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平社区:社区书记彭鸿杰带领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社康医务人员、辖区民警到疫情发生地返深居民家中检查其身体状况。 ![]() 大新社区:居民捐赠2000个口罩给社区党委。 ![]() 田东社区:随时随地交流防疫工作动态。 ![]() 新兴社区:张玉坤上门给返深重点人群测体温。 ![]() 五和社区:五和社区旭景佳园小区电梯按键贴上薄膜,一日数换。 ![]() 鹏城社区:每日更新防疫信息是朱子力必做工作。 ![]() 碧岭社区:居家服务工作组为自愿居家观察居民采购生活用品并送货上门。 随着返深高峰临近,夜幕下,深圳的各个居民小区,亮灯的窗户越来越多。而有这么一些“窗”,从年前到现在,灯光从未熄灭。他们是深圳各个社区的工作站,是扎根在城市街头巷尾、邻里之间的基层组织,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战斗,是他们在这个鼠年春节的日常。他们点亮了一盏灯,温暖着这个冬日,他们用自己脚底的尘土,构筑起抵御疫情的堤防,因为他们的日夜坚守,我们可以安心入眠。大年初五,深晚记者兵分10路,探访了深圳各区(新区)的10个社区,与深圳数百个社区相比,10个“标本”只是沧海一粟,但是10扇打开的“窗”,让我们的内心更加笃定,让我们对生活的这座城市充满信心。 福田区孖岭社区 为疫情地返深居民送货上门 “书记哪天回来的?”“没回去呢,这时候走不得。”1月29日,大年初五中午,深晚记者见到孖岭社区党委书记肖英时,她刚刚组织完福田区梅林街道孖岭社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正安排社区工作人员为辖区2户疫情地返深正居家观察的居民送货上门。 1月23日,无暇顾及老家老人的肖英,只身留深,开启辖区各物业单位部署工作。“先生回去了,我必须坚守岗位。”肖英介绍,大年二十九便要求辖区物业、工作站要有AB角人员在岗,全面排查疫情地返深人员信息、全面掌握小区居民身体状况、做好疫情应对科普宣传工作。截至目前,该社区采集疫情地返深人员信息机制畅通,电话回访沟通500余人次。 随着社区党员和工作人员陆续提前返岗,1月29日,《梅林街道孖岭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疫情防控工作预案》正式发布,以肖英为组长的孖岭社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组也应运而生。信息采集组、数据上报组、人员回访组、医疗保障、安全应急组……肖英介绍,预案根据辖区特点和人员结构进行分工,明确职责,强化各单位间联防联控工作合力,为辖区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做好保障。 罗湖区新兴社区 天天都绷紧一根弦 希望一直平平安安 罗湖区黄贝街道新兴社区党委书记张玉坤原计划在初二值班后就带着家人去附近城市泡个温泉。但是疫情来了。张玉坤和新兴社区党支部的党员们,在年三十、初一、初二陆续返回社区工作站岗位,督促指导39个小区如何加强消杀、对来往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登记相关人员信息等。 从大年三十到现在,张玉坤每天都要忙到深夜,返深重点人群登记表上的数字已经增加到了40多人。这40多人,他和同事们每天上午下午都进行两次回访,这些居民有什么需求,他立刻沟通物业等部门帮助解决。 张玉坤也经历了不少“有惊无险”的状况。大年初一一早,他和社康工作人员、民警就一起上门去了一位居民家,他们一家三口凌晨刚从湖北返回,测量体温无恙。初二上午下午电话回访,这位居民也表示一家人一切正常,没想到晚上9点多,他打电话给张玉坤:有点发热。 张玉坤立刻与社康医生、民警沟通,医生建议先自行服用退烧药,观察情况。张玉坤同时调集车辆,做好了送其前往罗湖医院集团发热门诊的准备。9时50分左右,这位居民再次电话过来,说自己退烧了。年初三一早,他又再次致电,他们一家人完全正常,张玉坤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他们一家人特别配合我们的工作,这是我们最开心的。我就希望外地返回深圳的居民都重视自己的健康。”张玉坤表示,也会听到居民的牢骚,“人生百态嘛,可以理解,就希望大家都平安吧。” 南山区大新社区 居民送来2000只医用口罩 “你好,请问您家里几个人?近期有没有接触武汉返乡人员?有无发烧等症状?”1月29日下午,南山区南头街道大新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声此起彼伏。社区党委书记曾福耀说,目前社区正忙着给辖区湖北籍住户一个个打电话,核实了解个人健康情况,需要马上做出统计。这是全国上下抗击疫情的终端场景,通过排查,用网格化管理基础筑牢传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曾福耀介绍,大新社区主要为城中村,湖北籍务工人员较多,因此自春节以来,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加班进行信息核查登记以及指导居民自我防护,安抚好他们的情绪。