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30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改:社会服务平台将实现全覆盖与资源共享

Rank: 6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17-8-12 12: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造1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建成16家基层医疗健康集团,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8月7日,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公布《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征求意见稿)》和《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建设方案(2017—202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方案》(征求意见稿)聚焦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及社会治理支撑力不足的问题,提出持续加大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全面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加快形成创新引领型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打造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深圳样板。

  以创新破题,深圳将打造健康深圳与社会治理两大系统工程,包括以大数据、“互联网+”推动精准医疗,社会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与资源共享,构建全链条政策体系与机制框架……并提出明确的4年目标。

  有关专家认为,《方案》(征求意见稿)全面立体,着力点、实施策略较多,是一个全链条、多方位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同时,专家建议,推动可持续发展,深圳可在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人人负责的格局,根据人口结构变化对公共服务资源进行提前预判,推动人口市民化。

家庭医生上门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诊断1

  公共资源供给不足

  各级各类医院数量不到北京1/5

  “教育、医疗事业底子薄、基础差、发展起步晚,已经成为城市竞争力的短板和软肋。”《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这一短板。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深圳是在一个人口不足3万的边陲小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超大型城市,公共服务资源供给短缺不仅影响城市的长远竞争力,也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教育方面,基础教育学位供需十分紧张,2017年公办小一学位缺口达4.63万个,缺口比例达1/3,远不能满足需求。

  医疗方面,深圳各级各类医院数量只有134家,分别仅为北京的19.1%、上海的38.4%和广州的58.5%。三甲医院有12家,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每千人病床数3.5张,分别为北京、上海的2/3,广州的1/2。

  解决路径

  用大数据构建新型健康管理体系

  针对居民健康管理水平不高、医疗资源总量供给不足、布局不均衡、健康服务和保障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深圳将推进健康深圳建设工程,包括推进健康素养行动、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健全医疗健康保障体系和打造健康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健康深圳发展目标,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1.7岁,医保参保率大于95%,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低于21%。

  大数据创新优势将让深圳进入全新健康管理时代。深圳将完善人口健康大数据中心、市民健康服务综合平台,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健身技术方法研究,从体质检测与评价、开具运动处方、进行健身指导、跟踪体质研究等方面开展综合示范。

  “总结推广罗湖医改经验,推动建立基层医疗健康服务集团,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和布局均衡化发展。”《方案》(征求意见稿)表示,在优化健康服务体系方面,深圳将深化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改革,通过鼓励社会力量开办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全科医学诊所和便捷诊所,完善1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完善药品集团化采购模式,进一步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成本。到2020年,医保参保率大于95%,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少于21%。

  健康产业方面,深圳将推进卫生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促进医疗卫生事业与生命健康产业优势资源和链条整合。主要推进领域包括组织工程、细胞和细胞因子治疗、基因治疗、微生态治疗等再生医学,以及三维可视化、3D打印等技术的临床应用。

  生物治疗技术研发有望迎来政策利好。机制保障方面,深圳提出探索试行国际通行的医疗健康监管审批制度,争取支持加快符合条件的机构开展基因检测等新型医学检测技术应用推广,建立细胞产品优先审批通道。

  教育领域,深圳将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改革,加大与国内名校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深圳校区合作力度,争取在专业设置、学位授权、招生计划等方面扩大自主权试点。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自主招生、自授学位试点。争取支持,扩大中外合作办学自主权,允许自主审批本地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专家建言

  针对人口变化提前布局

  深圳市社会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谢志岿建议,对人口急剧扩张与老龄化进行提前预判,有效布局。“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目标优质公平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应适应人口变化。”谢志岿说,随着二孩政策放开,深圳育龄人口较多,若迎来急剧人口扩张,远期对教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将非常大,需要系统化解决。

  此外,深圳需应对的另一个变化来自老龄化。“目前深圳老龄人口比例相对其他城市较小,但是深圳人口结构可能会‘一夜之间白头’,再过10—20年,可能会面临急剧老龄化进程。”谢志岿认为,应提前布局养老设施,预防急剧老龄化给整体公共服务体系带来冲击。

  长期研究深圳医改的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薇表示,目前深圳医疗领域的主要问题是总量不够,其次是优质医疗资源比较少,再次是深圳内生的医疗能力不足,因为只有深圳大学有一个医学院,大多数的医生都要从外面引进,可见,医疗卫生的发展非常迫切。

  胡薇表示,《方案》(征求意见稿)包括了健康素养、服务、保障和产业四个方面,并要建设六大工程。这六大工程有上游的健康干预,比如从一个健身示范工程,到整个健康深圳链条的核心精准医疗,再到更高端的生命健康档案、健康服务统一平台的构建等,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全链条的政策体系。

  胡薇认为,总体来说,《方案》(征求意见稿)可行性比较强,但是从落地和操作性来看,还有不足。她表示,如果未来要推动健康深圳建设,实际上应该是一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人人负责的局面。“从政府主导来讲,实际上是要强调各个不同部门之间围绕健康的协同协作。”胡薇说,比如发改、财政、医保,甚至体育文化等部门,都要纳入健康的因素,然后围绕健康深圳通力合作,在未来的规划中,这些部门的规划和财政都要进行调整。

