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3464|回复: 0

“你有家庭医生吗”成流行问候语

当前离线 zykkk    

Rank: 6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7-9-4 10:48 |显示全部楼层
老百姓对医疗最大的意见是什么?
. D: h! Z- L$ S
看病难、看病贵
7 p8 r5 I8 f, S5 K6 Z3 J. P
为解决这一问题

  L7 B( M9 u4 c4 r/ }& o
罗湖正在用实际行动探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 ~" ]  g2 K5 ?7 V8 Y. Q2 O/ G- T/ M  \' h. q" A0 [0 o

/ G6 N: ]5 X* Z  U
/ y0 A$ [6 I( N0 r$ d' ^
在近日举行的双周发布会上,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分享了罗湖医改的两年经验
# C& [3 G* }" W) T) }- \
# I' F7 q  `$ e
      一个生活在罗湖的居民,从出生到养老,一生的健康都有专业人士帮助打理,这样的美好愿景伴随着罗湖医改正逐渐清晰:家门口的社康中心基本能满足日常治疗;就算去医院也不再担心找不到熟人,家庭医生就是你的“私人定制”,“你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吗”成为流行问候语……有媒体记者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我感觉罗湖人很幸福。”1 x- I* g0 X/ x. y0 h! ?7 r

' K1 v4 i  l  B. d1 M/ S" z
2 L8 V7 k, f2 t$ C- u+ E

" |& C4 t5 J5 c0 u4 U: G    “现在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罗湖的居民生病到了社康或者医院以后,他们感受到的跟两年前完全不一样。”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自信地说道。两年来罗湖医改做了哪些改变?取得了哪些成效?罗湖医院集团用什么“管”好居民一生的健康?在近日举行的双周发布会上,罗湖区卫生计生局副局长刘岭和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分享了罗湖医改的两年经验,揭开这一获奖无数的医改模式的背后奥秘。. E# m4 A- h. K" x% G6 I& ~' `$ @- g1 K, O

" m; i2 v  q, X! P- Z. @! G5 v2 I

  ]: w0 P$ a6 V7 z1 ], s
- k6 U1 D" b2 ]8 x) K. B顶层设计) M& D- c7 ?' A4 z8 u1 a' g

$ I$ `# J' k6 K+ v2 [“医疗共同体”兼顾责任与利益
! D: D4 U  @+ d3 v  o, w! T+ b* D; a% E
      罗湖医改为什么能够赢得广泛关注?孙喜琢探究医改成功的背后原因,认为其离不开顶层设计以及制度设计。3 ]- `- h( a4 s4 H- V6 c. g
* T9 M9 ?0 x; Z4 k# A6 q
      2015年8月,开始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时候,罗湖就设定了一个简单朴素的目标: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看好病、少负担。不过,在现有的医保支付体系下,对医院和医生来讲,病人越多、病情越重,手术做得越大,收入就越高。
1 @9 _) T3 [  t
# {8 d4 {2 f0 W1 g: a+ J      医院希望增加收入,医保要控制医疗费用,病人希望少花钱,政府希望投入产出成正比。如何平衡各方的利益是罗湖医改需要解决的问题。罗湖拿出的方案就是建立“医疗共同体”,开展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的改革,把医院、医生、患者和政府四方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用有限的健康花费让居民的健康收益最大化。6 g% g; c4 f2 ~* r6 |

/ J3 g& Z( ?0 v1 P1 P/ m      2015年8月,罗湖整合了辖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挂牌成立了一体化紧密型唯一法人代表的医院集团——罗湖医院集团。成立该集团的目的,是将罗湖辖区的医疗服务机构整合到一起,是人财物全部打通的紧密型整合。
" H& Q/ [9 G( T0 l& v7 Y
# M; R. t# J. f# O& L) z& m4 _- {  U* f      此外,罗湖还通过医保支付方式突破性改革、下沉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做实做强社康中心并建设“健康共同体”等方式,试图打造医疗、医保、居民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基本破解基层“缺医、少药、没检查”的难题,优化全区社康中心规划布局,全面改善社康中心就医环境。
' F* ]% ]- P1 A6 E1 Q
9 i3 z! v: z8 F, Y: C  A% y调整方向' c5 L% _( `- F) _6 t
; ]! b9 N. V" W; z# W
以预防为重点,让居民少生病8 O9 W2 l7 j; d9 `( t5 r+ c