目前,社区通过各类业主、网格员建立的微信群,发送疫情防控知识,同时,通过网格数据调取辖区居住的湖北籍人员,发送关于抗击疫情的一封信,并对返深人员进行登记。如果有顾虑,不愿出门的,社区还制作二维码让他们线上登记。 曾福耀说,防控疫情工作中,最令人感动的是社区居民主动参与。近日,辖区某药店老板送了2000个紧缺的医用一次性口罩到社区党委,针对买不到口罩的湖北籍住户进行适量发放。同时,不少群众送手套、消毒酒精等物品。 盐田区田东社区 “接到相关反馈,哪怕是半夜我们也会立即行动” “同事们放弃休假、坚守一线让我深受感动,居民们积极配合、全力支持让我倍感欣慰,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盐田区海山街道田东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杨碧琼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说。 为抗击疫情,田东社区专门成立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委员会和领导小组,在春节前就积极行动起来。“社区内有1214名湖北籍居民,我们通过网格员主动跟他们联系,劝说大家特殊时期不回去过年。”杨碧琼提到,经过反复沟通大部分人决定留在深圳,“对于已返回湖北的居民,我们通过电话、微信每天跟对方核实身体情况。” 为更好地开展防控工作,田东社区联合社区、防疫站、派出所组成“三人行动小组”,针对突发情况进行处置。“大年初一晚上11时多,桐林花园管理处和业主向社区反馈,有名武汉来深人员未自行在家隔离。我们及时向街道汇报情况,然后安排三人小组上门协调,经过反复劝说让其同意在家隔离。”杨碧琼表示,“这段时间大家都紧绷着一根弦,接到相关反馈哪怕是半夜我们也会立即行动。” 宝安区海富社区 “红马甲”从年前忙到现在 自大年三十开始,在宝安区新安街道海富社区的街头巷尾忙碌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党群服务中心的红马甲,三人一组,分散在辖区内的各物业小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发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宣传册,为湖北籍或有湖北接触史的人员进行造册登记。这些“红马甲”都是社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排查小组及宣传小组的工作人员。“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他们停止春节休假,毫不犹豫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只为了能让辖区居民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春节。”海富社区党委书记蔡剑峰介绍说。 大年初五早上8时,蔡剑峰再次来到辖区内的宝晖商务酒店,像前两天一样,对入住人员进行逐一排查登记。以此,蔡剑锋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海富社区全体专职工作者在他的带领下,6天内完成辖区相关户籍人员核查1729宗,完成率高达90%;第一时间开通了App自主申报《海富社区湖北来深人员登记表》渠道,截至目前,共收到500余人的核查信息。海富社区创新采用“线上+线下”信息登记模式,为全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龙岗区五和社区 为防疫,开发一个小程序 “最好是能引导居民主动来报备信息”“上门登记可能会遇到住户不在家”“回了湖北老家的居民最好也能统计到信息”“那干脆开发一个小程序进行线上登记”……1月25日,大年初一,在龙岗区坂田街道五和社区工作站,社区的党委委员和骨干已经热烈讨论起来,并琢磨出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进行线上登记信息的想法。 次日一早,这个想法付诸行动。深晚记者看到,该小程序内容是一份湖北抵(离)深人员的登记表,有登记人抵(离)深的日期、交通方式及乘坐车次、航班等信息。1月26日,小程序推出一天内,就收到了500多份登记表。“事实证明,大家还是很主动积极的,效果很好。高效、准确,更重要的是对比线下登记,这个还掌握了离深居民的情况,对接下来的防控工作很有帮助。”五和社区党委书记袁建荣说。 事实上,针对此次疫情防控,许多细节也让五和居民直呼“暖暖的”。比如,在小区和城中村专门设置了扔口罩的垃圾桶,小区电梯的按键贴上薄膜一天换好几回。更暖心的是,隔离居民点的外卖送到小区后,小区的物业人员或者保安会“爱心接力”,把外卖送到居民手中。 按袁建荣的话说,这个春节是注定不平凡的,而社区上下也都在忘我地做出奉献。“这个时候不发挥作用,还等什么时候发挥作用呢? 能多做一点是一点。”袁建荣如是感慨。 龙华区龙平社区 为62位自我隔离居民配送生活用品 龙华区大浪街道容纳了60余万流动人口,龙平社区更是个外来人口“大户”。现在,面临返深高峰将至的巨大压力,龙平社区书记彭鸿杰意识到:“防疫要从源头防起”。