  胡薇还认为,深圳健康城市的建设还应该纳入健康环境的建设。健康深圳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相对封闭或者紧密的健康、医疗产业,它是整个城市环境的改变,包括公共设施、健身步道、绿地、交通等各个方面。对此,她建议,未来深圳在推进健康深圳建设过程中,其他方面也要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诊断2

  社会治理隐患较多

  实有人口密度处于全球最高水平

  社会治理隐患较多,是方案中诊断的又一城市问题,难点在于人口管辖、交通管理、城市管理和基层治理四方面。

  目前深圳市常住人口已达1191万人,户籍与非户籍人口结构严重“倒挂”、流动人口问题突出。数据统计,深圳市常住人口密度达5963人/平方公里,远高于北京、上海、广州,在国内主要城市中排名首位。深圳实有管理人口接近2000万,实有人口密度超过1万人/平方公里,处于全球最高水平。

  高人口密度给城市管理带来不少难题,深圳拥有机动车辆接近350万辆,车辆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高峰时期交通拥堵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原特区内外交通瓶颈亟待打通。

  城市管理方面,“城中村”和违法建筑等历史遗留问题相互交织,深圳违法建筑面积达4亿多平方米,量大面广,给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带来了巨大压力和隐患。

  社会发展转型期的新群体、新行业、新组织不断出现,思想认识和利益需求趋于多元,激发社会矛盾的因素增多,而基层行政管理、社会服务资源配置尚不均衡,城市治理能力、体系、模式滞后于城市发展,城市运营的服务保障“软实力”短板更加凸显,亟须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间运作的社会治理新机制。

     解决路径

  全面推行全过程信用管理模式

  针对社会治理难度加大,社区生活品质有待提升,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和利益协调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深圳将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工程,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实现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社会治理共建目标,包括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覆盖率达到100%,专业社工总人数达到8000人以上,注册志愿者总人数达到150万人。“营造更具人文关怀的城市,不断提升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实现深圳社会治理走在全国前列。”

  基层治理将更加现代化。深圳将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作用,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统一平台,推动建立跨部门、综合性的社区服务体制,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便民利民服务。同时健全社区民主选举制度、居务公开、民情恳谈、社区居民议事会等社区自治机制。

  社会服务将更加专业化。深圳将率先建立完善的标准化服务体系,推动发展具有专门技能的义工团队,将公民志愿服务记录作为优良信用指标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培育社工、养老、康复等领域的技能大师,健全“一社区一法律顾问”机制,推进法治社区建设。

  城市管理将更加信息化。深圳将逐步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事项的一站式受理、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建设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全面推行全过程信用管理模式,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跨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安全监管将更加精准化。深圳将加强城中村、城市边缘地带等安全隐患的综合治理,推进公共安全重要风险点靶向施策和专项治理,以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多网融合为依托,构建公共安全大数据分析服务平台,绘制全市安全风险和重大安全隐患分布电子地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应急管理将更加科学化。深圳不仅将建立全市统一的防灾减灾救灾组织领导机构,还将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加强对咸潮入侵及海水倒灌的防范管理,同时建设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深圳分中心等。

  此外,在政策与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深圳将探索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加快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全市户籍人口比重。健全社区民主选举制度,完善流动人口在居住地参加民主选举的方式。

  专家建言

  着力提高中等收入

  人口比例

  “《方案》(征求意见稿)针对深圳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提出的举措针对性很强。”深圳市委党校教授傅小随说。

  傅小随建议,深圳在社会治理组织体系的构建上应进一步完善与健全,一方面应有效解决宏观任务在实践中存在多头管理的状况,另一方面将统战系统列入社会治理的组织体系中,形成公共服务、社会维稳管控、社区基层自治、统战系统四大板块的构成体系。

  行业自治也是深圳可以着力探索的领域。傅小随认为,深圳行业协会发展在全国领先,在社会责任的促进、宣传调动积极性等方面均有亮点。“但是跟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空间,比如行业协会有没有自我章程约束,对会员企业能不能进行有效约束,在企业不依法依规经营时,行业协会能不能进行有效管制?这是非常有发展空间的领域,希望能设专门的项目和工程来推进。”

  有研究认为,最稳定的人口结构是中等收入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50%以上。深圳市社会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谢志岿建议,深圳着力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例,例如通过创新发展提升在深圳工作人口收入水平,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谢志岿还建议推动人口市民化。“积极又稳妥地扩大户籍人口的规模,对于常住人口实行梯度附权,逐步扩大非户籍人口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权利、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力和参与地方基层治理的权力。”

  链接

  深圳发布“可持续发展”相关文件背景

  2015年9月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举行,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016年3月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016年9月 我国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纳入国家发展总体规划。

  2016年12月 国务院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

  2017年8月 深圳发布《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征求意见稿)》和《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建设方案(2017—2020年)(征求意见稿)》,明确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探索与实践,开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深圳担当与深圳创新。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戴晓晓 向雨航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