& x4 |$ Z+ I' P# g( W0 {     “我在内地的大医院当过院长,那时我非常希望多收重症病人,ICU住得越多,医生更有成就感,我当院长也有成就感。”参与了罗湖医改后,孙喜琢的想法发生了改观:“现在我不希望罗湖居民得大病,我们回归了医生本源,那便是希望老百姓更健康。我们的重点不是在治疗多少病人,关键是预防为主。”$ p# r/ ~" \( |  v$ N% y
+ c4 D/ I/ ?4 x5 ~$ a
       孙喜琢说,其实有60%—70%的病人并不需要去大医院,老百姓的健康不在医院,在医疗、更在保健。而为了实现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的改革目标,罗湖医院集团把更多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改革的靶心瞄准疾病预防和初级卫生保健。
/ I( m. L4 J1 z' Z$ r
/ P3 d) p5 O1 h+ s

3 C; C3 {* {* `% ]( E2 v( Y+ e
      在孙喜琢看来,罗湖医改就是调整医疗服务供给方向,即以基层为基础,以预防为重点。
3 G( A$ j5 j6 V  c% W' Z* u/ {, W7 }+ ^+ g/ F8 [' C  g
      前者是把整个医改落地到社区,通过社康中心把医疗卫生服务送到居民的家门口。后者则体现在多增加疫苗、安装防跌倒扶手、让高血压患者规律地吃药等这些实实在在的作为上。
$ r# o4 n; P' I6 ]% E/ Z
. O' M$ Y* T. m5 n& @& }4 m( j     “我们规定了一个最高目标,让罗湖区的居民不患晚期癌症。如果我们罗湖区的老百姓得了恶性肿瘤,我希望他的生存率可以活到超过五年。”靠什么做到?靠早期发现,靠肿瘤的管理,靠恶性肿瘤的不乱治疗。“我们原来是以医疗、治病为核心,现在以健康为核心,这是罗湖改革的追求目标。”孙喜琢说。. G0 l: U9 @* H! s$ H" L

9 O- I- c- P( ]9 J1 w4 M建设队伍
6 M6 l  x$ h# |: }' g
: i( m6 |0 B/ ^  }& r家庭医生为居民提供一生保障$ h# A( H& a/ ?& d- x1 L# ]+ n/ X
" z( R, j7 H* J: o( w
      要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还需要靠医务人员。罗湖医院集团不太一样,其构成了一个以家庭医生为主体,专科医生、公共卫生医生、护士、药师、健康管理师和营养师等为核心成员的家庭医生团队。! l( i1 I9 x# E. T

& d3 o- M9 E$ v9 k- G* G     “家庭医生的地位在我心目中是最高,要高于专科医生。”孙喜琢说,家庭医生不是给患者提供健康管理的普通医生,他们给病人提供连续一生的保障。罗湖在招聘家庭医生时,既看学历、职称,又看能力和服务态度,团队成员均是通过高薪招聘、规培学员招录、专科医生转岗全科医生培训等多种途径培养出的优秀全科医生。
& v( m* m* u- f" U( f/ P, S% P
5 Q6 w) H6 [, ]# @
7 q4 L% F4 Y4 F9 e* L# C: d
! B' d) _! Z( ?
家庭医生上门服务

