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4721|回复: 0

坚定扛起“广东大局”中的“深圳担当”——写在广东省...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5-22 09:26 |显示全部楼层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05月22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强 林捷兴 徐兴东 姚龙华)时间是衡量进步的尺度。站在高山之巅回望,更能领略大河奔腾之势、风光旖旎之丽。

回望这五年,深圳感怀于心、勇担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深圳视察,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圳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掌舵领航;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以及全面深化前海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相继落地,中央、广东全力支持深圳勇担新时期使命任务。

回望这五年,深圳感恩奋进、步履坚定:这是深圳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实现大跨越的重要时期;是深圳顶压前行、攻坚克难,推动高质量发展、城市综合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国际影响力实现大跃升的重要时期;是深圳决胜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用心用情助力脱贫攻坚,民生福祉实现大提升的重要时期;是深圳走在前列,与时俱进实现全面进步的重要时期,让深圳变得更有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

历史如潮,大道如砥。这五年,深圳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充分发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效应,跑出新时代“加速度”,率先探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的清晰路径,勇当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彼岸的第一艘“冲锋舟”。

鼙鼓催征良将出,弄潮儿向涛头立。当下,深圳正坚定扛起新时代历史使命,奋力朝着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阔步前进,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以实干业绩回报总书记、党中央的厚望嘱托,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广东举全省之力支持深圳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牵引带动全省改革开放发展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但中国改革开放史也雄辩地昭示,善谋全局者,必先谋一域。

深圳的改革发展从来都不是深圳一城一地的改革发展,而是从广东乃至全国的大局中,去探寻深圳改革发展、先行示范的时代坐标与未来路向。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推进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广东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圳被赋予重任,迎来了“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黄金发展期。过去五年,广东扎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力推动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稳健起步,举全省之力支持深圳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牵引带动全省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深圳是“广东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广东则始终如一从全局的高度,举全省之力给予深圳全方位支持,推动深圳形成“以一域而利全局”的良好局面。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公布后,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印发相关通知,强调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全省的大事、是深圳的大事、是关乎全局的大事,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要求全省动员、举全省之力支持推动建设,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力有序有效向前推进。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高规格会议研究部署推进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深圳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广东“举全省之力”支持亦从未停歇。2020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条授权事项由点到面铺开。当月,广东召开支持深圳开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部署推进会,举全省之力推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推动深圳更好发挥先行示范作用,带动全省不断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2021年9月,在横琴、前海开发开放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擘画了两个合作区建设的美好蓝图。广东坚持把贯彻落实中央两个方案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第一时间成立了推进横琴、前海合作区建设两个领导小组,再次提出举全省之力推动落地落实。

“以全局而撑一域,以一域而利全局。”中央把舵定向,全省鼎力支持,深圳踔厉奋发,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努力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贡献。不久前,广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建设情况,其中特别提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先行示范作用彰显,核心引擎功能不断增强,有效发挥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横琴、前海合作区建设起步成势,“以点带面”,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深化合作。

强化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服务“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

潮起大湾区,风正一帆悬。

身处大湾区,深圳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在国家和广东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扮演关键角色,为大湾区、广东省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并推动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发挥更大作用,加强重大发展战略之间的深度融合和协调发展。

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到12.6万亿元人民币,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之一,深圳旗帜鲜明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纲”,在“一国两制”方针和粤港澳合作框架下,深入对接中央要求、港澳所需、湾区所向、深圳所能,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充分发挥其与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政策叠加优势,不断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携手港澳和大湾区其他城市共同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随着“湾区通”工程深入实施,“湾区经贸通”“跨境理财通”“港澳药械通”相继落地,广深港高铁、莲塘/香园围口岸建成使用,前海深港商贸物流平台、深港国际法务区、国际人才港投入使用,深圳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体制机制“软联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前海助力粤港深度合作迈上新台阶。去年9月6日,《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赋予前海更大的机遇和使命。随后,深圳出台贯彻中央全面深化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的实施方案,推进203项重点事项,编制前海新一轮总体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75项。

