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75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栉风沐雨40年,老城区罗湖走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之路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19-9-16 10: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jpg
罗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区,也是特区创业之初的主战场,是许多人深圳梦开始的地方。
大潮起珠江,罗湖开篇章。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深圳建市、罗湖建区40周年。罗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区,也是特区创业之初的主战场,是无数人深圳梦开始的地方。40年栉风沐雨、砥砺奋进,罗湖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创造了一系列让人瞩目的不凡业绩。
另一方面,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罗湖也最先遇到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四个难以为继,土地空间不足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
面对困境和难题,罗湖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罗湖坚持以城市基层党建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以城市更新为切入点、以产业升级为着力点、以基层治理为保障,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进步,走出了一条老城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以改革破难题、促转型,以创新提效能、助发展。在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罗湖全区上下正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全力推进罗湖全面振兴发展,在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新征程中勇当先锋,为开创新时代广东和深圳工作新局面贡献罗湖力量。
关键词:经济发展
围绕可持续”“高质量交出亮眼答卷
实现高质量发展,既是罗湖的发展路径,也是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罗湖从战略层面谋划打基础、利长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12年以来,罗湖坚持创新开路、质量至上,紧扣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两大重点,加快一中心两基地建设,经济实现了有质量的稳定增长。2016年起,区委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优存量、促增量、提质量,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经济质量进一步提升。对照国家统计局《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修订稿)》,2017年罗湖实现程度为100%及以上的指标占比已超过7成,进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罗湖坚持巩固、提升、拓展的经济发展工作思路,以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为平台载体,推动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双轮驱动。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产业,不断精耕细作,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巩固金融业支柱地位,将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打造成公园里的金融街,大力发展金融科技、财富管理等创新金融业态,推动金融+科技融合发展。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依托城市更新和针灸式改造推动传统商圈复兴,不断创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经过全区上下多年持续发力,罗湖经济发展成绩斐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显著提升、产业升级成效喜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从2011年到2018年,罗湖GDP1210亿元跃升至2254亿元,突破20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由70.6亿元增至281.5亿元,年均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708亿元增长至1310亿元,年均增长9.2%。财政总收入由74.5亿元增至267亿元,年均增长20%。今年上半年,罗湖区GDP达到1082.83亿元,同比增长7.2%,连续17个季度稳定运行在7.0%以上;每平方公里GDP产出13.75亿元,经济密度居全市前列,是名副其实的高产田
罗湖形成了以金融业、商贸业、商业服务业为主,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两大特色产业为辅,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的现代产业体系。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建设快速推进,被纳入广深创新科技走廊37个重要节点之一,市政府为其授牌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从2011年起,罗湖商务服务业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起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关键词:改革创新
破解老城区发展难题推动全面振兴发展
罗湖区于19793月成立,19909月建立行政区,是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罗湖因改革开放而生,依改革开放而兴,一直是改革开放的热土,从头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是罗湖的传家宝和立区之本。
近年来,改革依然是罗湖破解瓶颈、攻坚克难的关键一招。罗湖先后推出以旧改棚改、基层治理改革、医改为代表的38项区级重点改革,引领491微改革齐头并进,集中破解了一批制约罗湖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解决了一批群众多年关切的重点难点痛点,改革绩效考核连续5年排名全市各区第一。
改革针对的都是沉疴顽疾。罗湖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始终抓住问题的牛鼻子。如从影响制约最大的空间瓶颈着手,抢抓市里强区放权改革契机,推动城市更新改革试点;从消除城市安全毒瘤着手,推动二线插花地棚改;从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着手,推动区级公立医院改革;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着手,推动基层治理体系改革。
大大小小的重点改革和微改革,如手术刀一般切中了制约罗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城市更新改革提前完成试点任务,在全市推广;棚改经验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相关经验在全省总结和推广;罗湖医改名扬全国,医共体模式得到总理关注,相关研究成果被《世界卫生组织通报》刊登,实践做法引起了全球卫生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2.jpg