* p2 d1 B+ {& j$ c3 S6 k# a. X# F1 Y+ P6 u9 @
      在罗湖,全科医生以家庭医生的身份走进居民生活。罗湖居民按3名/万人配齐全科医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群“健康守门人”取得的成绩十分瞩目:罗湖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已由8.8万人次增加至53万人次,辖区常住人口的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达到54.5%,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由深圳市平均水平10.5%提高至30%。
$ y6 V! @" ?) W( F! P8 }5 c, @% C' U8 ^
     “罗湖的医改,我们只是刚刚开始,我们还在路上。”孙喜琢如是说。医改的每一次实践,都代表着深圳的创新和担当,未来全国的医改范本,很有可能在这片“试验田”上诞生。+ G; R; j5 v( Y  _( Z! h9 K# L
   / g2 p! ^& ^; y; }( z
       写起今天上午培训的总结。每天下班后,就是她自学提高全科医生技能的时间。& [, X7 B9 G- m8 Z) a! {; }

( w% S- W: [8 }+ R0 E如何提供“一生的健康服务”?$ \7 T& G8 W" l) r) k2 O

1 P0 q$ T6 u( B- u; f       怎么样才能实现从保医疗到保健康?简单来说,就是让一个人健康地出生、从小拥有各种健康的常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成年以后,有专业的家庭医生帮助管理好你的健康;得了慢性病,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在步入老年后,给你提供最便捷的医疗和养老服务。
& n" E% H. a  f$ A  i0 ]& t2 _6 ^! b+ v/ f9 X5 Q, u( B
       在罗湖“双周发布”医改专场上,罗湖区卫生计生局副局长刘岭透过一个罗湖居民的一生,讲述其在罗湖所能得到的医疗保障,最终阐释罗湖如何打造最健康城区、做好一辈子的健康服务。
  U% Q$ C" v6 {9 @3 Q1 o0 D) U, W  |! P/ O- d5 U" _
0-3岁阶段 基因检测技术走进寻常百姓家
2 h* f% C$ `+ s3 T, G; [' J3 q! g3 b& F* y7 {: N0 _. t+ B+ W
       一个人的生命从什么时候开始?6 E* _( W9 [( e9 V% d3 L+ s

  u* C- t& \5 B( W* y: u* J8 k       不是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而是从受精卵细胞就开始了。$ `* s$ _! w- v* O( X* Y7 S! d

8 P0 {) M7 B4 ?       为了让每个罗湖家庭想生宝宝、敢生宝宝、生出一个健康的宝宝,从父母领证那一刻开始,罗湖就为每一个新的生命护航,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惠民工程”。; \9 U- z# n; E( a