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是广东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战略部署。“一核一带一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在时空上交汇、战略上对接,而增强深圳核心引擎功能,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服务“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深圳全面强化主引擎作用,持续提升辐射带动能级,牵引带动全省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发挥核心引擎功能,提升辐射带动能级。深圳高标准编制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加强与中山、珠海、江门等城市合作,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携手东莞、惠州、河源、汕尾,谋划布局中心引领、轴带支撑、圈层联动的发展格局,实现产业发展优势互补、民生服务共建共享。根据规划,深圳还将打造“轨道上的深圳都市圈”,深圳都市圈2022年前拟开工建设城际铁路项目达到10个。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深圳始终是广东的深圳、全国的深圳,秉持“扶贫不图名、实干见真情”,深圳助力9省54县(区、市)20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携手迈进全面小康。去年,深圳选派了400名优秀干部分赴汕头、河源和汕尾市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开启了助力省内对口帮扶地区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加快高质量发展高地建设,支撑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

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潮头逐浪高。

高质量发展,是发展范式的重塑,是发展能级的跃升,是多重约束下的最优解,是应对不确定性叠加的制胜法宝。五年来,深圳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全面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争当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示范者,成为支撑广东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

2021年,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2.4万亿元,连续33年位居中国内地省份的第一名。深圳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全省经济的重要发动机,为广东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发挥重要作用。2021年,深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07万亿元、增长6.7%。从2万亿到3万亿,深圳用了5年时间。尤其是在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袭扰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尤为难能可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深圳以主阵地作为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建设,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推动创新载体沿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布局。加快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高端专业服务业,携手广州“双城联动、比翼双飞”,双方共同参与共建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和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联合共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

用足用好综合改革试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的关键一招。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将涉及交通工程审批、环境污染治理等103项省级行政职权事项委托下放深圳,出台省级层面支持举措,赋予深圳更多改革自主权、更充分的探索空间。随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创业板实施注册制改革、基础设施REITs项目发行,市场活力不断提升;放宽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出台,进一步激发发展内生动力;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再开新局,“物理扩区”和“政策扩区”同步推进……据统计,去年深圳进出口总额3.5万亿元,其中出口总额连续29年居内地城市首位;深圳连续三年举办全球招商大会,累计引资超2.1万亿元,国内外市场主体持续看好深圳、选择深圳。

“法者,治之端也。”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深圳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以高质量立法推动破解发展难题,护航改革挺进“深水区”。率先制定《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填补我国自然人破产法律制度空白;出台国内首部数据领域基础性综合性立法《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创设“个别征收+行政诉讼”制度,破解城市更新难题。在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细胞基因等新兴领域,深圳先行探索立法,为全国提供经验。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率先形成国际一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圳依法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率先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首创市场主体除名制、依职权注销制,成功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城市综合信用指数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深圳全面推进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亮点纷呈: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完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包容柔性执法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成49家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加强平安深圳建设,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调查位居全省第一。

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两年多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作为口岸城市、外贸城市、人口大市和经济强市,深圳按照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效处置了多起境外输入关联本土疫情,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努力以强有力的“双统筹”夺取“双胜利”,为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提供强大支撑。

高质量发展进无止境。深圳瞄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加快布局新赛道,全力催生新动能,向高处进,向远处行。

连续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为广东精神文明建设增光添彩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现代化的根本是“人的现代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除了“仓廪实”“衣食足”,还有崇德向善、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深圳以此为抓手,不断向现代文明城市迈进,为广东精神文明建设增光添彩。

广东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文化强省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创新性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鹏城大地,精神文明之花竞相盛开,新风正气更加充盈丰沛。前不久,中央文明办公布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深圳在30个省会、副省级全国文明城市中,排名第二。

改革开放的壮丽事业,塑造了深圳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与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成为深圳不断开拓进取、创造奇迹的内在力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特区事业也是无数埋头苦干者干出来的。”新时代,特区精神在深圳有着同样精彩的诠释。当前,深圳正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丛飞、孙影、陈如豪吴清琴夫妇、陆建新、张莹莹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涌现,涵养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土壤。

