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73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长”3岁,期望长寿至81.25岁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19-2-10 11: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五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深圳成为首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试点城市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市。国家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南方基地、国家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肝病区域诊疗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重大平台在深圳布局、落地,12个医学学科跻身全国前50名。

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程。十年医改,开创了深圳卫生健康事业跨越发展、创新发展的新局面。补短板、强基层、建高地、促健康,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推动了卫生健康事业的平衡、协调发展。深圳在医疗卫生体制机制领域的改革创新,也为全国医改提供了“深圳智慧”。

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翻番

十年来,深圳始终把应对医疗需求快速增长与推动特区医疗卫生事业一体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加大投入,持续增加医院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推动了卫生健康事业的平衡、协调发展。累计投入超过1100亿元,推动了115个重大卫生项目建设,其中80个在原特区外,新增了6家市属医院、7家区属医院,组建了17个区域医疗中心、12家基层医疗集团。与2009年相比,全市卫生资源总量、医疗服务总量全面翻番,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均医疗资源总量大幅增长,特区医疗卫生事业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主要体现在:医疗卫生机构从2597家增加到4406家,医院从115家增加到156家,三级医院、三甲医院分别从17家、5家增加到42家和18家;病床数、执业医生数分别从21399张、21388名增加到47551张、36402名,千人病床数、执业医师数分别由2.2张、2.2名提高到3.7张和2.8名。原特区外地区千人床位数、千人医生数分别从1.6张、1.6名提高到3.0张和2.2名。2018年市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1.25岁,比2009年提高了近3岁。

深化综合医改成绩斐然

十年来,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潮中,深圳啃下了不少硬骨头,始终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发挥头雁效应。

深圳承担了首批放开医师执业地点限制等7项国家重大改革试点任务;罗湖医改模式不仅叫响全省、全国,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通报推荐;4项改革经验被国家推广;药品集团采购改革在全省推广;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运行体制机制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公立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财政补助机制、医保支付方式、人事薪酬、考核评价等综合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五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深圳成为首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试点城市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市。

改革见成效,公立医院公益性得到很好的体现。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下降至19.13%,公立医院“药占比”从2008年的39.5%下降到2018年的24.34%。

医疗卫生高地初步确立

十年来,深圳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聚资源、以创新促提升,推行公立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进了北京大学、香港大学、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名院名校来深办医院、办医学院,建成了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补齐了高水平肿瘤医院、高水平心血管医院的最大短板。

深圳还创新性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采取柔性引才的方式,引进228个国内学科排名前10的高水平团队、国际一流学科团队,带动学科和人才梯队建设,接诊疑难复杂病例,让不少市民减少了外出求医的麻烦。

国家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南方基地、国家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肝病区域诊疗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重大平台在深圳布局、落地,12个医学学科跻身全国前50名。

人均期望寿命提高3岁

十年来,深圳不断强化大卫生、大健康发展理念,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进入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的新时代。启动实施11项健康深圳行动计划,在心理卫生、艾滋病防治、卫生应急、医防融合、医养结合等7个方面承担了国家试验区或示范区的建设任务,获得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监管试点国家考评一等奖,南山区被评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优秀示范区第一名,龙华区成为国家健康促进区。

2018年,市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1.25岁,比2009年提高了近3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5.30/100000、1.60‰,持续稳定向好。去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健康城市专业委员会发布健康城市指标体系和排名,深圳居首位。

治理能力初步实现现代化

十年来,深圳紧锣密鼓出台系列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力推动了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圳坚持以法制和标准引领医疗卫生行业开放发展,充分发挥特区立法权,先后颁布实施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心理卫生条例、控烟条例、无偿献血条例、医疗条例、医疗急救条例6部特区法规,率先以立法形式明确医师“业必归会”、全面放开医师多点执业、鼓励社会力量办医、推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构建社会医疗急救体系;率先制定家庭医生服务管理办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法、家庭医生服务规范、医养融合服务规范等“深圳标准”;我市牵头编制13项中医药标准中,7项获得ISO标准立项,3项成为国家标准;率先全国推行卫生监督“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和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模式。

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据悉,下一步的医改,我市将加大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攻坚力度,强化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率先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在分级诊疗制度方面,各区做实基层医疗集团,做强社康中心,提高市民对基本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服务的体验,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激励引导机制,促进工作重心和资源下沉,尽快把居民健康守门人制度建起来。

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方面,重点推进公立医院编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以创建国家、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示范单位为抓手,完善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健全考核分配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激发公立医院内在活力。

在“三医”联动改革方面,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公立医院收支结构,更好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

在行业综合监管方面,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严格卫生监督执法,持续做好医疗行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切实保障市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