" {9 _+ ?# W# P# p3 i8 b3 \' y  a  O       据刘岭介绍,辖区新婚夫妻领证时,还可享受免费的婚前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此项检查总共23项,每对夫妻所有检查项目价值约达1000余元,由政府承担。( |3 P8 @8 m9 ?8 S. k
6 A" _. v+ p' Z0 G- b' S8 W) L
       我国“两孩”政策全面放开后,高龄产妇明显增多,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也在上升。为此,罗湖医院集团去年与华大基因签约,共建精准医学中心。也就是说,罗湖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华大基因的产前诊断、慢性病风险筛查等先进技术,基因检测技术走进老百姓的日常健康管理中。通过产前筛查和诊断,可及时发现并预防缺陷儿的出生,让每个罗湖家庭都能生育一个健康的后代。
* q4 `3 F3 Z1 S5 i: w; x0 w  F7 @" y1 X7 @6 P0 a: e
       此外,在科学育儿方面,罗湖区也充分发挥区域特点,与远东妇儿医院共建罗湖区科学育儿指导平台,承担对10个街道科学育儿中心的技术指导,并组建了涵盖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等领域的科学育儿专家团队,为0—3岁婴幼儿家长提供现场授课、视频讲座、免费咨询等科学育儿指导服务,培育健康宝宝。
! }6 D2 t$ G' L; Y) h( F$ U6 H儿童和青少年阶段拥有健康常识的“童子功”
. F; Y( ~. r" \
& `5 l; P* ]2 r' u. F( I6 i# ~       为什么小朋友不能多吃糖,要少喝可乐?每个人每天都要洗很多次手,可是,你真的会洗手吗?这些问题许多成年人都不一定能答上来,但在罗湖,这里的小朋友从幼儿园开始便接触这些信息。这些健康常识,一旦深植于幼小的心灵,相当于拥有了健康常识的“童子功”,让一个人受用终身。
- V) r* _1 V1 b5 ~4 s) l  $ m/ W1 c, A) [
       2015年,罗湖区启动健康少年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通过建设一个健康大讲堂、培育一支健康教育队伍、完善一份“健康档案”、创建一套“成长”机制、构建一个“五结合”活动平台等五大措施,全面提升罗湖青少年及其家长、老师的健康意识、健康水平。
6 r" g  T& K1 g4 }+ ^- j
9 T# o9 r# G2 N( p% p. G5 l       据悉,开设健康大讲堂便是这个“健康少年行动计划”的开篇之作,其中面向学生的“健康少年学堂”,围绕心理、饮食、护眼、护齿、安全意识等内容,提高学生个人保健技能。刘岭透露,今年,区卫计局和区教育局还将进行合作,推出宝宝手卫生计划、晨检计划等创新举措。( n/ H# D0 D. l+ z# E* j
    / x) g9 B" v+ \# |
成年阶段配备全科医生 有效管理慢性病
" G$ k. ~. c7 \$ {; ^7 ~
+ P0 i$ C: V' g+ |( G2 a: B, A5 q       年岁渐长,人到中壮年,有了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一个人的饮食、生活习惯若不健康,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疾病也开始出现。
( w2 ?) E0 L3 |/ c5 B+ n; v
) |, E& f7 p5 D1 Q, F- c: h+ S     “生病了,就要看医生。在深圳,很多人看病总往大医院跑,而且还要去找熟人帮忙。而在罗湖,政府就为每一个人都安排好了一个‘熟人’,他就是家庭医生。”刘岭说。
' J& D2 _6 Q/ A/ P  A
  R5 J) N  v- D        2015年底,罗湖开出30万元以上的年薪,全国公开高薪招聘优秀全科医生,并鼓励集团内专科医生参加转岗培训,下沉到社康中心,担任居民的家庭医生。同时定期聘请国外优秀的全科专家,目前已有澳大利亚、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丹麦全科医学专家等到社康中心坐诊、带教和培训,将国外先进的全科医学理念和技术引入团队。
' s7 `8 {$ r4 f6 M  m6 Q7 [9 @2 v
$ }/ f, o& f. u) Y, U! ]( Z        全科医生的作用,是帮你治好小病、防住大病、控制好慢病,是每个居民身边的健康守门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若得不到控制,便会发展成为心脏病、冠心病、各种并发症,引发脑卒中(中风)等严重危害生命安全的重病。管理好慢性病,居民才能长时间地健康生活。, B9 Q1 T' Q7 w
8 s- s3 o5 ?( h% f0 p  h* g" c
        为此,罗湖组建了238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动态电子健康档案管理、慢病管理、社区康复、医养融合等多项服务。2016年,辖区46万居民签约拥有了家庭医生,2017年,计划让70万居民拥有家庭医生,占到罗湖常住人口七成。
" h. S- v) f/ p$ h& V/ i3 r: R7 a6 h3 `; c, h& W7 i( `6 C
老年时期医养融合打通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
" P0 F7 p9 A/ |+ z' v; P- z1 {6 s
3 G% Q& k+ K% T5 F/ C; c6 x       步入老年,是一生当中医疗需求最高的时候。在罗湖又会有怎样的幸福晚年呢?2016年,罗湖医院集团推出“老人防跌倒工程”,由社康中心全科医生上门评估老人居家环境,免费为有需要的老人安装防跌倒扶手,放置防滑垫,安装小夜灯,教授居家防跌倒“小技巧”。8 \; ?: [+ c& Y6 D& e

