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250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当前离线 zsxdc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0-3-20 19: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8 s2 p8 e3 D+ A9 p, h; h& o3 _; C0 p1 C- N
- A& v  x/ `, D0 e& a. u& S9 O
  近日,民政部办公厅就做好2020年清明节祭扫工作发布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要根据疫情防控情况,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管理要求,指导辖区内殡葬服务机构有序做好清明节祭扫服务管理。同时,鼓励通过网络祭扫、网上时空信箱、小规模家庭追思等方式,降低实地祭扫人数及祭扫活动聚集感染风险。& ?1 b, B$ u" {8 f

/ t% F3 [5 K5 B0 R! M" d+ Z1 H  今年的清明节注定是一个特别的清明节。一方面是因为在这场疫情中,全国有不少家庭受疫情影响,失去了亲人,特别是在湖北等重点地区;另一方面,疫情防控还不能完全放松,传统的集体祭扫活动势必受到影响。这也是民政部门鼓励通过网络祭扫、网上时空信箱、小规模家庭追思等方式,以降低实地祭扫人数及祭扫活动聚集感染风险的原因所在。
. V+ s* H- |3 M3 O0 M/ x; n1 w9 e$ B7 Z- \  `! l2 ]/ d. D
  事实上,网络祭扫、网上时空信箱已经不算新事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相关文明祭祀的倡导,已有部分实践。但是,它们依然属于小众现象。在今年的特殊情况下,以不到现场为特征的网络祭扫、隔空祭扫现象,应该会有明显的增多。这也说明,祭扫文化的演变,本身是社会具体情境发生改变的产物。今年的确是一个加速祭扫习俗转变的“窗口期”。
/ Y0 o8 @% O; n; A( Z$ G1 |5 y6 H* u* S6 g! b
  但是,如果为了倡导网络祭祀,就将传统祭祀方式一棍子否定,既无必要,也将引发抵触心理。这方面已有不少前车之鉴,必须警惕。
1 a. i7 e) ~. h9 w& v
5 M+ T& F1 a; F, B. a  事实上,民政部门也只是鼓励、倡导网络祭祀等绿色祭祀方式,而并非“一刀切”的要求。如即便是出于防疫要求,各地也应该是以分区分级分类来引导社会的祭祀活动,并提供相应的便利。比如,对具备开放条件的祭扫场所,可提供现场祭扫服务,并做好控流量、防聚集、强防护、保安全等工作,科学合理设置各殡葬服务机构及祭扫场所承载量,采取网上预约、短信提醒等手段,做好祭扫人员流量关口前置管控,加强祭扫流量监测预警。也就说,具备现场祭扫条件的地方,在做好相应防疫工作的同时,就应该向社会开放。
  U" t; r( i$ v/ A' w) v; ^6 a* V
  而从移风易俗的现实出发,当前较之于鼓励网络祭扫等绿色祭扫方式,更重要的还是要逐步引导改变传统祭扫方式中的陋习。比如,农村地区就特别应该注重森林防火。往年清明节,时常出现因为祭扫而引发的火灾。这样的现象必须有效加以控制,也具备相当高的社会认同,所以应该予以重点关注。而在城市,可以多推广以鲜花代替焚烧纸钱等方式。事实上,目前不少地方的墓园已经明确“禁火”。这些都是因地制宜的推进祭扫习俗“与时俱进”。+ \* i$ {; c* N9 }2 c+ m3 d; v

' L" w5 j. k" v; c6 R. ]  社会在变迁,移风易俗也会随之进行,无需刻意为之。但是,通过合理的引导,可以对其速度和方向作出积极的调整。鼓励和倡导网络祭祀、网上时空信箱等方式,就是从疫情防控现实出发,所作出的一种积极尝试。但是,具体的引导方式,得平衡好社会的适应过程,并考虑社会情境的复杂性,防止“用力过猛”。而就目前的现实来看,它恐还只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方向,对社会接受速度和广度,不能过于高估。(中国青年报)
) B+ B+ \$ j, @* G! u( X: `: i& W+ q: X- u9 s
3 `  J) T* h( K; ~
( \) A5 a" o. P5 j  _& `; J

$ B7 I. u6 H0 W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