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71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4年深圳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大事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5-1-20 14: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深圳新闻网2025年1月20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2024年是共建“一带一路”新十年的开局之年,深圳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指引,深入落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在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作基地、作平台、作通道、作枢纽,加强与共建国家在贸易投资、创新产业、物流交通、人文旅游等领域合作,努力打造“一带一路”枢纽城市,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展现深圳担当作为。

一、 持续拓展国际友城网络,共建“一带一路”“鹏友圈”不断扩大

2024年以来,深圳与俄罗斯莫斯科市、奥地利维也纳市、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市等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首都结为友好交流城市,目前已与4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53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或友好交流城市。全年接待475批外宾团组,其中包括15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18位外国副元首和政府副首脑、117批部级官员,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访深批次创历史新高。加强与印尼新首都规划经验分享,支持深圳企业市场化方式参与印尼智慧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等规划。持续深化深圳与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推进双方在数字互联互通等重点领域项目合作备忘录29份。

二、要素流通网络通达全球,海陆空运输大通道更顺畅

深圳以海陆空一体联动的枢纽体系为基础,构建起服务全国、辐射亚太、通达全球的要素流通网络。其中,中欧班列稳定运营,链接亚欧44个国家,已累计开行731列,货值25亿美元,为6700余家企业提供服务,2024年全国首列中吉乌国际铁公联运班列在深圳发车,通关效率提升30%以上。深圳港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13个港口建立友好港关系,集装箱吞吐量达3338万标箱,增长11.7%,规模创历史新高、位居全球前四。招商局集团在17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布局投资19个港口,物流服务网络已覆盖海外45个国家和地区,铁矿石、煤炭、粮食及原油等重点物资的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拓展空中丝绸之路,已运营47条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全年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6147.6万人次,同比增长16.6%;货邮吞吐量188.1万吨,同比增长17.6%。

三、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超2成,东盟首次成为深圳第一大贸易伙伴

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市场主体活力,编制优势企业产品出海的推介清单,举办拓展国际市场专场对接会,助力深圳企业链接资源更好开拓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2024年深圳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63万亿元,增长21%,占全市进出口值的36.1%,东盟首次成为深圳第一大贸易伙伴。2013-2024年深圳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突破10万亿元,年均增长8.3%。深圳先进制造积极拓宽“一带一路”市场,消费电子、“新三样”等优势产品出口持续增长,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6成。

四、加快建设“数字丝绸之路”,跨境电商卖家超8万家

积极推动数字科技产品引领“一带一路”智慧生活,推出了众多符合“一带一路”市场需求的数字产品,助力共建国家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兴通讯已累计在50个非洲国家建立无线和宽带网络基础设施,为4亿非洲人民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服务。积极发挥互联网平台作用,促进产品跨国界交易,拥有跨境电商卖家超过8万家、约占全国的50%,布局“一带一路”海外仓面积超60万平方米,全年对共建国家跨境电商进出口1706.15亿元、同比增长16.87%。数据跨境交易持续发展,全年深圳数据交易所跨境交易额3.12亿元,稳居全国第一。

五、绿色低碳合作不断深化,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转型发展

成功举办国际数字能源展和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与共建国家和地区携手推动绿色发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率先在全国建立碳足迹标识认证体系,上线全国首个碳足迹标识认证公共服务一站式平台,增强了“湾区制造”“中国制造”国际贸易涉碳话语权。2024年7月4日,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新竣工的泰国工厂正式下线,助力在泰国及东盟地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推广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华为沙特红海新能源微网系统已稳定运行满一年,累计贡献绿色电力超过10亿度。中广核2024年12月18日正式开工老挝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将为当地提供优质高效的绿色能源。深圳能源加纳安所固电厂应用先进燃气和蒸汽循环技术,推动国内领先环保排放标准在加纳应用,发电量在同等燃料消耗情况下增加约50%。

六、推动优势药械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有力支撑“健康丝绸之路”建设

积极促进医疗器械产品开拓欧洲、东南亚、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已形成生命信息监测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优势领域。其中监护仪、义齿、心电图机、基因测序仪等产品出口在全国占比超60%,彩超、麻醉设备出口占比超50%,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占比约为50%,稳居全国首位。19家生物医药企业成功出海,海普瑞的依诺肝素钠原料药是深圳药品出口第一大产品,华润三九青蒿素药物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国际组织及公立机构抗疟采购范围。同时,深化中医药国际合作,实施中医针灸优势病种临床疗效评价与应用国际合作项目,与新加坡、俄罗斯、伊朗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联合开展中医针灸方案临床疗效评价。

七、发挥产业科技创新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科技创新网络

深圳与共建国家开展科技交流合作,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领域,深圳科研人员与俄罗斯、埃及、新加坡等科技实力突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合作,近3年来深圳共资助合作项目超过150个,金额近8000万元。2024年,深圳沙特创新中心项目首期顺利建成,多年生稻技术在乌干达等国推广项目被列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务实合作民生类项目清单,深圳农业无人机农药播撒应用助力泰国等国家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参与实施“帮助西非国家建立水稻种业体系”盖茨基金项目,在尼日利亚和马里成功试种了30份绿色超级稻新组合。

八、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深圳标准”广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全年全市研制国际标准245项(累计3379项),已有95家国际国内标准组织工作机构(TC/SC/WG)落户深圳,河套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累计产出国际标准19项。深圳智库和规划设计单位因地制宜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园区开发、港口建设、城市规划提供全流程服务,例如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柬埔寨西哈努克省示范型多功能经济特区总体规划。深圳地铁承接埃塞俄比亚等海外地铁轻轨的运营管理服务项目,帮助共建国家“从无到有”完成了轨道交通行业政策、法规和技术流程、标准体系的建设。此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圳制定了《电动汽车集中式充电场站分级评价规范》等系列地方标准,为海外市场的充电设施建设、车辆性能评价等提供了参考。2024年3月,深圳企业在土耳其打造的首座液冷超充站点正式上线,推广600kW液冷深圳超充产品标准。

九、文化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口岸和外国人出入境创下新高

深圳高度重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以人文纽带传递深情厚谊、助力民心相通。2024年,上线“Welcome to Shenzhen”城市旅游宣传双语小程序,印制《国际友人“深”游指南》,在新加坡、迪拜等地城市中心投放户外广告开展深圳旅游宣传。深圳文博会“一带一路”馆吸引60多个来自共建国家文化企业,“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吸引了来自20多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和艺术团体参与。推进“职教出海”,深圳各职业院校已与28个共建国家的60余所院校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在马来西亚等10个国家建成13所“深圳数字工坊”。推行深圳湾口岸试点“免出示证件刷脸过关”、24小时过境免办边检手续、邮轮入境15天免签、港澳永居外国人便捷来深等系列举措,深圳口岸出入境客流达2.4亿人次、增长45.6%,便利554万人次外国人出入境,同比增长89.3%,跃居全国城市第二,进一步彰显深圳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成色。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