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2137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地铁“禁外放”,文明需规则护航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0-10-30 21: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g4 l4 S5 `) k
  s& v9 a2 D# i

: a, t/ X0 J3 V) M) X& Z& D  12月1日起,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将正式实施。其中新增了针对手机等电子设备声音外放的禁止条款。上海地铁方面呼吁,共创安全文明乘车环境。! g$ Q( G+ P7 m, i9 J
( L8 ^2 P3 k- z3 T
  置身公共场所,切勿大声喧哗,是一种基本的文明素养。这可以保护个人隐私,也不会打扰别人生活,更将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公共秩序。同理,在较为封闭的地铁车厢里,乘客说话不宜“大嗓门”,更不该用电子设备的“大喇叭”。然而,还是有个别不自觉的人,旁若无人地扰邻,被劝阻反而叫嚣“管不着”,甚至由此引起纠纷,实在令人摇头。上海地铁出台规定,是从制度上对有关行径说“不”。
; G1 Y# G  s' ]7 A1 C; M0 `& M/ }! \$ b) q! a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文明需要自我养成,也有赖于外部约束。外部约束的作用是,如果某些人管不住自己、一意孤行,要接受相应处理。一旦劝阻无效,“不文明记录”很可能派上用场,“上榜者”会面临在一段时间内行为受限。这固然是一种惩处,但更重要的是,向当事人和社会传递正确导向,减少类似行为发生。文明需要规则“保驾护航”,自律与约束相辅相成。/ ]6 l" s" D) F3 v3 \2 h/ Q# z
: F  c. R2 J+ F: u0 L9 g. }
  这之中也有“度”。比如,多地已实行地铁车厢内禁食,但并不指向婴儿和病人。当婴儿需要喝奶、低血糖者亟需摄入糖分,管理者和其他乘客是可以理解的。一些地铁站还专门设置“母婴室”,为妈妈们提供方便。至于电子设备声音外放,倘若是不小心打开,赶紧关上,说声抱歉,也不是什么大事。在界限和体谅之间,人们心中有杆秤,要人性化,不能“教条”,已成为社会共识。
6 O4 x2 h7 i* a) L( \2 h( m* P4 X7 Z3 c
  还有人把上海地铁“禁外放”与京沪高铁将推“静音车厢”联系起来。不得不说,这未必是一回事。一方面,京沪高铁“静音车厢”尚无更多细则;另一方面,“静音车厢”只是乘客购票时的一个可选项。根据国外经验,选择“静音车厢”的乘客,手机需被调成静音,说话须离开“静音车厢”,甚至连广播报站都被取消,乘客要根据车内显示屏自行获取有关信息。换言之,“静音车厢”已不是文明乘车的问题,而是乘客需求与运营服务多元化的体现。# @- Z/ T/ C- S1 N

) ^; z1 @$ |2 m) R9 w/ h4 r& }  地铁车厢“禁外放”并不干涉人们的“自由”。喜欢听歌、刷视频的人完全可以戴上耳机“独乐乐”,这也是尊重他人的做法。实现个人权利,不影响他人权利,这样的权利诉求才是被规则以及法律所保护的。健全完善制度法规,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助于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努力做文明的建构者,从身边小事做起,也将从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受益。(人民网)% d5 g) V4 x; ]& O3 ?
# F0 t+ T2 n' E# @* X3 M0 U2 D
: Q5 E- y! |0 Q4 G/ d$ ?7 l) s+ l4 s
$ y: E' a* f/ \/ j7 F

0 u7 t1 j8 e! t: y' W3 @* \
" A( U0 W: [/ Q# o1 j8 l* T$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