爱心在这里涌动,文明在这里根植。截至目前,深圳全市注册志愿者已超260万,占常住人口的15.3%,成为名副其实的“志愿者之城”。与此同时,全市设有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3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规范化、机制化建设和常态化开展群众宣教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的阵地。

深圳正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特区精神和新时代深圳精神,加快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

构建优质均衡公共服务体系,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突出兜住兜牢底线,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五年来,广东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而深圳也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深圳追求的增进人民福祉,是体现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是总体而非个体、公共而非私人、普惠而非特惠的美好生活需要、权益和成果;是聚焦民众对公平正义、社会安宁、生态环境等全方位期盼,做实民生“升级版”;是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

2022年4月13日,经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投票表决,2022年深圳市十大民生实事出炉,涉及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加强食品药品监督保障等,交由市政府组织实施。这是深圳市首次由市人大代表票决产生年度民生实事。

近年来,围绕“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目标,深圳从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拿出更多实招硬招,努力让市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教育涉及到千家万户。深圳规划布局建设四大高中园,探索实施“大学区”招生办法,全面落实百万学位建设攻坚计划,率先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道经济社会发展的“加试题”,深圳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坚决打赢移民城市、口岸城市、人口大市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围绕医疗卫生短板,深圳印发实施国内首部地方性健康法规,出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启动全新体制机制医学科学院建设,完善以23家区域医疗中心和20家基层医疗集团为主体的整合型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

“房住不炒”。深圳率先建立二手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实施大规模住房建设计划,仅去年一年就建设筹集公共住房9.65万套,供应4.23万套;建设筹集租赁住房11.7万套,新开工住房1528万平方米。深圳还开工改造老旧小区65个,让老旧小区居民生活更加舒适。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据统计,近年来,深圳九大类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近七成,加快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幸福标杆。

大力践行“两山”理论,绿色低碳发展走在前列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特质,也是由此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特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绿色发展,打造“美丽中国”,是全党的意志、国家的意志和全民的共同行动。

广东近年来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省改革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奋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新突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进展。

深圳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努力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市更美丽。

2019年底,深圳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目前,深圳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83.3%,东部海域水质保持一类。深圳湾红树林湿地修复工程获评全国十大生态修复典型案例。茅洲河、大鹏湾入选全国美丽河湖、美丽海湾案例。

“深圳蓝”和“千园之城”已成为深圳的靓丽名片。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目前深圳公园总数达到1238个,市民推窗见绿、四季见花。去年,深圳PM2.5年均浓度1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AQI优良比率)达96.2%,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超大城市中排名第一。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圳一方面率先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另一方面坚持绿色发展,重点发展高附加值和低能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更少的资源能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成本,支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推动经济与生态齐飞、美丽与发展共赢。

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圳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和抓手,加快探索形成环境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系统解决方案,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2019年,深圳发布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成绩单”,低碳综合指数全国排名第一。2020年,深圳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已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5。

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是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广东支持深圳建立国际对标、绿色发展导向、先行示范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率先形成引领示范作用,创造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模式。

去年3月23日,深圳正式发布全国乃至全球首个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1+3”制度体系。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探索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重大实践,也是深圳以先行示范标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

绿水青山金不换,好山好水能变现。GEP与GDP“双核驱动”,有利于“点绿成金”,让高颜值的生态环境与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同生并存,共同服务于高品质的美好生活,为高度城市化地区进行“两山”转化探索了新路径。下一步,深圳将扩大核算范围、完善核算方法、强化结果运用,放大示范引领效应与复制推广价值。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时光从不辜负每一位奋斗者,对这座奋斗者之城也如是。

历史长河不息,时代考卷常新。今天,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将正式开幕。这次党代会是在我们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豪情满怀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会议将谋划提出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与时俱进深化“1+1+9”工作部署,在保持工作连续性的同时,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一系列新举措,奋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东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站在新起跑线上,深圳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