( t8 B* A) V9 i- M- K" |     “老人防跌倒工程”只是让罗湖区老人健康、幸福度过晚年的一个剪影。刘岭介绍,为了让每个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罗湖区卫生、民政等部门主动打破行政壁垒,创新机制,建立立体化的医养融合体系,逐步探索出符合自身特点的“罗湖模式”,打通健康养老的“最后一公里”。
. A! P' h* @3 K- [* v  @( D3 R+ g/ }' a  ?8 `# ~5 P
       据介绍,养老模式有三种:首先,利用机构养老,将医院搬进养老院;其次,利用社区养老,将社康中心与日间照料中心联姻;最后,没有条件去养老机构和社区进行养老的,社康的家庭医生就为这些老人的居家养老提供后盾,为失能老人家中设家庭病床,为他们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和临终关怀服务。
; ?7 p& R, C" w  ?6 M2 i1 G  v
/ R- p3 S! x" w6 E       此外,罗湖区还开展了苔花计划,向辖区户籍失独家庭和残独家庭发放“苔花通”爱心卡,持卡者可享受包括医疗、保健、医养融合在内的系列关爱服务。立体化的医养融合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养老需求与供给的匹配度,每个老人和家属都可以根据老人的自理能力、健康情况和主观意向,选择心仪的养老方式。
; F' B) n* w5 w) t3 j. O( J) T" a) j: o  W
数读罗湖医改成效
  G2 L; `, o# Z/ B8 C0 B9 O' J: z9 K* }# m" s& j2 M0 l, i
    ●辖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由深圳市平均水平10.5%提高至30%
  n0 M% F6 i  \' [% o    ●改革后,医院集团向社康中心下沉的医务人员增加35%,辖区49家社康中心诊疗量295.5万人次,较2015年同比增长30.46%
! w+ \, s1 j: x, I) V; d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由8.8万人增加至53万多人,辖区常住人口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达54%+ U6 y- \! d3 D, q
    ●49家社康中心家庭病床全部获得医保记账定点资格,累计建立家庭病床1979张
. ~5 E5 p% E) }/ E- I- q( |4 L0 d2 A0 Y5 c8 |0 \0 p" R
: d- U5 v/ v% W' ], C7 m9 y. [
; A6 p. R3 j) R: f  {8 v
    ●在没有增加医技人员的情况下,影像诊断中心、检验中心工作量分别为1.88万、98.66万人次/月,同比分别增长63.48%、85.79%3 b6 i! Q6 j) q3 z/ x; V
    ●罗湖医院集团为全区18816人进行免费体检,为0—6岁儿童进行健康管理27214人次、提供免费计划生育服务59851人次、产后访视人次为11404人次,并对重性精神病人进行管理随访8152人次" P! `: |0 Z+ F2 Q
    ●罗湖医院集团为辖区60岁以上老人免费安装扶手、照明装置等,现已安装503户;为12359名老人接种流感疫苗、11035名老人接种肺炎疫苗! T. n: ~, g7 V6 b3 B
* o; _. H6 G* F$ y7 U* W5 q, k7 G
声音
: G1 F, `, p6 i7 Y- u4 R( _6 G4 {8 j" [6 C6 ~3 r
       罗湖医改只是刚刚开始,还在路上。我相信今年应该有一个热词:“你有家庭医生了吗,你签约了吗?”我希望问10个老百姓,有3个老百姓说“我有家庭医生,我知道我的家庭医生是谁”。) h0 C) i7 x% M$ o7 U; A' t
  N# \5 n; V! q3 c, O) R. C( b
       罗湖医院集团的医务人员无论到哪儿,都主动介绍自己是集团的,听到的人都会说“你们这里真好,你们这里有改革”。薪酬待遇大幅提高,让他们的荣誉感和获得感更强,也让他们面临更多的压力。事业是要我们来做的,从今年5月份到现在,我们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入夜,你会发现,罗湖除了京基100,罗湖医院也是灯火通明、十分美丽的。  P3 \  L/ K8 K! b

