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 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透露,该院肝病研究所研究发现,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 2019-nCoV 核酸(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很有可能提示粪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第三人民医院研究人员表示,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做进一步分离病毒的研究。提醒广大市民,戴口罩的同时,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刘映霞:近日,我们医院研究所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中,在他们的粪便中查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这意味着有可能在这些患者的粪便中存在活病毒,所以下一步我们的研究人员正在进一步确定,进行病毒分离,去证实是否在大便中间存在活病毒。在这里提醒广大市民,外出要戴口罩,同时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的通知》中指出,新型冠状病毒主要还是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此前,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也表示,除了呼吸道传播,新型病毒有没有通过血液传播、粪便传播、污染物品的传播,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什么是“粪口传播”? 粪口途径指的是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又称经消化道传播。一些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能够在大便之中存活,所以可以通过消化道排出的粪便进行传播,如果这些带病原体的大便污染了手或者食物,那么就会病从口入,导致传染给其他人。
比较常见的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疾病有甲肝、戊肝、伤寒、霍乱、手足口病,还包括一些寄生虫疾病,比如绦虫病、蛲虫病、蛔虫病。 例如,农民用病毒污染的粪便给蔬菜施肥,如果没有将这些食物充分洗净烧熟,吃了这些食物的人就可能被感染;再如,被病毒感染的人排便后没有洗手,又直接用手接触了别人的食物或餐具,那一起用餐的人就会被感染。 切断粪口传播 将病毒“拒之门外” 切断粪口传播,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将食物洗净煮熟,“饭前便后”洗手是切断消化道传播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如何科学正确地洗手 下面这些要记好! 01 part 洗手时机很重要! 先来看看哪些时候必须要洗手吧! 02 part 准备工作不能少! 洗手一定要用流动水,不要用盆水,搓揉时间至少要20秒以上。不能仅仅只用清水洗手,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才能有效去除病原菌。 如果使用肥皂,肥皂应保持清洁和干燥。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的洗手液,如使用替换装,每次分装前要将容器清洁消毒;当皂液有浑浊或者变色时,应更换。 如果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请留意产品说明中“开瓶后使用”的有效期,一般开瓶后的使用期限不超过30天; 洗后的手不要在衣服上“蹭”干,提前准备好干手巾或烘干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