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道理交通方面亟待改善。面对一条条老旧街道,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罗湖管理局组织实施了一场覆盖全区的道路品质提升行动,全力助推罗湖区城市功能品质提升。 道路品质提升工程涉及罗湖的国贸金三角商圈、莲塘片区及清水河片区等,共计27条道路,其中主干道1条,次干道3条,支路23条,总长约14.37公里。这不但是个系统工程,还是个精细活,要像绣花一样细致。罗湖管理局从交通、空间、绿化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着手,从点到面改善道路品质,完善街道功能,提升街区整体形象,为市民打造舒适便捷、绿色安全的出行体验。如今工程正有序进行,部分道路已经完成品质提升任务。 部分道路增设非机动车道,为绿色“慢”出行创造舒适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品质提升工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道路规划采用“机非分离”,明确路权,部分道路增设非机动车道,强化道路交通秩序,在满足行车需求的同时,为绿色“慢”出行创造安全舒适的条件。 为了实现道路空间集约化利用,部分路段慢行空间采用“人非共板”的道路设计,通过铺筑不同色彩的路面结构,清晰区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通道,从而满足不同出行方式的需求。全线路口及过街实施零高差设计,增加和改善盲道铺装,全面提升行人的行走体验,体现对老人、小孩和其他特殊人群的关怀,打造安全、具有亲和力的无障碍模范街区。 不仅如此,品质提升工程将街道路面进行全面“黑化”——敷设沥青罩面,这不仅能够有效降低道路噪声,降低扬尘,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而且下雨后车辆也能牢牢抓住地面,极大地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度。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彩色混凝土,这不仅能够美化路面,还能明确划分路权。彩色混凝土是一种防滑耐磨的新型道路养护材料,能够全面提高路面耐久性,减轻后期保养压力,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 营造生态微公园,在行走中邂逅美景 道路原有的绿化空间封闭,无法和行人形成互动,且植物单一、长势欠佳,整体缺乏观赏性。为了让市民出行更舒适,项目团队重新梳理道路空间,大刀阔斧地打开原有封闭绿化,充分利用、串联道路“边角地”重构街景,将园林花景引入街道,打造绿树环绕,花草芬芳的街道微花园,让人们在行走中邂逅美景。 除了营造生态微公园,罗湖管理局以激发街道活力为出发点,结合街道沿线特色,赋予街道漫步休闲、特色观赏、运动健身、商业游购等丰富多样的功能,融汇邻里文化,创造有温度、有个性的街道环境。 结合现代化城市形象,街道采用一体化设计的道路设施,优化设计公交站台、路灯、座椅、车止石等,打造成体系、高辨识度的高品质街道家具。同时将街头箱体等设施进行整合,通过“多箱合一”的集约化形式,简化道路设施,减少设施对街道空间景观的影响,提升街道品质。对道路杆件实施“多杆合一”,将信号杆、通信杆、电线杆和灯杆等融为一体,净化慢行系统空间,有助于消除行车的信息干扰,保障行车安全。 不仅如此,品质工程为道路更换联合式雨水口,这种具有过水量大、排水快的特点。全线采用不锈钢装饰井盖,井盖表面同道路铺装保持一致,让井盖“隐身”,与街景完美融合。采用透水铺装,建造“会呼吸的道路”,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提升街道品质,同时用行动践行海绵城市理念,推动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 这些提升市民出行体验的大动作和小细节中,还包括特色文化、景观空间营造、交通接驳条件优化、无障碍设施建设,以及各类新工艺、新材料等等。罗湖老街即将重换新装,打造成为先行示范区老街品质领跑者。 ( k9 |5 z1 g+ R! u7 f0 U
0 |4 n7 S6 [& ]# u! g
: u, d* h# ?. a& N- n, }& t# l3 d9 y& F/ ]" I0 Z9 V
国威路品质提升后,通过不同色彩划分道路功能
( F: D2 N4 h; ~/ q4 ?- n+ V
! f4 o' f# I+ v' |
* E3 x. d- S% g& E9 g# j8 B! X8 J( k: P) r( J0 x5 ~# o# W) C. P* o
沁翠路彩色沥青罩面
! l5 ~3 Q* `, w* k$ K![]()
6 G" _6 f' S; J O+ d7 k
% N5 d, y6 A9 T! D0 s7 {新增街道微花园
3 n; K, [3 H) }: T6 J, z# z) `- Z3 X6 s4 O; H. X
7 S2 K# |0 A% e5 T ^3 I; L
- o; ?5 f7 z) R4 w! x' o新式公交站台,造型简约时尚 1 w% c7 G, P! L8 N9 Q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