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344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运“黄牛”还要牛多久?

Rank: 5Rank: 5

主帖
发表于 2014-12-30 19:31
  每到春运,铁路部门都会推出新举措,比如今年,铁路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的预售期由此前的20天逐步延长至60天,发车前15天退票免费。新政策的本意是防住黄牛,为广大旅客购票出行提供更多的选择,尽可能让每位乘客都能买到票。( f: I9 N: g) c6 f0 d4 C  Y
4 s; u0 X3 {3 M& q
  然而,普通旅客是不是感受到了铁路“新政”给自己带来的“方便”呢?新华社“新华视点”报道称,预售期延长在为旅客提供更多机会的同时,也产生了囤票等问题,仍有很多人抢不到车票,对电脑操作不熟悉或者没条件上网的打工者更只能徒呼奈何。另一方面,“黄牛”们也钻了新政的空子,声称“感谢新政策,生意很早就热起来了”,每天的收入已超过千元,而且随着春节的临近,收入会比往年还要翻两番。3 a" t$ V$ \6 h
  如此看来,预售期延长的铁路“新政”,对不少普通旅客的出行几无积极影响,倒在客观上给“黄牛”提供了发财的机会。听到“黄牛”们的“嚣张”与“得意”,铁路系统会不会受到一点刺激?会不会有一点猫被鼠戏的尴尬?如果有,哪怕只有一点点,倒或许成为改进工作的一个新起点。: d. Z; e( J- v/ ^( U8 d% H

8 v" T* w6 O0 u' B9 O; @. i8 n    “黄牛”大量而长期存在,也算是中国特色。一到春运,中国就会出现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铁路系统承受的压力首当其冲。在“一票难求”的背景中,“黄牛”应运而生。
& D  w1 F. A# r3 M( a  打击“黄牛”的专项行动年年都有,但看上去“黄牛”还是“野火烧不尽,春天吹又生”。并且,在传统“黄牛”之外,更多的“黄牛”在“与时俱进”,他们不靠“关系”吃饭,而靠“技术”发财。
8 Z: J+ a! ?- ^  与普通人相比,“黄牛”在网上购票显然更具“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黄牛”的强势介入使普通人购票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如果铁路系统不能从技术等方面解决此类问题,那么很多人无奈而现实的选择,就是放弃自己在网上购票,而以加价的方式委托“黄牛”。这样自然会使“黄牛”更牛,牛到人们只知有“黄牛”,而不知有铁路监管部门的存在。
/ o( o5 m2 H8 B0 ?4 L  “黄牛”还要牛多久?善于隐匿闪躲、不断调整策略的“黄牛”固然会牛下去,网上随处可见代抢火车票、代购火车票的“黄牛”同样在明目张胆招揽生意。而且,据“一位铁路公安干警”说,火车票实行实名制后,“黄牛”将票卖给票主人,是否算是“倒卖”尚无法律明确。这是不是说,打击“黄牛”尚无法律依据呢?显然,没有一个“黄牛”是活雷锋,他们无一例外以非法加价的方式实现“盈利”,同时坑害了普通旅客的利益。, w8 K* r8 N4 ~) ]
  眼下的延长客票预售期机制,在为一部分人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囤票机会的同时,也会加剧另一部分人紧张、焦虑的心理。如此条件下发生的囤票行为,难道是不可预知的吗?也许,只有进一步完善售票机制,尽可能地加开临客,才能稳定人们回家的心理预期,才能真正防住黄牛。旅客自利的囤票行为,特别是“黄牛”利用预售期延长大发其财,应当成为铁路系统工作的着力点。新华网& P5 J) }$ U: _1 B# a0 q# z- R3 |
" v5 P2 }# ~) E2 R1 {, K" ?  n

Rank: 3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14-12-31 21:42
黄牛真的好可恨

Rank: 4

3
发表于 2015-1-1 13:15
坚决不找“黄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