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33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届深圳国际摄影周回眸 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品味

Rank: 8Rank: 8

主帖
发表于 2014-11-25 11:15
  10月22日-30日,多位世界级摄影大师、千余名国内专业摄影师、逾50万深圳市民,徜徉在罗湖辖区内的10个美术馆、博物馆和艺术场所,乐享一场场真正意义上的视觉盛宴——由罗湖区联合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体旅游局等共同举办的首届“深圳国际摄影周”盛大举行,在为期9天的时间里,18场世界级水平的摄影主题展览,在罗湖的各个角落举行。
  首届“深圳国际摄影周”无疑获得了巨大成功。据了解,“深圳国际摄影周”在罗湖展览完毕后,明年将到全国各地的美术馆进行巡回展览。随着国际摄影周的深入举办,深圳又多了一个抢眼的“国际性文化品牌”。

“文明让生活更美丽”摄影大赛获奖作品,蔡石云的《罗湖义工》。
  晶报记者 黄寿长
  逾50万市民观展的盛会
  在举办摄影周的整个过程中,罗湖区立意高远,注重办展的国际性、艺术性、品牌性,这是首届“深圳国际摄影周”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策展一开始,摄影周总策展人孙成毅就反复强调,决不以国际展览的名义,来做一个只有国人玩的游戏。
  基于这样的理念,在确定评委名单时,10位评委中,仅有3位来自中国内地;面向全球的征稿,共收到71个国家和地区的32377幅作品;最终评出的10个金奖,外国作者占9个,80个奖项外国作者占57个。
  权威性强、国际味浓,成为首届深圳国际摄影周的主要特色,也对国内摄影界、深圳市民形成巨大的吸引力。据统计,在为期9天的摄影周期间,深圳美术馆、罗湖美术馆等10个文化艺术场所,共接待了逾50万名深圳参展市民,仅东门摄影广场,观展人数就超过了30万人(展期一个月);从北京、上海、新疆等省、市赶到深圳观展、学习的国内专业摄影师,更是多达5000余人。
  全民参与
  聚焦“文明”的盛会
  与此同时,罗湖在办展过程中,强调“群众性”,注重调动广大爱好者参与,这也是首届“深圳国际摄影周”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作为摄影周的组成部分之一,“文明让生活更美丽”摄影大赛,收到来自全国的5000余组共7000多张照片。
  经评委会多轮评审,最终摄影作品《路遇》(作者廖俊鸿)、《罗湖夜色》(作者叶伟)获一等奖,还评出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
  这些作品的主要特点是,紧紧围绕“文明”这一主题,聚焦身边的人和事,记录城市之美,自然之美,心灵之美。作为老城区,罗湖的文化沉淀很厚实,作为老城区,罗湖居民对城区服务和品质要求更高,更关注身边的文明身边的美。最近罗湖发起的“文明罗湖别样美”主题活动,在网络上走红,短短一周时间里,阅读点击量更是高达347万,就是一个明证。
  提升品味促进交流的盛会
  摄影周总策展人孙成毅透露,在筹备时罗湖摄影学会与区政府有个共识:办这次活动不为拉动GDP、发展旅游业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为了提升城市品位,为了促进国际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在为期9天的首届深圳国际摄影周期间,罗湖、深圳成为世界、全国摄影界的焦点,通过这样的高水平的盛会,罗湖和深圳的文化氛围、文化追求,为更多的人所认知、了解。 “摄影周”通过设立“深圳杯”金银铜奖,邀请世界各国获奖摄影师拍罗湖、拍深圳等方式,让罗湖、让深圳走向世界。

Rank: 3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14-11-25 20:29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