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63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种养老模式呵护老人 罗湖秀出智慧应对老龄化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19-8-19 20: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养护中心就在家门口,每天推开门迎来的不只有医生护士,还有家人以及陪伴自己度过几十年岁月的邻居伙伴,生病了,不是躺在冷冰冰的病床上,周围是自己熟知的环境和院子,这大概是一个老人理想中的幸福晚年吧。据统计,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了2.5亿,其中有80%的老年人死于非传染性疾病。如何让老年人更健康、更安全、更幸福?罗湖拿出独门妙招,率先启动了医养结合的探索,并取得丰硕成果。8月16日,罗湖“双周发布”举行“医养结合”专场。罗湖区卫生健康局、罗湖医院集团、深圳市黄贝岭靖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3家单位作主题发布。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巡视员孙美华出席发布会。

延长生命的长度 增加生命的厚度

罗湖医养融合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深圳是年轻的城市,但不等于城市不“老”。老的标志是什么?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0岁以上的占总人口的10%以上,65岁以上的人群占7%以上,则这个城市就是老龄化城市。而罗湖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40年的风雨岁月,承载着成熟的智慧,沉淀着传承的精华,有能力、有条件去应对老龄化。

一个人既要生命的长度,更要生命的宽度。为应对老龄化到来,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罗湖率先进行“医养结合”的探索,将“医疗”和“养老”需求结合在一起,成立了全国首家以福利中心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老年病专科医院。5年来,罗湖创新出医中有养、养中有医、机构支撑、居家签约、社区示范、互联网+等六类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成为医养融合的典范和试验田,为辖区居民在保障健康的同时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指数。

在罗湖,有不少老人会选择“日间照料中心”养老,罗湖社区养老实现医养结合的显著标志就是社康中心与日照中心“联姻”。目前,罗湖已有90%的日间照料中心与附近社康中心合作,利用技术和设备优势,为日照中心老人提供便捷的医疗康复服务,对现有养老资源进行优化和补充,实现了“家中有医”。

同样的,在机构养老,也是不少老人养老的选择。于是,2014年,罗湖开启了深圳养老新模式,把医院“搬”进了养老院,在拥有952张养老床位的区属养老机构内设置了首家医养结合医院——深圳市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为养老机构撑起健康服务保护伞。

在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将“医中有养”模式也体现得十分充分,即在医疗服务里面融进了养老服务。医院不仅为老年人提供病房的全天候的全照顾服务,还有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多样的老年人活动等。据了解,罗湖区中医院莲塘新院也计划将对一社会办养老机构进行托管,设有200张养老病床,充分利用中医药为养老提供服务。

问起晚年生活,大部分的老人会更愿意在家养老。2016年,罗湖养老新模式“居家签约”上线,老年病医院增设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功能,开展老年人居家签约提供家庭病床服务,同时逐步将这项工作推广至全区其他社康中心,让家庭医生成为老人们的侍卫和保镖。目前,全区共有6.5万65岁以上老人完成了家庭医生签约,同时,罗湖为辖区内786户65岁以上有需要老人家中免费安装防跌倒扶手。

“网约护士来了”也成为最近热门话题之一。罗湖紧随潮流,将养老创新迈上新台阶,运用互联网+模式,利用罗湖医院集团把资源进行线上线下结合,打造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里面提供包括基础护理、常用医疗服务、中医护理一共43项服务项目,实现了手机下单、护士到家的“网约护理”模式。

“养老不离村、看病不离床”

罗湖致力打造最幸福的养老院

有一种冲动是去黄贝岭养老,有一种养老院就在家门口。如果说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是机构养老的一面旗帜,那么黄贝岭养护中心则是罗湖社区养老的典范。

作为深圳最古老的城中村之一,黄贝岭村已经有650余年的历史,多种社会原因老人独居现象在黄贝岭村日益明显。为使老人更好地养老,由黄贝岭靖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建成的罗湖医院集团运营管理的黄贝岭养护中心由此应运而生。