罗湖扎实推进教改,全力打造“精品教育”。图为翠园中学东晓校区田径队。
关键词:民生保障
破高标准构建和谐城区提升居民幸福感
相对于经济发展,老城区还面临着民生领域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多年来,罗湖打实民生改善攻坚战,高标准构建幸福和谐城区。
以一组数据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九大类民生支出累计达到745亿元。全区累计新增中小学位11110个;人才房和保障房开工建设19630套、市场筹集6609套,供应8259套;投入资金4.7亿元,共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6755个;选派80名干部、投入帮扶资金(含物资)7.4亿元,高标准做好对口帮扶。
2018年,罗湖聚焦十大民生领域29项短板欠账,梳理制定了《罗湖区“找短板、补欠账、惠民生”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改善民生福祉,从供给侧发力满足群众公共服务需求。随着计划开展,已完成9个学校新改扩建项目,新增学位4940个;罗湖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区中医院新院开业运营,万人全科医生数从1.4名提升到4.07名。
罗湖还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从源头彻底解决水污染历史欠账;全面提升辖区生态环境品质,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被市民誉为“深圳最美绿道”的绵延13.6公里的梧桐绿道、2016年投入使用的全市最大体育公园罗湖体育休闲公园,都给“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罗湖再添生态景致。2018年至今,围绕“城市质量提升年”,罗湖又全面实施“三横四纵”项目、“花城建设”等8大类25项城区环境品质提升工程,多方入手切实提升城区品质。
通过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基层治理等多领域发力,让罗湖的居民群众对“幸福罗湖”点点滴滴的希望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坚定了罗湖人干事奋斗的信心和决心。罗湖的干部也得到了锻炼和激励,“敢担当、善作为、讲奉献、论实绩”的棚改精神在罗湖已成为风尚。
亮点扫描
城市更新:推动空间可持续发展
面对制约发展最大的瓶颈——土地和空间,罗湖抢抓市里“强区放权”机遇,把城市更新作为主要抓手,从2015年起在全市率先实施城市更新改革试点,以城市更新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罗湖城市更新试点改革以来,共完成区级规划审批项目31个,规划建筑面积达844.32万平方米,其中产业面积606.10万平方米,占比达71.78%;已竣工项目24个,释放产业空间128.84万平方米;在建项目36个,规划建筑面积483.84万平方米,其中产业面积398.94万平方米,占比达82.45%。利用这些新增空间,罗湖导入新兴产业,引入优质企业,为辖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力支撑。同时,结合城市更新补齐市政道路、管网设施、中小学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和公共配套,老城区环境品质得到持续提升和精细管理,旧貌换新颜。
罗湖还综合运用查违治违、土地整备、棚改等手段,全面活化存量土地资源。今年,罗湖继续强化“大片区、大项目”带动,重点聚焦湖贝、蔡屋围和笋岗-清水河三大城市更新统筹片区精准发力,拓展更多发展空间,打响城市更新的决定性战役。
罗湖棚改:彻底消除重大公共安全隐患
罗湖“二线插花地”是延续长达20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一大毒瘤。2015年,市委市政府把组织实施棚改的任务交给罗湖。面对有“中国棚改第一难”之称的全市首个棚改项目,罗湖依法依规推进,对实施模式、推进策略、搬迁安置补偿标准进行系统创新。
自2016年12月20日启动以来,经过两年多扎实工作,罗湖棚改已实现“四个全部”:“插花地”居住的9.3万居民全部搬离、历史违法建筑全部拆除、重大公共安全隐患全部消除、规划建设全部如期启动。目前,棚改17个地块全面开工。省住建厅组织珠三角地区各市还在罗湖召开了棚改现场会,总结和推广罗湖棚改经验。
基层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作为深圳最早建成区和最成熟城区,罗湖先行探索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不同步、“长短腿”的问题。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相继实施了社区体制改革、街道大部制改革、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治理改革,着力构建“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作为成熟城区,罗湖着力在基层治理方面改革探索,不断理顺基层管理链条。2013年探索小区“楼栋长”直选,选出居民自治带头人;2014年借鉴罗伯特议事规则,制定“罗湖议事十条”,建立居民自治规则,提升自治能力;2015年推行社区体制改革,取消社区工作站承担事项171项,转移23项,建立社区行政事务准入制度,为社区工作“减负瘦身”;2016年推出街道大部制改革,建立“五部两室两中心”,构建符合基层实际、运转高效协调的街道工作新模式。2018年,通过把党支部建在小区和压实物业服务企业法定主体责任,将物业小区纳入基层治理体系。
罗湖医改:为居民一生健康护航
近年来,罗湖探索建立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不仅获得总理点赞,也备受各界瞩目。
2015年8月,罗湖医院集团挂牌成立,通过打造医联体的4个“共同体”、组建唯一法人的医院集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措施,鼓励社会机构举办社康中心,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凸显办医公益性,完善畅通的双向转诊机制,促进医院集团主动下沉资源做强社康中心。
4年多来,罗湖医改硕果累累。通过打造“全社会、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为每位居民一生的健康保驾护航。通过创新养老模式,实现了医养融合。随着医改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罗湖居民享受到了在家门口看病的福利,更多全科医生以家庭医生的身份走进居民生活,促进了医疗卫生资源上下贯通。
3.jpg
罗湖医改为居民一生健康护航。图为桂园街道社康中心一景。
市民寄语
我出生于1935年,与新中国70年有说不完的故事,与罗湖也有深厚的情感。1992年我来到深圳的第一站就是罗湖,创作作词的《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中国梦》等歌曲,写的就是祖国70年的腾飞。现在我工作在罗湖,希望通过罗湖区文联“蒋开儒工作室”这个平台继续创作,继续记录祖国的发展、罗湖和深圳的变化。
——深圳市文明市民、罗湖区文联成员、著名词作家蒋开儒
4.jpg
“民生微实事”提升居民幸福感。图为东门街道立新社区为辖区老人庆生。
罗湖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人文和谐,生活配套成熟便利,我很庆幸能工作生活在这里。这些年,我在罗湖取得了不断上升的职业通道,建立了美好的家庭,并且曾有幸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为全国的外来务工群体呼吁发声。我爱罗湖,我爱我的祖国!祝福罗湖越来越好!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广东省人大代表、深圳国威电子公司车间副主任易凤娇
2011年我们09剧场在罗湖区太白路2009号成立。8年来,09剧场用深圳人的视角来演绎身边故事,《军哥剧说》系列节目已经公益演了800多场,观看人群达到35万人次,与罗湖、深圳同成长。罗湖是老城区,但在我心目中一直年轻。很期待看到罗湖接下来的规划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深圳戏剧家协会副主席、09剧场创始人邸叙然

来源:读特新闻客户端
作者:读特记者 冯庆 张思奇
编辑:刘彦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