他要求社区内的7个小区和工作区做好监控措施,包括对所有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对出入的车辆车牌信息进行监察,发现自疫情发生地返深的居民,第一时间上报信息。截至目前,龙平社区共有62位返深的疫情发生地居民。他们在家进行自我隔离,社区为他们配备了口罩、体温计,并安排专人为其上门配送所需的生活用品和食品。 针对这62位居民,社区每天都会打电话确认他们的身体情况。据了解,龙平社区一位居民周某,1月24日从疫情发生地返深后,发现自己发烧,随后立即到医院检查,确诊为流感,之后不久便退烧。但28日再次发烧,依然很快退烧。周某反复发热的情况引起社区高度重视,1月29日下午,彭鸿杰带领社区工作站、社康中心、龙华派出所工作人员上门对周某一家人进行复查,经检查体温均正常,身体无异样。 除了工作人员的防控措施,社区也积极向居民科普,面对疫情需谨慎防护,针对身边与疫情相关的情况要及时反馈。“马上到返程高峰期,我们会加大防控监测的力度,一起齐心协力打赢这场防疫‘战斗’。”彭鸿杰说。 坪山区碧岭社区 “3人组”为居家观察居民提供服务 春节过后,各地返深居民逐渐增多,疫情防控形势也变得更加严峻。在坪山区碧岭街道,记者看到,街道及社区工作人员提前结束休假,奋战在防控第一线。 疫情来袭,碧岭街道办副主任、碧岭社区书记林兵牵头成立了7个工作组,从1月24日起全面推进各项防控工作。社区一方面通过密集宣传,将疫情动态、防护措施、社区做法告之于民,同时,严密筛查自疫情发生地返深人员,提供主动申报渠道。防控工作得到居民的认可,目前碧岭社区多户自疫情发生地返深居民正自愿居家观察。 为保障自愿居家观察居民的日常需求,碧岭社区成立由社区工作人员、社康医生和民警组成的“3人组”,为自疫情发生地返深人员进行上门监测。同时,在街道指导下成立居家服务小组,由社区工作人员为居家观察居民提供采购生活物资送货上门服务,同时尽量满足他们其他的合理需求,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安稳度过居家观察期。 光明区根竹园社区 “哆啦A梦”实时更新 在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的赛跑中,社区成为了基层防疫工作的重要战场,光明区马田街道根竹园社区党委书记黄浩对此深有感触。 “我们从1月23日接到防疫通知后,社区39名党员干部全部返回了岗位,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前几天忙一点,凌晨两三点才下班。”社区人员、物资、保障等情况,黄浩都需要在第一时间掌握,困了,他就在办公室里一张1.2米宽的床上眯一会,新年到现在没有回家吃过饭。这场防疫战,根竹园社区成立了社区、社康、疾控、网格、警区六人工作小组,负责对湖北返深人员进行密切走访,每天跟踪接触情况。同时,社区还发动辖区出租屋楼长、业主、群众和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对楼内居住人员信息实时更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并迅速开放食品市场,为居民群众提供生活保障,协助做好企业延迟复工工作。 黄浩的微信里,每天实时更新着一个名为“根竹园社区哆啦A梦工作台账”的文件,里面记录着社区内返深人员的地址、居住人数、类别、出发地、抵深时间、配餐、走访时间等详细数据。“工作强度大,大家都需要‘哆啦A梦’的轻松氛围来加油打气。”黄浩说。截至目前,该社区共跟踪统计从湖北来深共35户120多人。 大鹏新区鹏城社区 “防控疫情我们从未下岗” “我们不需要召集上岗,从年前开始我们就从未下岗!”在鹏城社区的上班打卡表上,43名社区工作人员名字全部签字在册,鹏城社区党支部书记朱子力说,面对疫情,社区职工除上班时间外,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待命,保证做好疫情防护措施。 由于大鹏所城、较场尾、东山寺等旅游景点聚集,同时鹏城社区在湖北务工和上学的居民不少,早在年前,朱子力就按照上级会议精神做好了相关工作,除了召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排查工作会议,还要求社区居民组和名宿负责人对来此游玩的游客和归来居民都通知相关负责人做好登记工作。 近一段时间,鹏城社区把之前准备好的措施全部展开,通知社区民宿停止营业,对还没入住的游客积极协调退房工作,劝导已经入住的游客尽快回家,协助已经入住的来自疫情发生地的旅客和从疫情发生地回来的居民做好隔离工作…… 1月22日开始,乌冲居民小组长毕家越主动要求加班,每日将各地返深居民统计在册,帮助4户疫情发生地归来的居民做好隔离工作,平日里满足他们的购物需求,每天和他们视频聊天了解身体心理状态。 朱子力说,最早一批隔离的游客和居民再过几天就可以在社康中心开具证明后陆续解除隔离了,但我们社区的防疫弦依然会继续绷紧,随时防范意外状况。 疫情必将被战胜,也只能被战胜。多年以后,当我们回顾2020,有唏嘘,有感慨,有泪,也会有泛着泪光的笑,因为这座城市里不断发生的故事,因为这些故事里的爱与温暖、不断的坚持与不知屈服的战斗。我们记录这些平凡的、工作着的深圳人,我们致敬这个不平凡的、光明必将驱散阴霾的春天。 采写:深圳晚报记者 石丹 方壮芳 孙中春 易芬 余俊杰 李其聪 朱冀 曾贤平 叶洋特 王雅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