- v- m( p% A# y' v5 @
——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
: T) ^7 [6 k: t8 Q

' t4 D' t) n9 O) D! _- O4 g       在罗湖,医改给老百姓带来了不少实惠,从基因检测、幼儿健康知识普及、社区康复中心扩容到家庭医生队伍建设、苔花计划、居家养老……罗湖在努力“做好你一辈子的健康服务”。总体上,罗湖“双周发布”实现了基层政务公开和新闻发布的标准化、常态化和制度化,值得点赞和推广!% Q0 w" k5 V- ^" d- m
( }1 D2 i& ]$ F; k8 w) i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
) H% [( {6 X/ A1 y7 F2 k( [

+ F  B8 X% a( F3 Y3 A8 w       医改有千条路万条路,但方向只有一个,就是以居民的健康为方向。如果离开了人民的健康,任何的医改都不会成功。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服务,使我们罗湖人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健康梦,人人健康,家家幸福。% V9 D  F% t. ~: w/ s! L/ t

7 K; G9 U9 X9 `, G1 @! ^4 N: n7 B
——罗湖区卫计局副局长刘岭

% V' A2 c9 D6 E( k' S, `
, @. |5 \* k6 ~3 r记者手记:罗湖医改仍在路上* @$ e/ k1 @: F! g

# l# q: D) x& k% m5 H" h       罗湖医改获奖无数,已是广东医改一张名片。但一个少有人关注到的事实是,罗湖区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在深圳的排名并不靠前。不是不肯投入,对于罗湖医改,区里两位主要领导的表态是:“有求必应、不求也应”,“要让你们找不到医改不成功的理由”。由此可见,医改在当下最主要的挑战,不是投入。/ C7 ?( B8 s2 k' U  F+ g7 P5 o
# u: a' l# [% Q' G
       成效的取得,在于医疗投入的方向结构发生了变化。钱还是那些钱,但主要不是用在建新楼、扩医院、多设病床上,而是投向社区、基层、健康,投向家庭医生,投向大病预防,同样的投入,收效大不相同。
) g, U* g1 e1 T& w) L( f; p! x/ y, Y8 Y; o, n
       满打满算,罗湖医改正式实施也就两年时间。在预防保健领域,绘制蓝图,架桥铺路,大片的空白等待填充。医改双周发布的同一天,罗湖十个街道的十个家庭,正在参加一场市民健康素养的比赛。居民的健康素养,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服务的前提。需要用各种形式,让它深入人心。; S' b, O: O2 V
" s* a9 @3 `( n, _! B
       这是一件小事,而民众的健康“大厦”,需要这样一砖一瓦地搭建,才能矗立起来。
$ }: H" {0 q0 D$ R- D; S" {; @% P5 x! R* F, S  T
       比起描绘蓝图,撸起袖子将它逐一落实的挑战可能更艰巨,这里没有捷径可走。一件一件的实事,填满了罗湖医改的两年时光。全科医生的成长路径和职业规范、家庭医生的服务内容、慢病管理的标准流程、医养融合养老模式的架构、家庭病床和社保机制的统一、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如何服务百姓的一生健康,这份考卷正在一笔一画填出答案。
+ @& b6 X' |3 @; ?- h9 q# `, `! a/ u& ~" U( w0 Z# P
       双周发布现场,户籍不在罗湖的记者们表达了对生活在罗湖的居民的羡慕,打造最健康的城区,成绩有目共睹。
: o; Q, M' X7 V" T2 L2 {$ [$ K# O& E9 [. A
       罗湖医改还在路上,方向特别清晰,行动特别踏实。6 ~7 `! O) d% ]6 \1 D
! s! l/ B2 H5 y
来源:《南方日报》  {; b# A3 |! N
策划/统筹:吕冰冰
1 U& n# U* @, G& \* d1 G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苏梓威 ; H8 v( f* S) F# P/ F5 I7 i0 {
见习记者 祁觊 实习生 刘璐
' K4 c2 M- }# Q6 k8 v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