10层养护中心大楼坐落在黄贝岭村中,里面社区健康、养老、居家上门服务无缝结合,真正做到让老人“养老不离村、看病不离床”。细看其中的楼层分布,有社康服务中心、空中花园、康复室等,配套设施齐全先进,有全自动医疗护理床,无障碍洗手间、全自动洗澡机等。

老人家除了娱乐和照顾,最难保障的是什么?答案无疑是医疗。养护中心在黄贝岭社康原有医疗功能基础上,由同一队医护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健康、生活照料、膳食供应、休闲娱乐等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服务。除了满足老人的基本医疗需求,社康还为入住老人建立档案并据此进行慢性病、营养、心理、跌倒风险评估。

何为向往的晚年生活?黄贝岭养护中心致力打造最幸福养老院,其中一大特色是将养护中心就设立在家门口,成为大家向往的养老、宠老新样式。林婆婆的例子足以证明能与同伴共同养老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长期卧床,患有严重的认知障碍的林婆婆,有时候连她的家人都已经不认得了。当她来到黄贝岭养护中心,打开门的那一瞬间,迎接她的不是医护人员,而是她的老邻居、老知己——黄婆婆,多年未见的两老纷纷落泪,诉说着当年你插秧我放水、你放水我开闸等种种事情,感动不已。

“之所以把中心设在家门口,是想让住进来的老人感觉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村生活,同时也方便村里面的家属可以经常过来探望老人,让老人觉得住在机构跟住在家里一样温暖。” 黄贝岭靖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经理张哈明说道。

作为罗湖医改亮点的医养结合,其六种模式,六种贴心服务,有效地解决了养老院看不了病,医院养不了老的矛盾,开创了一个良性共赢的格局。五年的耕耘,罗湖结出了健康养老的硕果,2015年,罗湖入选实现“全国老龄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示范区”;2017年入选全国医养结合工作典型案例,同年获得全国“敬老文明号”,同年11月被确定为“省级安宁疗护试点单位”;2018年获得深圳市家庭发展十大品牌项目。

引进世界顶尖阿尔茨海默病团队

实现新时代下欧洲人的罗湖梦

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一组数据,65岁以前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是5%,85岁是40%,95岁是50%。专业治疗,罗湖是一大好的选择地,为提升治疗老年病技术,今年2月,罗湖引进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阿尔茨海默病医疗团队,该团队是深圳市首个在阿尔茨海默病临床治疗方向的“三名工程”团队。该团队带头人、世界著名阿尔茨海默病专家、曾任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评委的Bengt Winblad教授出席发布会,讲解新时代下欧洲人在深圳的罗湖梦。

“与其说‘选择’,更多的是罗湖吸引了我们,因此,我们来了。”在阿尔茨海默病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研究差不多50年的Bengt Winblad教授在发布会上说道,早防治是阿尔茨海默病工作中重要的环节,罗湖以居民健康为核心,进行了“罗湖医改”,发展基层医疗卫生,为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认知障碍免费筛查服务,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这与他们在瑞典开展的阿尔茨海默病工作的理念不谋而合。

此次“三名工程”团队与罗湖医院集团强强联合,为双方的合作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Bengt Winblad教授表示,他们的目标是使罗湖医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这只有通过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才能达到。

下一步,“三名工程”团队将依托罗湖现有的优秀科研基础共同在临床、基础研究和社区居民干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谋新发展、为中瑞双方的居民谋切实的福利。“双方将加强科研方面的合作,也希望罗湖这边能够派医生、护士和药师等相关人员到瑞典学习,我们可以在数据库、模型等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开展科研活动。根据我50多年的工作经验,只有做好基础科研,把科研和临床诊断相结合,才能推动这个学科的发展,才能够更好地研发出新的有效的药物。” Bengt Winblad教授说道。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