @
  这种危机的存在,根源还在于提高农民待遇问题,而这种待遇不仅仅是惠农政策的倾斜、落实,更要唤起社会对农业的关注和对农民的关心,改变农民收入低、劳动辛苦的现状,从根本上实现“城乡一体化”,无论是教育、医疗、住房、户籍还是其它社会保障等等,让“农民”与“城里人”有着一样的尊严和体面,甚至在某些社会福利方面超越城市居民。
  \' J* h# D0 K0 S
3 p9 k# }# [9 S7 n/ }  换言之,只有农民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尊严,尊农、重农成为社会共识,农业“后继无人”的危机才有可能得以化解。& q$ G+ A( a: u# [! _$ d0 P+ I1 c
4 ?: S1 s/ y3 R' X

' u# f2 H$ @/ J, w6 H
6 A& Z9 ~2 R, T- x- Y( {; j(荆楚网)# b1 {* }/ x1 [  `  A

Rank: 4

2
发表于 2014-11-6 23:09
现在年轻人很多都不会种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